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贯彻治边稳藏战略 建设美丽幸福家园

2019-09-17 13:24:06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袁泉 鲜敢 邓建胜 琼达卓嘎


\
夏秋时节,位于拉萨市的南山公园绿意盎然,风景如画。
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摄

\
工布响箭是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语名为“毕秀”,是工布地区人们逢年过节休闲娱乐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因箭尾上有木质圆头,内钻小孔,箭在飞射期间会发出尖锐的鸣哨声而得名。图为8月10日,在林芝鲁朗工布牧歌民俗文化旅游节上,身着工布藏装的男子正在进行响箭比赛。 新华网 旦增努布摄

\
2016年8月,湖北省首批50名援藏教师进入山南市第一高级中学,开展为期3年的“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3年来,援藏团队通过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教育教学理念,落实各类教育资金,改善了校园面貌,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图为5月8日,在山南市第一高级中学,来自湖北省武汉市旅游学校的援藏教师马丹(左三)指导学生练习校园啦啦操。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摄

\
那曲市索县荣布镇是那曲市特色民俗小城镇建设示范点,75岁的加塔老人的新家就安在这里。加塔于2018年底告别住了大半辈子的老房子,搬进了崭新的二层藏式楼房。图为加塔在打扫新居的庭院。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摄

\
2018年,阿里地区革吉县盐湖乡政府自筹资金成立羌麦村民族手工编织厂。该厂将当地传统手工编织技艺与市场需
求相结合,生产手提包、围脖、腰带、毛毯、藏式头巾等产品,助力当地居民脱贫。图为员工卓玛在羌麦村民族手工编织厂工作。新华社记者 刘东君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西藏自治区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始终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西藏工作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党的治藏治边理论,作出治边稳藏重要论述,为西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西藏近70年来取得的成就,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对口支援省市、中央企业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体现了祖国大家庭的无比温暖,展现了党的治藏方略的无比正确。

  跨越发展 民生改善

  “从我们村里到拉萨市,开车只要20来个小时,要是在西藏和平解放前,靠步行和骑马,得走1个多月。”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岗托村是西藏第一个升起五星红旗的地方,81岁的村民泽旺平措坐在家门口,望着317国道上川流不息的车流感慨道。

  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广人稀。旧西藏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传送文书靠驿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可以通车的桥梁,从康定驮运货物到拉萨,行程要两个月以上。

  要致富,先修路。对生活在12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西藏各族群众而言,这句话有着实实在在的意义。

  1954年12月25日,举世闻名的川藏、青藏公路同时通车,创造了人类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以“两路”建设为起点,西藏建立起以公路、铁路、航空、管道为主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目前,全自治区通车里程达9.78万公里,县县通公路,乡镇、建制村通达率分别达到99.86%和99.82%。

  交通的改善,为西藏加快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2018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达1477.63亿元,连续2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9年的1.74亿元增长了约191倍;农牧民可支配收入连续1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西藏发展进入最好时期。

   “为啥‘树干’立在路旁,上面布满了‘蜘蛛网’?电线杆子行对行,纳金日夜发电忙,接起线来家家亮,拉萨日夜放光芒。”这首广为传唱的《逛新城》,反映出民主改革后拉萨城市面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和平解放前,西藏仅有一座125千瓦的小型发电站,发出的电仅供少数上层贵族专享。1960年,纳金电厂建成发电,拉萨普通市民首次用上了电灯。此后,羊湖、狮泉河、藏木等水电站,羊八井地热电站, 以及众多的光伏电站相继建成。如今,西藏以水电为主,油、气和可再生能源互补的综合能源体系基本形成。

  交通和电力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让西藏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获得长足发展。60年前几乎没有城镇可言的西藏,如今近1/3人口生活在现代城镇之中;工业增加值从1959年的0.15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14.51亿元;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全域旅游快速推进,10多万农牧民借助旅游业增收致富,商贸物流、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业态发展迅速,正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们喜马拉雅山南麓,以前一到雨季就是‘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现在的房子既结实又暖和,大家开小卖部、跑运输、做生意,生活大变样。”山南市洛扎县拉郊乡拉郊村村民扎西桑珠做梦都没想到能过上这么舒心的日子。

