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珞巴族变化——告别刀耕火种进入现代生活

2019-03-26 16:21:58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余瑶


  达娘,西藏林芝一名珞巴族护林员。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几乎不敢想象,上世纪80年代,达娘和珞巴族人还过着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原始生活。
 
  西藏民主改革60年,让珞巴族人从传统原始的生活中走进了现代文明里,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珞巴人有了稳定可靠的收入。
 
  像达娘这样的护林员有很多。2018年,西藏生态岗位增加到66.7万个,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500元。
 
  随“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采访团继续在林芝采访,听当地群众讲述几十年前还在延续着数千年未变的生产生活方式,再亲眼看到他们如今生活的安康幸福,感受强烈而真实。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达娘的故事,跟他一起回到珞巴族的“原始时代”,跟他一同走过改革与发展的历程,跟他一起体味今天甜如蜜的生活,感受属于达娘、属于珞巴族、更属于西藏人民的发展与进步。

\
 
  1983年的一天,7岁的达娘背着弓箭,跟着父亲行走在深山里。这天,他们还没有捕到足够的猎物,很可能要饿着肚子。
 
  常年在山里生活,达娘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他也不会想到,一年后他将搬到山下,过上天天都能吃饱饭的日子。
 
  3月24日,我来到林芝市米林县南伊乡琼林村,这是达娘现在居住的村子。
 
  达娘是珞巴族人。和藏族、门巴族一样,珞巴族也是世居西藏高原的古老民族之一。千百年来,他们生息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念青唐古拉山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藏东南广袤土地上,始终保持着与门巴族、藏族、汉族等多个民族的相处、交融。
 
  珞巴族也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据统计,我国实际控制线以内的珞巴族人大约3000人左右,其中,米林县南伊乡有1600人,是最大的聚居地。
 
  见到达娘,他一口流利的汉语让我惊讶,我对他小时候在深山老林里的生活经历尤为好奇。
 
  达娘告诉我,小时候在山里兽皮裹身,居无定所,到了一个地方就搭一个简陋的竹棚藏身。半饥半饱是常态,猎到獐子、熊、豹子等,就把兽皮拿下山和藏族人换盐巴。有时候辛辛苦苦种点土豆、玉米,打猎回来却发现被附近的猴子偷光了。
 
  这种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原始生活状态终结于1984年。那年,在当地政府的劝说下,达娘跟着父母下了山。他们分到了土地,向藏族人学习种青稞、小麦,虽然产量不高,但每天再也不用饿着肚子。
 
  “现在我们也不种地了,十几年前就改种核桃、桃树这样的经济作物,收入更高一点。”达娘说。
 
\
 
琼林村一景
 
  9岁,达娘才开始上学读一年级。然而藏文藏语对他而言都很困难,在陆陆续续经历几次辍学、上学又辍学后,达娘在17岁那年跑到拉萨当兵,跟着从云南来的老班长学会了汉语。
 
  在此期间,南伊乡内的琼林村、才召村等珞巴族聚居村,经历过多次整村搬迁与改造。2008年,当地开发南伊沟景区,附近的珞巴村落再次迎来新生活。
 
  达娘和他的门巴族妻子曲珍办起了农家乐,拥有不错的收入。2014年,“爱折腾”的达娘却又跑去当起了护林员,因为曲珍不懂汉语,农家乐不得不关门。
 
  “我们全村都是护林员,平时主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向老百姓宣传不能乱砍树。”达娘告诉我,他每天要把南伊乡三个村子全走一遍,登记检查防火情况等。
 
  无论是出于对深山的感情,还是相对不错的收入,达娘对护林员的工作都很满意。每年政府给的边防补贴、旅游补贴和护林员补贴加起来能有7万多元,再加上在景区卖虫草、土特产等,达娘的年收入能有10万元。
 
  达娘的大女儿,自从六年级考上内地西藏班后就一直在外求学,现在在东北大学读书。
 
  “我当然希望她能回来接替我的工作,但还是要尊重她的意愿。”达娘说。

\
 
  达娘在自家门前
 
  交谈中,达娘不忘向我们介绍珞巴族的民族服饰特色。
 
  达娘告诉我们,珞巴族传统服饰由早期采集、狩猎服饰演变而来,以野生植物纤维和兽皮为原料。

\
 
  达娘说,衣饰上镶嵌的狗熊下颌骨,一般是打猎的战利品;既是勇士的表现,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男子的服饰,充分显示山林狩猎生活的特色。帽子用熊皮压制成圆形,类似有沿的钢盔。帽檐上方套着带毛的熊皮圈,熊毛向四周扩散膨胀。帽子后面还要缀一块十分坚韧的方形熊皮,打猎时能起到保护后背的作用。
 
  在才召村,78岁的亚保老人向我们展示了珞巴族女性的服饰特色。
 
  珞巴族女性喜穿麻布织的对襟无领窄袖上衣,外披一张小牛皮,下身围上略过膝部的紧身筒裙,小腿裹上裹腿,两端用带子扎紧。她们很重视佩戴装饰品,除银质和铜质手镯、戒指外,还有几十圈的蓝白颜色相间的项链,腰部衣服上缀有许多海贝串成的圆球。
 
  珞巴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人数又偏少,我很担心民族语言会不会失去传承。达娘反而比较乐观:“南伊乡小学有专门教珞巴语的老师,我们平时在家里都和孩子说珞巴语。”
 
  达娘告诉我,珞巴族人去世以后,所有用过的衣物都要陪葬。基于这样的风俗习惯,珞巴族人的传统民族服装很少有保留下来的。饰物中的海贝,多产自尼泊尔,一般珞巴家庭也买不到、承担不起。
 
  不过,达娘安慰我们,现在在县政府的支持下,服饰问题已经解决,珞巴族人随时随地可以穿上本民族传统服饰。
 
  南伊乡乡长达娃多吉介绍说,目前,珞巴族服饰、珞巴始祖传说都已被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在南伊沟景区的发展设计中,也融入了珞巴织布、竹编和刀舞等民族记忆。
 
  离开南伊乡,作别达娘、亚保,我在心中默默祈盼:希望这个善良勇敢、追求文明与进步的大山民族,有更加美好幸福的明天。
 
  【采访在“图”中】
 
\
 
  珞巴族妇女的纺织工具

\
 
  珞巴族妇女的织品

\
 
  珞巴族民俗展厅里展示的珞巴族青年照片

\
 
  亚保老人在才召村村委会接受记者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