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汶川十年】汶川地震改变了什么

2018-05-11 09:37:3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编者按】
 
  汶川地震已经十年了。回望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盘点重建家园的中国力量,可歌可议的很多很多。本期“议事厅”,我们从几个相对“小一些”的角度,看看这十年从灾难中学习到了什么。
 
  有数据统计,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实施地震预警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汶川地震后发生的数万次余震,既是灾害,但对于科研来说,却也为地震预警研究提供了全球独有的试验场。从零起步到世界尖端,中国地震预警只用了十年,让世界刮目相看。
 
  汶川地震中,涌现出一支不容忽视的救灾力量——超过130万人次的志愿者。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再到九寨沟地震,社会组织参与应对自然灾害的模式发生很大变迁,取得很大进步。
 
  灾后心理干预,始于汶川地震,历经数次地震的大灾锤炼,渐发展成熟,已形成较规范有序的模式。帮助灾后人们走出阴影的独特经历,同样也在“塑造”着心理医生群体,一批专业人才在灾难中成长,对心理治疗的认识更加深刻。
 
  天灾难测,但备灾防灾大有可为。“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会在进步中得到补偿。”相信第66期议事厅会让您相信这句话绝非虚言。
 
  地震预警:从零起步到世界领先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谢佼
 
  地震能不能预测?时至今日,这仍是世界级难题。但是,科技实现了另一个方向的减灾避灾突破:地震预警。从汶川大地震后,我国自主发展起来的地震预警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7级地震发生后,在汶川,所有电视节目立即中断,屏幕紧急插播地震预警,比地震波抵达提前了52秒;成都市民众通过手机在地震波到达前71秒收到预警;广元、绵阳、阿坝、甘肃陇南、陕西汉中等6市42所学校自动同步应急响应,四川科技等近20个政务微博和手机APP发出预警。这一预警成果,让世界同行惊讶。
 
  主导该地震预警技术的王暾博士称,该技术已通过了四川省科技成果鉴定。目前铺设5600个地震预警传感器,覆盖22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人口密集多震地区的90%。地震预警网内发生地震,可6秒响应同步自动预警,在40次破坏性地震中无一漏报误报。2015年4月尼泊尔8.1级地震后,尼泊尔科技院与我国技术合作,2016年4月建成启用了尼泊尔地震预警系统网,收到良好效果。该技术在2017年5月墨西哥联合国减灾大会上引起世界强烈反响。
 
  王暾,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他提醒,地震预报是在地震未发生时分析是否发生地震,而地震预警是地震发生后,通过传感器获知地震,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抢发”地震警报。两者有本质不同。预警不是预报,但有研究表明,如果能在地震发生前3秒发出预警,伤亡人数可减少14%;提前10秒,将减少39%;提前20秒,可减少63%。
 
  王暾曾获得中国科学院、美国康涅狄格大学两个博士学位,是奥地利科学院物理博士后。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王暾被大地震的破坏性震惊,带着自己全部积蓄50万元人民币,加上好友、老师凑的300万人民币,回国开展地震预警网络建设。四川大地震后发生的数万次余震,既是灾害,但在科研上来说,又是为地震预警研究提供了全球独有的试验场,是得天独厚的科研资源。在中组部、科技部、四川省、成都市各方面的通力支持下,该技术从零起步,成功研发。
 
  实施地震预警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在2017年以“中国防震减灾对策”为主题的九三学社中央第十三次科学座谈会上,国家地震局有关专家称,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全球大陆三分之一地震发生在我国,人员死亡和失踪占全球的二分之一。可以说,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
 
  这一地震预警技术正逐步走向应用。5月3日,德阳全市启动基于该技术的电视地震预警,一次性扩大服务对象500万人口。这是我国第一个在市级区域启动电视预警,对于全面打通地震预警“最后一公里”,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突破需要大胆的想象力。王暾在掌握了地震预警技术的基础上,开始挑战地震预报领域的科技难题。5月7日,他宣布中国首个面向地震预报的川滇地下云图网已正式开建,拟用两年时间在四川、云南建设2000个地下云图监测站,采集破坏性地震的案例和数据,通过分析生成地下云图,进行浅源破坏性地震的临震预报试验。这一试验或许将为西南地震高风险地区探索出防灾减灾的新路径。
 
  从零起步到世界尖端,中国地震预警的十年跨越路,也得益于国家基础科技的飞速进步,得益于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得益于国家对人才的重视,得益于国家实施的“管干分开”“放管服”政策,得益于国家和社会不断提升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特别是创新发展理念的带动作用明显,我国科技产业水平整体提升势头已经起来,有助于各项科技应用“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