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从机关干部到“康巴汉子”

——成都市金牛区建设和交通局纪工委副书记李明康

2018-07-10 09:30:13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曾精明 向英子


  6月,蔚蓝的天空下,雅砻江水缓缓流过,阳光倾泻而下,融化了厚厚的冰雪,也温暖着藏族群众的心。这里是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被称为“太阳部落”的石渠县,也是李明康援藏所在地。

  援藏前,李明康是成都市金牛区建设和交通局纪工委副书记。援藏后,他挂任石渠县交通局副局长,石渠县奔达乡格绒村第一书记。近两年的援藏工作,硬生生地把一个机关干部打磨成了黝黑的“康巴汉子”。

  2016年至2018年,是石渠县交通建设攻坚阶段。交通建设中的硬骨头,正待建设者们去啃。

  2016年9月10日,报到第二天,李明康就与同事们一道下乡,查看验收工程项目。石渠县交通局共有20位同志,全年要完成2000余公里的乡村公路建设任务。李明康每天起早贪黑,以最短时间跑遍了石渠县所有乡镇,熟悉了全县的道路交通情况。

  几个月下来,李明康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全身浮肿,经常通宵无法入眠。有同事劝他不要太拼,这样下去身体吃不消,他笑着说:“公路建设战线长,若质量出了问题我是要负责任的!每天多看一些工程便多一份安心,少一份担忧,何乐而不为?”

  一次,在通村公路建设检查中,李明康发现踩在路基上,垫层会冒出泥水来。他立即找来技术人员,指着已经铺好的路基说:“在这样的路基上铺混凝土,车子一轧,过不了几天,公路就成豆腐渣了。”

  技术人员有些不服气,拿来施工记录,从水泥标号到砂石比例一一指给他看。李明康抓起一块泥土,捏碎给在场人员看:“看见了吧,问题就出在砂石上,砂石不合格,含泥量太高,这段路基必须返工。”事实面前技术人员心服口服,只得按要求返工,直到验收合格。

  一日,李明康接到某公路建设公司请求验收公路挡墙的报告。他把20多米长的挡墙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拿来一把锄头,爬上基础坎用力一拉,一块条石就滚了下来,“你们为了节约成本偷工减料,基脚石用料太少,必须返工,厚度要够,要让挡墙成为铜墙铁壁。”李明康正色道。

  当天验收结束后,有人从包里掏出一个厚厚的信封,塞进李明康手里:“一点小意思,今后李局长有啥困难尽管说。”李明康一眼就洞察了对方的心思:“我的困难的确不少,例如今天那面挡墙本应该一次性验收合格却要返工,工期延长了,进度慢了,这就是我遇到的困难。”李明康把信封甩给对方,严肃地说:“请把这个用在工程材料上,把我心中的担忧解决了,就是对我最大的关心和理解!”

  有人曾对他说:“你一个援藏干部不要太认真,过得去就行了。”李明康却始终坚持“为群众修的路,就要让群众受益,必须严格把关,交给群众一个放心工程”。

  2017年5月,李明康任石渠县奔达乡格绒村驻村第一书记。全村39户村民中有21户低保户,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虫草采挖和政府补助。他要带着一个名副其实的贫困村脱贫。

  担任第一书记后,李明康干脆搬到村里住,他坚持轻重缓急的原则,决定优先解决村民眼前的急难问题。

  由于石渠地处高海拔地区,境内几乎长冬无夏,农作物生长困难,特别是大雪封路时,吃上新鲜蔬菜更是难上加难。李明康协调金牛区建交局及时筹措资金,支援格绒村建蔬菜大棚。为了节约资金,他远赴青海玉树采购材料,在村里建起了占地270平方米的第一座蔬菜大棚。

  在农村长大的李明康对农事熟稔于心,他手把手教村民种植和管理。只用了一个多月时间,村民在2018年春节就吃上了新鲜蔬菜。

  四郎拉卓是该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但她却不得不因家庭困难放弃上大学。全村像四郎拉卓这样因贫辍学的孩子还有4个。李明康了解后,及时收集信息上报。很快这一问题引起了金牛区、石渠县相关单位的重视,在开学前,5个孩子获得了资助,圆了日夜期盼的上学梦。

  格绒村还保留着一些旧式生活习惯,文化思想观念也相对落后。李明康看在眼里,一刻也没歇着,通过多渠道募集资金,挨家挨户安装上电热水器,改善村民的卫生状况;修建规范公厕,解决“如厕难”的问题。在他积极筹划下,村里还开设了农牧民夜校,教授汉语、种植技术等,让村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李明康开始深挖穷根,寻找治本之策。他转变思路,对格绒村的地理位置、气候变化、生产状况和风俗习惯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研究,一条脱贫致富路在心中明晰起来。

  李明康决定在发展好传统牧业的同时,充分发挥该村种植土豆的自然优势。过去因交通不便,村民不愿扩大种植,当前他带队已为村民修好了公路,解决了运输难的问题,又利用修大棚剩余的钱,为村民买回了种植土豆的专用复合肥。目前,通过销售土豆每户村民增收近5000元,该村已把这一项目列入群众增收发展计划。

  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茫茫的草地、悠扬的牧歌……这一切是大自然给格绒村的馈赠。李明康瞄准了机遇,带领村民发展旅游,打造特色“藏家乐”。2017年7月,在他的推介下,成功开展了由金牛区摄影家协会组织的“石渠梦·金牛情”精准扶贫摄影活动。在摄影家的镜头下,昔日藏在深山无人知的格绒村风光第一次走出了雪域高原,吸引了游客的驻足。

  现在,每当与村民谈起如何脱贫时,他们总会说:“李书记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干!”

  “在全面实现小康的路上,56个民族一个也不能少”。怀揣着这样的梦想,李明康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撸起袖子,挥汗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