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云南省迪庆州:重塑雪域高原秀美山川

2018-06-08 09:17:43   来源:云南网   作者:尤祥能


  6月的迪庆香格里拉,犹如镶嵌在雪域高原上的一颗绿宝石,无论是山头、坡梁,还是沟壑、峡谷,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绿韵依依,浓荫蔽日,满眼绿色。

  这块原始森林曾经遭受过“掠夺式”采伐的生态脆弱区,现正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昂首迈进。

  而这一切变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迪庆藏族自治州历届州委、州政府领导,把构筑金沙江、澜沧江等重要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作为一项历史责任来担当,在“生态立州”的旗帜下,带领全州40余万各民族群众加快生态建设的结果。

  走进翠屏千叠的普达措国家公园,但见五颜六色的鲜花争奇斗艳,原始森林青郁重叠,泛青的草甸上牛羊成群,碧塔海湖水长天一色,属都湖湿地野鹭飞舞,游客在与林间小松鼠嬉戏……梦幻般的世外桃源让国内外游客折服,村民悠然放牧的场景更令人惊叹。

  不管是在国家需要倾力奉献木材的建设年代,还是“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当今,迪庆各民族群众以舍我其谁的雄浑气魄和抓铁有痕、踏实留印的工作作风,在雪域高原上谱写了“生态美与百姓富”相得益彰的壮美绿歌。

  这是一个传奇的数字:原财政收入80%主要靠天然林采伐的迪庆州,从1998年9月至今的20年间,累计少砍木材480万立方米,2848万亩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管护。

  这同样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数字:迪庆州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生态恢复措施,森林覆盖率由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的65.4%,增加到现在的75.03%,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双增长。

  这里曾留下过古老的绿色,只不过在上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为支持国家基本建设,省、州、县三级6个国有森工企业的斧头,在迪庆高原这片绿色大地上肆意挥舞,斧锯声此起彼伏,不少茂密的森林失去了昔日的荣光,成了人类掠夺性生产生活的殉葬品。在普达措国家公园和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红山垭口,记者还能看到了昔日留下的树杆和树桩残骸。

  这种向自然无限索取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接踵而至。

  在经历生态恶化带来的伤痛和财政收入“雪崩式”下滑的彷徨之后,为再造秀美山川,迪庆州牢固树立未雨绸缪的生态观,在保护与开发这道难题面前态度坚决:“坚定不移走可持续绿色发展路子,发展经济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以超凡的勇气和胆识“咬定青山不放松”,义无返顾地把生态确定为立州之本。

  从1998年9 月开始,迪庆州全面停止了天然林采伐、林区审批划拨和修筑林区公路,封存采伐工具,做到斧锯入库、锄头上山,实现了“少砍树、多栽树”,把“森老虎请下山”的总要求;做到了令行禁止,切实走出了一条“鱼与熊掌兼得”的生态发展之路,实现了经济发展由“砍树财政”向“看树财政”的华丽转身。

  从生态的破坏毁灭,到生态的修复重建,迪庆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在原来山穷水恶的生态“废墟”上,创造了重建绿色的奇迹,实现了绿色家园的浴火重生。现在,这里创造了不少“年轻”的绿色,烙下了觉醒起来的迪庆各民族群众智慧和勇气的印记。

  “为永葆香格里拉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我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管好山、看好树、护好林。”建塘林场属都管护点森林管护员定珠七林指着一个个已腐烂的树桩说,“这些都是上世纪残留下来的‘杰作’。天然林禁伐后,当地党和政府就带领我们,在已被‘剃光头’的属都湖畔栽下了这些树。”由于属都湖海拔相对较低,土质较好,树苗比其它地方长得好、长得快,再加上森林管护员的精心管护,现已成林。

  在海拔超过3400米的洗脸盆垭口,只见杜鹃花丛中一棵棵云杉树茁壮成长。香格里拉市林业局局长杨林说:“这片已造林地有2000多亩,因高原气候寒冷,生态脆弱,树木生长周期缓慢,成活率偏低,我们已多次进行了人工造林及补植补造。”

  记者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一路攀爬,来到红山垭口放眼远眺,满目苍翠的群山林木让人目不暇接。穿梭在延绵不断的莽莽森林间,突然看见一位身着黄马褂的康巴汉子。他叫农农,今年55 岁,是小中甸镇联合村归吓村民小组村民,身上背着一个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小挎包,包内装着粑粑和酥油茶等生活物资。他望着碧森森的密林说:“为让香格里拉江河更清澈、森林更茂密、天空更明净、大地更翠绿,我从事森林巡护工作已经16年了,虽然每月只有1300多元的工资,但我管护着1800多亩森林。”拿他的话说,自己是在努力还“债”。

\

  全州1447名森工单位职工也跟农农一样,已从“砍树人”向“种树人”、“护林人”嬗变。如今,迪庆州良好的生态环境,变成了当地农牧民的“摇钱树”,让他们真正捧上了“生态饭碗”,同时天然林也成了他们发展绿色经济的“绿色银行”。正如尝到“靠山、吃山、养山”甜头的香格里拉市建塘镇红坡村浪茸村民小组村民茸北所言:“以前村里人靠砍树过日子,现在靠保护生态致富。国家的生态补偿金、养牦牛、捡松茸、挖中草药、搞生态旅游的收入……样样都是钱,家家每年都有几万元的收入。”

  谈及未来天然林的保护,迪庆州林业局副局长和向城表示,为让美丽迪庆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大战略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问题导向,把修复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筑牢长江和澜沧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竭力夯实绿色本底,加快重塑雪域高原秀美山川,使“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让绿色红利进一步惠及全州各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