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起舞在小学——解开贫穷与忽视教育的死结

2019-03-22 11:31:38   来源:农民日报   


  受教育权,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在今天已经由《宪法》得以确认和保障。但是在民主改革运动之前,绝大多数西藏适龄儿童,几乎得不到任何一丝文明之光照射己身的机会。
 
  民主改革让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这“翻身”二字,不仅是政治上、经济上的翻身,也是文化上的翻身。在当时中央和西藏财政都很困难、师资奇缺的条件下,西藏的基础教育艰难起步。
 
  藏族人民的受教育权第一次得到保障,藏家阿爸阿妈被动员起来,把儿女送到学校里去。街头流落的孤儿,也由学校收养住校学习。
 
  今天,西藏全区74个县区全都完成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其中62个县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了国家认定。不仅如此,西藏还率先在全国实现学前教育、城乡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15年免费教育,形成了完备的现代化教育体系。
 
  有了教育的浸润,西藏的每一寸土地上都被播撒下文明的种子。教育,深刻地改变了西藏人民的命运;她使得西藏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困走向富裕,从愚昧走向文明,从封闭走向开放。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故事,主人公是一群跳着芒康弦子舞的小学生,他们将在长袖飘飞中,走进一个未来更美好的西藏。

\
 
  “你们是从哪儿来的呀,来干什么呀?”
 
  “我们来看看你们怎么学习的呀!”
 
  3月19日上午,我跟随采访团走进了西藏昌都市实验小学。登增曲扎,一位二年级小学生,跑到我面前,用一口流利、标准的汉语和我聊了起来。
 
  昌都实验小学建于1951年,是西藏第一所现代学校。这里也被视为西藏现代教育的起点,西藏人称这里是“雪域高原第一个人才摇篮”。
 
  藏族学生是怎么上课?我很好奇。
 
  走过宽敞的操场,迈入教学楼,琅琅的读书声越来越响亮清晰。四年级一班教室外,走廊的光荣榜上,张贴着“学习之星”与“进步之星”的照片。
 
  教室里,藏语老师索朗央宗把大昭寺、小昭寺的历史故事“搬”到了电子白板上。看得出来,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很专注,时不时地举手回答问题。
 
  翻开四年级的藏语课本,环境保护、尊老爱幼、民族团结等内容囊括其中,孩子们除了学习《三十颂》语法外,还要学习《音势论》等语音内容。
 
  28岁的索朗央宗是林芝人。2014年,她从西藏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这所学校教藏语。
 
  “我教的是拉萨标准藏语,孩子们说的是本地昌都话,相当于方言。我希望他们都能说标准藏语,传承民族文化。”索朗央宗告诉我。
 
  教育优先,首先看硬件。
 
  这些年,昌都实验小学新建了教学楼、宿舍楼,改造了运动场,设立了图书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舞蹈教室等功能性教室,每个班级都配备了电子白板。
 
  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迫不及待地飞出教学楼,跑向操场。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他们最喜欢的课间操时间到了。
 
  欢快的音乐声飘荡在操场上空,女孩们甩动长袖,男孩们点步转身。我没有想到,芒康弦子舞竟以课间操的形式呈现在眼前。
 
  校长吴晓龙告诉我,目前学校38个教学班共有2240名在校生,其中农牧民子女1435人,占64%左右。为了传承藏族传统文化,学校在坚持汉藏双语教学外,还将芒康弦子舞改编成课间操,让孩子们人人会跳传统舞。
 
  “我最喜欢的是舞蹈课!”一曲舞蹈结束,面对我的镜头,10岁的丹增德西,一脸爽朗烂漫,像高原上丽日下清冽的风。
 
  丹增德西是四年级五班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她就跟着老师学习芒康弦子舞,现在已经是一位可以领舞的“小舞蹈家”了。
 
  “红花向阳,舞动精彩”,这是昌都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60余年来,这所小学累计输送毕业生1万余人,不少优秀学生考入内地藏族班,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
 
  吴晓龙已经在西藏教育一线奋战了23年。
 
  上世纪90年代,当他怀着为民族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初衷,离开四川广安老家踏入西藏时,恶劣的气候条件、落后的教学设备、薄弱的师资力量都没能压垮他的热情,家长们不愿意送小孩进学校的现实却让他倍感无奈。
 
  “当时藏区农牧民家庭条件普遍不好,他们需要小孩留在家里帮忙干活增加收入。”吴晓龙说,贫穷落后与忽视教育逐渐形成了一个“死结”——越穷越要孩子在家干活,结果是越干越穷。
 
  改变藏区,根本还是要靠教育。60多年来,西藏自治区持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国家层面也大力实施“内地西藏班”、“组团式”教育援藏等政策,一代又一代援藏教师和西藏人民共同努力,西藏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文盲率显著降低。
 
  2018年,自治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77.9%,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0.52%,劳动力人口受教育平均年限达到8.6年。
 
  “现在从各县到市里来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多,家长们看到了教育给孩子、给家庭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他们开始追求更优质的教育。”吴晓龙很开心。
 
  走出学校时,已是中午时分,与孩子们挥手告别后,我的下一站就是林芝了。
 
  作别孩子们的芒康弦子舞,到一个桃花盛开的地方,文明富裕的西藏,无尽美好!
 
  【采访在“图”中】
 
\
 
  朝阳下的教学楼与操场

\
 
  教学楼里的光荣榜

\
 
  藏文课本封面

\
 
  藏文课本目录

\
 
  登增曲扎的学生证

\
 
  四年级学生江巴多吉向记者介绍校史

\
 
  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迫不及待跑向操场

\
 
  第二课堂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