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科技支持西藏高质量发展:加大资金投入 激活科研力量

2019-05-08 09:39:49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者:廖云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是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又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必须坚持的根本遵循。

  今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加大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确保科技投入增长25%以上”的目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又称为R&D投入),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投入的核心指标。目前,西藏自治区R&D投入的情况如何?政府和企业应分别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走出研发投入不足的困境,还需要破解哪些难题?对此,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直面问题加大科研投入

  藏医药产业化发展始于上世纪90年代,并被确定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与探索,西藏自治区现有符合国家GMP规范要求的藏药生产企业17家,取得了311个国药准字号藏药品种,研制颁布藏药材地方标准102项,有200多个藏药成方制剂品种先后录入《中国药典》,数字化藏医药古典文献2400余部,编撰出版《藏药材图谱大全》……藏医药产业丰富了西藏自治区医疗健康事业,促进西藏自治区特色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从藏医药带来的经济效益来看,西藏自治区藏医药年产值在2016年为14.7亿元,与同时期青海相比,相差近10亿元;与苗药相比,西藏自治区藏医药年产值不及贵州2016年苗药总产值553亿元的零头——如此巨大的差距,背后的原因在哪里?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以科技力量作支撑。对于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而言,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更是确保其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藏医药是民族医药的瑰宝,在现代医学体系下开展藏药药理、药性和药效研究,特别是重金属含量研究,意义重大。

  然而,在研发的“起跑线”上,西藏自治区藏医药产业就慢人一步:一些优秀的藏药药方仍靠家族式传承;藏药新药研发投入周期长、风险高,企业宁愿扩大生产“明星产品”,也不愿意在研发新药上投入资金;科研机构对藏药材和藏药进行基础性研究产生的成果,无法规模化生产,研发与成果转化缺少有效联动机制。

  藏医药产业遇到的问题,在西藏自治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不足中具有一定代表性。

  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到2016年自治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达到2亿元。但是与内地省市相比,2017年西藏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支出占GDP比重0.22%,地区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0.5%,两项数据均处于全国末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不足,成为制约西藏自治区科技平台发展和产业升级的瓶颈问题。

  “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增强综合实力的驱动引擎,西藏自治区要把创新放在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位置,把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推广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去。紧跟国家创新步伐,加大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自治区科技厅党组副书记、厅长赤来旺杰说。

  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节节高

  今年4月,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创新设计超算运营平台”落户林芝,以林芝鲁朗创客双创产业园作为平台运营。该平台将为西藏引入天河二号超算资源,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融合了高性能计算、海量数据处理、信息管理服务于一体的“超算运营平台”,为什么会选择落户西藏?原来,超级计算机是每年耗电上千万元的“庞然大物”,在计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中心冷冻水空调停止运行,机房温度便会迅速上升。机器毁于一旦,将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

  林芝气温常年较低,气候干燥,为超级计算运行提供了环境,节省了散热所需的能耗。

  原本不利的气候与地理环境,却成为西藏自治区科技创新的竞争优势,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机构到西藏自治区开展科学研究。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例,“超算运营平台”的落户犹如一根杠杆,将撬动其他领域的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

  ——健全自治区信息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大数据中心,有效覆盖云计算服务,整合政府数据资源,通过引进和培育本地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商,建立“互联网+”产业的支撑服务体系,推动移动电子商务、手机出版物、车辆定位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

  ——以电子商务推动商贸流通渠道升级,建设以B2C网络购物平台、B2B商品交易平台、资产电商交易平台和第三方开放平台为核心的西藏自治区电商平台体系,形成电子商务产业聚集发展,加快西藏商贸物流产业集团组建运营,促进全区商贸流通渠道升级;

  ——发展科技服务业,建设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提高区内行业技术检测水平,搭建公共数据平台,推动气象、测绘、地震等专业服务机构探索面向社会的服务项目;

  ——加大藏文软件的推广应用和研发力度,实施西藏文化数字化整理,支持各类出版单位开展互联网出版业务、建设西藏出版资源数据库,推进西藏古籍数字化、西藏民间文艺集成数字化和西藏壁画、绘画、书法、唐卡数字化,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应用;

  ……

  据统计,2017年西藏自治区12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2.3亿元,已超过自治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表明了西藏自治区正全力推进多渠道、多层次研发投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打好“政策牌”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创新

  《西藏自治区“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明确到2020年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0.6%,研发人员达到5000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较“十二五”末翻一番,“基本建成具有高原特色、符合西藏特点的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能力接近或者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

  “没有好的科技政策,就没有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的增长。”赤来旺杰说。由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人才聚集等方面都不占据优势,要构建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鼓励各类主体加大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西藏自治区需要打好“政策牌”。

  在科研管理方面,按照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要求,西藏自治区出台了《关于完善和落实自治区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实施意见》,改革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为科研人员松绑助力,提高财政科研资金使用效率;发布了《西藏自治区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管理办法(暂行)》,构建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平台,促进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提高使用效率;设立了厅市、厅企、厅校联合基金,引导各方资金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

  为有效配置资源,对接国家科技信息管理系统,西藏自治区落实了科技报告制度,加强科技报告呈交、收藏、管理和共享。在科技援藏政策基础上,探索建立沟通协商机制,推动与对口支援省市、中央企业共同设计创新课题、互联互通创新要素、联合组织技术攻关,促进创新资源跨区域流动和集聚。

  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企业从事《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产业且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执行西部大开发1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对投资太阳能、风能、地热等绿色新能源建设并经营的企业或项目等,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企业进行农产品加工业关键技术、工艺和产品研发的,从科技专项中安排一定比例予以支持……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有利于撬动更多R&D经费投入到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赤来旺杰表示,西藏自治区将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重点推进特色产业技术攻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团队培育等,加快构建西藏高原科技创新体系,以创新驱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