  拉郊村距离县城112公里,是洛扎县最偏远的村。长期以来,村里人靠砍树制作木器到邻乡换粮食。2018年底,拉郊村村民统一搬进了两层独家独院新房。

   “公路通到了家门口,不仅是新鲜蔬菜肉蛋随时能买,淘宝上买的商品也能快递到家。”扎西桑珠的小女儿白玛次珍在上海读大学,自从村里通了电话和网络,她每天都能跟家里视频通话。

  拉郊村的巨变,是西藏脱贫攻坚、民生改善的一个缩影。2013年以来,西藏累计减贫约7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35.2%下降到2018年的6%以下;西藏人均预期寿命从60多年前的35.5岁提高到现在的70.6岁;从1985年开始实行的农牧民子女和城镇困难家庭子女“三包”(包吃、包住、包基本学习费用)政策,18次提高标准,目前西藏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55年。

  守护神圣国土 建设幸福家园

   “每当我抬头看见悬挂在自家屋顶上的五星红旗,心里就特别自豪和舒畅。”山南市措美县哲古镇卓德村的顿久老人,从1971年起,每年的国庆、藏历新年等重要节日,都坚持将一面亲手缝制的国旗悬挂在自家屋顶。

   “我与新中国同岁,亲眼见证了祖国从弱到强的巨大变化,包括西藏在内的各族人民生活得越来越好,我由衷感到骄傲和自豪。”顿久说。

  行走在西藏的任何一个村庄,都能看到家家户户屋顶上悬挂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各族群众用悬挂国旗的方式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表明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的决心。

  “党中央的治边稳藏政策非常好,前年村里修通了到县城的路,去年全村彻底脱了贫,如今家家户户都住进了两层小楼,人人都乐于放牧守边。”43岁的典角村村民强久说。

   阿里地区噶尔县扎西岗乡典角村海拔4200米,是边境一线村,也是民族团结示范村。长期以来,当地群众与驻军部队一起守卫国土,建设边疆。在这里,村民活动广场、篮球场、健身器材等一应俱全,全村51户人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边境兴则边疆兴,边民富则边防固。近年来,西藏大力实施边境地区小康村建设,通过住房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建设、生态与人居环境建设,让边境一线群众安得下、守得住、能致富。

   “条件好了,人心更齐了。牧民们放牧放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在哪里,巡边守边就延伸到哪里。人人都是神圣国土守护者,都是幸福家园建设者。”扎西岗乡乡长达瓦次仁说,现在典角村户户都有党员,村“两委”班子坚强有力,在带领全村群众成功脱贫的基础上,又引导村民通过开网店卖土特产等方式,帮助村民致富奔小康。

  截至5月底,西藏边境小康村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72.96亿元,长期不通路、没有电的边境村庄修通了柏油路,能收看电视节目、能上网购物。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过上幸福生活,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54岁的巴珠是拉萨市达孜区德庆镇白纳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也是自治区党委开展“四讲四爱”(讲党恩爱核心、讲团结爱祖国、讲贡献爱家园、讲文明爱生活)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一名宣讲员。

  白纳村依托毗邻拉萨市的优势,发展休闲度假基地、优质草莓采摘基地和铸铜佛像民族手工艺基地,增收致富门道不少。在巴珠的带领下,2018年村集体总收入22万元,白纳村村民的人均纯收入也大幅增加,达到了1.59万元。

   “巴珠书记既能带领我们致富,也能把致富的道理讲得明明白白。他不照着书本念,而是用我们身边生活的实例,让我们了解到惠在何处、惠从何来,更加坚定了我们跟党走的信念。”村民洛桑次仁说。

  据了解,西藏“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开展3年来,已全面覆盖了城镇、乡村、学校、企业等。

  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西藏各族人民的生命线。长期以来,西藏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携手共创美好生活。

