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珞巴族人,在时代变迁中书写跨越华章

2017-11-17 11:10:03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魏新生 安宁宁


 
  原标题:成长在祖国的怀抱中·珞巴族 
 
\

 
  新中国成立后,珞巴族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为在南伊珞巴民族乡小学,学生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学习。

\
 
\
  仓觉在自家开办的藏家乐院子里翻晒小麦。
 
 \ 
才召村新建的广场上,国旗飘扬。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东起察隅、西至门隅、南达中印边界的广大珞隅地区。珞巴族使用珞巴语,没有本民族文字。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珞巴族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开始了新生活。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珞巴族人口为3682人(不含印控区)。
 
  珞巴族人,在时代变迁中书写跨越华章
 
  他们从历史深处走来。几十年前还处在刀耕火种的阶段,如今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现代生活。
 
  他们聚居在祖国西南边陲。过去处于低人一等的地位,现在作为平等一员参与社会治理和国家发展。
 
  他们是珞巴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珞巴族同胞的近况如何?他们的跨越之路经历了怎样的苦痛和快乐?
 
  今日南伊:
 
  “现在的生活好着哩”
 
  喜马拉雅山北麓东部,雅鲁藏布江中游东岸。林木葱郁,水草丰茂。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就坐落在这样的环境中。
 
  一条笔直的街道贯穿村庄,一栋栋紫红色屋顶的房舍整齐地排列在街道两侧,掩映在浓密的树荫之中。这是南伊珞巴民族乡才召村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正值农忙时节,村民们大多忙着各种活计,村子显得闲适静谧。
 
  走进一户人家,正屋门楣上的珞巴族风情饰品映入眼帘。里边的客厅和套间宽敞明亮。院子另一侧的厨房看起来也足有20平方米。女主人米其拉姆介绍,家中有4口人。除了种植小麦等农作物,家里还养有猪和犏牛,同时也采挖买卖虫草,经营些土特产品,再加上国家的各项补贴,全家一年收入有十五六万元。望着屋里摆放的电视、沙发、冰箱等现代生活用品,记者看到的应该算是一个小康家庭了。
 
  说话间,女主人的丈夫达波儿回家了,他是这个村的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也是党的十九大代表。“我们这个村有380多人,其中八成是珞巴族。每家的情况都差不多,房子是前些年政府统一修建的,每家一栋,只是因为人口不同,面积有些差别。”达波儿说。
 
  才召村的情况是南伊乡的一个缩影。乡长达瓦多吉介绍,全乡现有才召、南伊、琼林3个自然村,共117户526人,珞巴族占到80%,此外还有藏、门巴、汉、回等民族。2016年全乡人均收入11000多元,今年可能达到14000元。“按照有关标准,我们乡已经整体脱贫了。现在的生活好着哩!”达瓦多吉说。
 
  吃穿住是不愁了,医疗保健呢?记者到乡卫生院去寻求答案。据乡卫生院护士珠吉介绍,如今村民都加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乡卫生院每年为村民进行免费体检,3个自然村每个村设有两名村医。“平常头疼感冒这些小病在乡里村里就看了。得了大些的病,村子离县医院也就两三公里远,看病十分方便。”珠吉说。
 
  走出卫生院,来到南伊珞巴民族乡小学,这是记者在南伊乡看到的最漂亮的建筑。校园周边郁郁葱葱,园内整洁有序。一场小雨过后,显得清新宜人。
 
  “乡里的适龄孩子入学率多年来都达到了100%,而且都能升入中学。”据校长索朗平措介绍,这所学校有170多名学生,珞巴族孩子占到80%。自治区实行“三包”政策,学生上学、吃饭、住宿全部免费。
 
  在学校的宣传栏里,记者看到了一个光荣榜,上边贴着2016年考上内地西藏班的5名学生的照片。“考上内地西藏班,是许多学生现在的梦想。生活好了,家长都想让孩子们有个好前程。”索朗平措说。
 
  跨越之路:
 
  “真是赶上了好时代”
 
  生活好了,南伊乡的珞巴族人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来路。
 
  才召村村委会的二楼,有一个珞巴文化陈列室。陈列室不算大,但记录着珞巴族人的历史变迁。
 
  弓箭,竹筐,石臼,茅草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件件斑驳的用具,一幅幅陈年的照片,它们反映着珞巴族人过去的生活样貌。
 
