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向上!与珠峰有关的青春(下)

2019-05-06 08:57:39   来源:新华社   作者:王沁鸥 张宝亢 孙非


  2019,这是我的选择

  “我真的无法想象!”被问起对老一辈登山人的印象时,1993年出生的边巴顿珠语气激动,他就是想不明白,他们是怎么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登上珠峰的?

  边巴顿珠的家乡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聂拉木县,是喜马拉雅山脉穿越的几个边境县之一。世界第十四高峰希夏邦马峰就在其境内,县城距珠峰直线距离不到100公里。

  在边巴顿珠的少年时代,珠峰等高海拔山峰的攀登路线已发展成熟。1975年登顶珠峰时,队伍仅在有冰裂缝处等危险地段才会架梯子、铺路绳,其余路段均需队员在几无其他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结组前行。而今天的商业团队会在攀登路线上几乎全程铺设路绳。已是专业高山向导的边巴顿珠,有时会在登山季承担这项工作。

\  

图为边巴顿珠从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营向高海拔营地进发(4月26日摄)。 新华社发(孙非摄)

  边巴顿珠走上山峰的过程中,个人选择和家庭因素起了很大作用。他的舅舅是西藏登山学校的第一批学员。有一年,舅舅在登山季期间寄回一封信和一张珠峰上的照片。边巴顿珠觉得,舅舅在山上的样子“特别酷”,而白茫茫的雪山“像草原一样宽广”,让人“真想上去看看”。

  2010年,初中毕业的边巴顿珠考入西藏登山学校。这所他与舅舅共同的母校成立于1999年,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商业高山向导,带领普通登山爱好者攀登山峰。而学校成立的背后,是登山运动从国家任务向非竞技性户外探险和群众体育项目转型的大潮。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走向山峰,将其作为爱好,或者实现个人发展的平台。边巴顿珠便是其中之一。

  “登山可以带我去更远的地方。”边巴顿珠说,进入登山行业以来,他接触了大量不同行业的客户,眼界大开。中国商业登山走向海外的步伐,也让这个平时爱玩爱闹的大男孩开始有意识地规划自己的未来。他下载了英语学习软件,每天学习一个小时;他开始思考高海拔攀登与低海拔徒步两个市场的发展趋势;他心目中的偶像除了舅舅,还增添了登山学校一位考取了硕士研究生的师兄……

\  

图为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营,边巴顿珠准备向高海拔营地进发(4月26日摄)。 新华社发(孙非摄)

  尼泊尔地震后两年,边巴顿珠第一次登上了从儿时便向往、却也给自己带来过巨大恐惧的珠峰。登顶之后,他向父母立下志向:再苦再累,职业生涯也要登顶7次珠峰。

  对山峰的渴望引领他走出家乡,而山峰之外更广阔的世界所蕴藏的选择,使他没有理由不继续向上。

  “这是我的选择,从没有后悔过。”2019年在珠峰登山大本营,边巴顿珠说,“青年人,就得去拼一拼,不然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呢?”

  四十年间,一场“对话”

  边巴顿珠喜欢看关于老一辈登山队员的攀登视频,每次看到他们通过珠峰海拔约8680米的“第二台阶”路段时,他都会啧啧称奇。1960年,王富洲、贡布、屈银华和刘连满四人在这段曾被国外登山者视作“不可逾越”的岩石路段搭人梯通过。1975年,中国队在此处首次安放金属梯,降低了攀登难度,后被称作“中国梯”。

  “那里(第二台阶)特别险,几乎是垂直的岩石路段,旁边就是悬崖。”边巴顿珠说。“没有‘中国梯’,很难想象怎么通过。”

  这段被后辈登山者视作必不可少的梯子,就是1975年被桑珠和队友轮流背上珠峰的。虽然最初的梯子在2008年被新的“中国梯”所替换,但边巴顿珠觉得,每经过一次“第二台阶”,踏在“中国梯”上的每一步,都像是与年轻时的登山前辈们进行的对话。

  在不同的时代,这种对话一直都在进行。

\  

图为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营,边巴顿珠和队友在帐篷里玩桌上足球(4月25日摄)。 新华社发(孙非摄)

  1982年,新华社记者郭超人在登山报道作品集《向顶峰冲刺》的序言中写道,从1960年和1975年两次攀登珠峰以后,“在中国大地上诞生了数以千万计的新读者”,而新闻记者作为时代的记录者有义务告诉读者,“曾经有一批与他们年龄相仿的青年人,是怎样无私和无畏地献身于祖国和人民的事业的”。

  “我在自己的青春时代登上了珠峰,为祖国的事业毫无保留。”回忆往昔,展望未来,桑珠感慨万千。“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年轻人能在登山事业中实现新的发展。”

  “如果有机会,我想对几十年前的他们说一声辛苦了。我会把他们奠基的登山精神传承下去。”边巴顿珠说。

  在另一个时代的同龄人身上,这位“90后”登山人看起来已经找到了如何在山峰上,以及如何在人生之路中不断向上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