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特写:“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里的新生

2019-03-21 09:43:59   来源:新华社   作者:陈舒 田金文 王琦


  \
 
克松村全景(资料图片)。新华社记者余刚 摄
 
  西藏山南克松社区内,穿着一身金黄色藏服的小朋友朗卡,骑着红色滑板车,在院子里四处玩闹。72岁的索朗多吉坐在院子里,一脸慈爱地看着自己的曾外孙。他说,3月28日小朗卡将迎来自己两周岁的生日。而那天刚好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
 
  图为朗卡在玩滑板车。新华社记者陈舒 摄
 
  “我小时候的生活和朗卡不能比。那时候家里最好的食物就是糌粑,酥油茶几乎看不见。即使这样,也从来都不够吃。”他一边说着,一边给朗卡剥着桔子。
 
  索朗多吉一出生便是农奴。在他的记忆里,一家9口人总是挤在一间漏风的土坯房里,屋子里弥漫着牲口粪便的味道,每天“吃不饱、穿不暖、干不完活,还有感觉一辈子都还不完的债”。
 
  四天前刚刚在克松进行的开耕仪式,是小朗卡嘴里的“热闹时刻”。但这却是索朗多吉过去最害怕的时候。
 
  “每年开耕和秋收,就意味着我们的苦日子到了。天一亮我们就得开始干活,一干就是整整一天。”索朗多吉说,干得不好还会遭到农奴主的毒打。
 
  1959年3月28日,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在西藏终结,占当时总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告别了过去被肆意打骂、任意贱卖赠送的日子,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人身自由。

\
 
  图为索朗多吉(左三)和儿子索朗次仁(右二)在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张宝亢 摄
 
  克松社区是西藏第一个进行民主改革的村子,因此被称为“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目前克松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有116人,他们当年几乎都是农奴甚至奴隶。农奴后代在这里更是为数众多。
 
  “民主改革之后,我们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第一次知道吃饱饭是什么感觉。”索朗多吉说,“我现在的生活都是共产党给的。”
 
  此后的岁月里,昔日农奴和他们的后代们,为过上好日子,不断努力奋斗。
 
  1985年,村民土多买了村里的第一台东风卡车,并成为村里第一个万元户。此后,交通运输业一直是克松人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
 
  1994年起,中央实施对口支援西藏政策。西藏各级政府也出台各项政策,推动地区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70岁的多吉和家人住的300平方米的藏式民居,便是2006年由政府安居工程建设的。屋子里各种家具应有尽有,客厅中放着大大的彩电。
 
  作为一名曾经的农奴,多吉说:“做梦都没想到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
 
  2015年,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为各族群众走出农牧区到城镇和企业就业、经商创业提供更多帮助。
 
  座谈会召开不久,索朗多吉一家便开了一间藏式家具合作社,大儿子索朗次仁是负责人。如今,合作社每年可为这个家庭带来至少10万元的收入。
 
  下一步,他们希望可以扩大规模。
 
  “我们现在主要是订单式生产。希望以后能提高科技含量,降低制作成本,这样我们就能赚更多的钱,帮助更多人致富。”索朗次仁说。

\
 
  图为边巴和妻子尼玛卓玛在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陈舒 摄
 
  也是在同一年,时年53岁的边巴成立了一家施工队,在山南周边从事建筑施工。现在每年光施工队的收入就能达到60多万元。队里工人每年的工资也能达到3、4万元。
 
  四辆全款购买的汽车,去年新装修的房子,150万元的年收入,在整个中国,边巴一家都算得上是“小康生活”。
 
  “作为农奴的后代,感谢政府的好政策,给我们带来了新生活。”边巴说。
 
  2018年,克松社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735.5元,是1978年的98.7倍。2017年,全村实现全部脱贫。
 
  边巴的妻子、55岁的尼玛卓玛有每天晨起诵经的习惯,这位虔诚的信徒说,“现在的生活就是我的‘香巴拉’”。“香巴拉”在藏语里,指的是藏族百姓向往追求的人间乐土。
 
  边巴说,等到冬天不忙的时候,希望可以带着一家人去北京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