  数据显示,仅“十一五”至今,国家民委、财政部和自治区财政安排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含兴边富民行动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资金)共54.8亿元。“十二五”期间,下达国家民委和财政部划拨的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技术改造补助资金2050万元、技术改造贷款财政贴息资金924万元。

  自治区人大代表帕都玛是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她工作的河坝林社区是拉萨有名的民族团结模范社区。她感慨地说:“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建设好美丽西藏。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让民族团结之花在雪域高原处处绽放。”

  世界屋脊 生态高地

  “今年有母藏羚羊7000多只,新生小藏羚羊2000多只,总数量加起来比去年增加1000多只。6月底,申扎县境内的藏羚羊全部产仔完毕。”31岁的塔青介绍说。他从事藏羚羊保护10多年了,还负责管理申扎县42名野生动物保护员。

   位于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的那曲市申扎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的传统“大产房”。多年来,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区政府始终把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视为头等大事,明确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西藏工作的底线、红线和高压线,保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

  “没有动物,这里就不是羌塘。现在的羌塘草原是名副其实的野生动物天堂。”有着30年野生动物保护经历的尼玛县野生动物保护员噶加达忙说,近年来,他在巡护时,明显发现各类野生动物活动频繁了,数量在增多。

  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活在羌塘草原等区域的藏羚羊种群数量从不足7万只增至20万只左右,藏野驴从5万头左右增至9万头左右,野牦牛增至1万头左右。西藏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为确保藏羚羊顺利迁徙,林业部门依据迁徙路线,安排了大批人员全天候巡逻,密切关注藏羚羊迁徙动态。当地森林公安也加强了巡护力度,为藏羚羊迁徙保驾护航。”塔青说,每年在藏羚羊产仔前,那曲市林业等相关部门都会组织保护员集中培训,强化大家对野生动植物识别、保护管理法规等方面知识的学习。

  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珞巴族的最大聚居地。这些年来,凭借高山、峡谷、密林和珞巴族独特的人文风情、好客传统,南伊沟成了西藏旅游的热门景区。

  “来这里的游客,难以想象这里曾经是林芝远近闻名的‘穷林村’‘砍伐沟’。”南伊乡琼林村村民多布杰说,30年前,村里到处是运木头的大货车,山上的树基本砍光了,从山脚到山顶光秃秃一片,南伊河浑浊不堪,山洪频发。

  上世纪90年代末,西藏对林区全面实施禁伐。国家先后投入上亿元,在林芝地区建立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和察隅慈巴沟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藏自治区建立了完善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等生态补偿机制。至今,累计落实各类生态补偿资金316亿元,让全自治区近70万农牧民稳稳地吃上了“生态饭”。

  目前,西藏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面积超过8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70%。

  “多年来,西藏大力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认真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严格控制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坚定不移推进美丽西藏建设,确保了西藏生态环境持续保持在良好状态。”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张永泽说。

  走进山南市泽当镇鲁琼工业园区,群山环绕,占地10亩的山南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就掩映在这片绿色中,周围鸟鸣阵阵,很难让人将其与“危险废物”联系在一起。

  山南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于2013年1月投入运行,设计日处理感染性及部分损伤性医疗废物3吨,是西藏第一个建成投入使用并交由专业公司托管运营的环保基础设施项目。现在,西藏已建成6个市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1个自治区级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

  近年来,西藏颁布实施了《西藏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西藏自治区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西藏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将生态环境保护类指标在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中的权重占比提高至12%,区直部门目标考核中的权重占比提高至10%。从2014年开始,西藏每年拿出1亿元专项奖励资金,对74个县(区)级政府进行环境保护工作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领导干部使用等挂钩,兑现考核奖励资金2.72亿元,推动了环境保护属地管理法定职责的落实。

  为了保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西藏启动了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目的是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探索以生态增量撬动高质量绿色发展,将雪域高原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示范地、绿色发展实验地、自然保护样板地和生态富民先行地。如今,山南、林芝、日喀则被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已命名自治区级生态村2373个、生态乡镇213个、生态县1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