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藏族天文历算的奥秘

2019-05-10 13:40:50   来源:西藏商报   作者:央金 赵越 韩海兰


揭开《西藏天文气象历书》中“耕地图”面纱

根据犁上数字选择耕种时间

  《西藏天文气象历书》几乎是每个藏族同胞家中必备的工具书,人们依据它来安排农事、节日庆祝等一系列日常事务。它为城区的人们提供出行参考,为农牧区的人们提供农牧活动指导,包括灌溉、播种、收割和放牧安排等。除了重要的文字信息,细心的人也会发现,在《西藏天文气象历书》中还有很多插图,例如“耕地图”等,它们都对春耕以及一年的农事活动安排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
图/记者 李海霞

  考古记载,在新石器时代的昌都卡若文化遗址文物中,保存有相当数量与农业文物有关的器具,如石斧、碾磨器、石刀等,这表明早在约5000年前西藏已经存在农耕活动,也表明在那个时期青藏高原的原住民们有可能已经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转变。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迁,隆重的春耕仪式上的二牛抬杠换成了拖拉机,耕地的犁也变成了机器,收割的镰刀也被收割机代替……现代农耕工具高效方便,使得耕地的犁、打青稞的敲棍、收割的大小镰刀、碾青稞的碾石、灌木条编的篓子粮仓、酿酒陶罐、石头做秤砣的藏秤……这些老物件慢慢被替代,渐渐淡出农耕历史舞台。但在传承千年的天文历算以及《西藏天文气象历书》中,“耕地图”依旧是以传统耕地的犁为基础,再将藏文数字“1—26—0”(另说1到0)分6组标注在犁的不同部位,然后与天文历算的二十七宿相结合,分别按照二十七宿中值日星宿所对应数字在犁上的位置,来选择耕地的时间。

  自治区藏医院副院长、天文历算所所长银巴介绍,“耕地图”由两种传统农耕用具组成,其中最普遍的就是犁。在银巴所长的指导下,我们看到犁的犁尖(架孜)上有2个数字;靠近犁尖的木桩(萨通和弥通)上有两组6个数字;耕地时,人手握的木柄(羌松)上有2个数字;悬于耕牛脖颈的木具上(撵新)有8个数字;犁的主体部分(雪达)有10个数字。如果耕地当日的值日星宿恰逢铁铧、手握木柄上的数字时,寓意当年收成不好,表示农作物会遇到虫害等;耕地当日值日星宿遇到靠近铁铧木桩和犁主体部分的数字时,寓意着当年的收成非常好;耕地当日值日星宿遇到悬于耕牛脖颈木具上的数字时,则寓意当年收成一般,无好坏之分。

  “‘耕地图’与‘春牛图’不同,‘春牛图’是天文历算研究所的专家们经过严格推算,得出的一年的总体情况,不能选择。‘耕地图’是根据二十七宿所对应的具体数字,让人们有针对性地自主安排开耕时间,趋利避害,选择好的日子播种。”银巴说。

  二十七宿(也说二十八宿)是藏族传统天文历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历中计算太阳、月亮和五星等天体运动的参考坐标系,也是藏族先祖划分季节、从事农牧活动的依据。作为天文历算中的天文部分,二十七宿已是农业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因农业和牧业的需要,很早就注意到了气候和很多事物的关系,要进行农牧业的生产,首先要认识和了解有关星象与自然变化的规律,准确计算季节和节令,确定适宜的农耕牧作时间,二十七宿就是这样被制定出来的。

  之前在达普天文观测台,我们了解到太阳光观测圆轮就是由十二宫和二十七宿组成。其中,二十七宿每一宿所占的空间均为六十分,每一分叫做一弧刻。这六十分又分为四份,每份十五弧刻,名为一宿部,每九个宿部为一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