  珞巴,在藏语中的意思为“南方人”。珞巴族主要居住在西藏珞隅地区,这里山高林密,交通闭塞。直到上世纪50年代,珞巴族人仍然过着原始农业生活,辅以原始的渔猎和畜牧业,社会发展缓慢。
 
  变化发生在新中国成立、西藏民主改革之后。
 
  以1959年平息达赖集团发动的武装叛乱为开端,党和政府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当地珞巴族人和藏族及其他民族同胞一起,迈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大门。
 
  首先改变的是生产方式。素有“大山民族”之称的珞巴族人搬到山下,学着过起了耕种生活。政府为他们提供了住房、土地和耕牛,但珞巴族人一开始并不适应。“许多人还是要回到山上,党和政府做了很多工作,才说服珞巴族人慢慢适应新的生活。”多年担任南伊村党支部书记的次仁对当年的情景还有所记忆。
 
  新生活带来民族关系的改善。“下了山的珞巴族人开始跟着藏族人学习耕种,藏族人也乐于帮他们。新社会了,大家都是兄弟。”次仁说,在旧中国,珞巴族人受到藏族领主的控制和盘剥,过着低人一等的生活。
 
  逐步适应新生产方式的珞巴族人,迈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1965年,珞巴族被国务院宣布为单一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
 
  1969年,当地的珞巴族人组建南伊人民公社,珞巴族人有了自己的基层政权组织;
 
  1975年,南伊公社军民小学成立,结束了珞巴族聚居区没有学校的历史;
 
  1988年,南伊珞巴民族乡成立,这是国家成立的第一个珞巴族民族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扶贫力度的加大,珞巴族人步入脱贫发展的快车道。进入新世纪以后,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兴边富民行动的实施,让珞巴族人有了更实在的获得感。
 
  住房条件根本改善了。当年从山上搬到山下的珞巴族人,经过几次整村改造,搬入了政府统一建造的安居房。“现在国家和援建省份又在筹划建设新的住房。大家有了新的盼头!”达波儿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收入渠道明显增多了。如今,家家都搞起了畜牧业和养殖业。随着南伊沟风景区的开发,越来越多的珞巴族家庭办起了藏家乐,卖起了特色产品,再加上边境补贴和封山育林补贴等,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
 
  文化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民族地区的推进,让珞巴族人看上了电视,用上了网络,快速融入现代生活。
 
  “新中国成立初期,珞巴族人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现在已全面赶上来了。是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的大力帮扶,让大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珞巴族人真是赶上了好时代!”米林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登巴感慨道。
 
  希望人生:
 
  “我还想继续干”
 
  “想不想去内地西藏班上学?”在南伊珞巴民族乡小学,记者曾这样问珞巴族学生雅波。
 
  “想,这是我们许多同学的梦想。”孩子声音稚嫩但充满自信。
 
  “下一步还有什么打算?”在才召村,记者曾这样问达波儿。
 
  “当然有。除了住房翻新,我们准备在发展旅游方面再搞些项目。”中年汉子显得胸有成竹。
 
  在南伊乡,记者接触到的珞巴族同胞,有村民、有干部,有教师、也有医务人员。他们虽然职业不同、性格各异,但对当下日子的感恩之情、对未来生活的冀盼之心,却有相通之处。
 
  “我年纪大了,不然,我还想继续干。”说这话的是一位80岁的老人,名叫帕加。他是珞巴族第一个参加革命工作的干部。在林芝市的寓所,老人谈起了自己的经历。
 
  帕加于1938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珞巴族人家。因父母早年病亡,他很小就到伯父家生活。早年的不幸在1957年发生了逆转。这一年,作为珞巴族代表他有幸成为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成员到内地参观,并且在北京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
 
  说话间,老人拿出毛泽东接见他们的合影。照片已经泛黄,显得皱皱巴巴,显然不知道翻看多少遍了。但老人当年的青春风采依稀可辨。
 
  “到内地长了见识,就不愿再过以前的日子了。”老人微笑着说。西藏民主改革时,他成为积极分子,先到工作队帮忙,后来参加了公安队伍。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他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翻译、情报等工作。此后,长期在政法系统工作。
 
  斗转星移。上世纪90年代,年过半百的帕加担起了更重的担子。作为珞巴族代表,帕加成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参与国家大事的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工作。
 
  ……
 
  望着帕加老人沧桑的面容,记者想到了小雅波期待的眼神、达波儿坚毅的表情。这些生动的面孔,不仅透射出一个个珞巴族同胞的进步和梦想,也叠加出整个珞巴民族的成长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