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西藏加快建设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

2017-10-13 09:49:33   来源:中国文化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文化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边稳藏方略,立足建设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战略定位,严把导向,戮力实干,加快由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发展强区转型的步伐,文化发展改革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文化地位明显提升
 
  5年来,西藏先后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西藏自治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意见》《西藏自治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年》和《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为全区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同时,中央对西藏文化建设的投资总量超过15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5倍以上;国家各部委、省市和单位通过援藏形式,支持西藏文化建设投入超过20亿元。
 
  公共文化服务日臻完善
 
  西藏集中实施了54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9个县民间艺术团排练场,以及19个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的建设,建成1600余个文化广场,实施了1276个农村数字文化驿站建设项目,基本形成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每年落实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资金5000余万元,相关设施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建立了《八大藏戏》《民间舞蹈》《藏医药文化》等多媒体资源库,完成2000小时的优秀文化资源的藏语翻译工作,数字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林芝、山南、日喀则、昌都的第一、二批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5年来,开展“3·28群众文艺会演”、全区民歌大赛、全区干部职工书法美术摄影大赛等示范性群众文化活动及“三贴近”群众文化活动4万余场,打造拉萨雪顿节、山南雅砻文化艺术节等常态化文化品牌90多个,受益群众累计达到1000万人次。京、浙、渝等30余个兄弟省区市到西藏开展“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80余场(次),有力促进了西藏与内地公共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文艺创演繁荣发展
 
  西藏创作推出大型民族歌舞《太阳的女儿》、新编藏戏《六弦琴缘》、话剧《解放解放》《共同家园》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2016年,《六弦情缘》《太阳的女儿》分别荣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戏剧类剧目金奖”“最佳音乐创作奖”,《共同家园》入选“201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10台重点扶持剧目”和“2017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5年来,全区专业文艺团体和县民间艺术团新创作节目达4000余个,演出达1.8万场。仅2016年,累计创作节目1319个,演出7100余场次。启动了优秀节目制作项目,将近年来打造的优秀歌舞、话剧、藏戏等剧目制作成6万张光盘,免费发放给基层群众。派出团(组)30余个,访问了美国、泰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80多个城市演出和展览200余场,并邀请20多个省区市和10个国家级院团到西藏开展文化交流活动70余次,扩大了西藏文艺影响力,促进了文化交流。
 
  文化产业推向深入
 
  西藏制定《关于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加快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西藏专项计划》《推进文化金融合作实施意见》等,加快培育文化产业成为高原特色优势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的步伐。建立了西藏特色产业项目库,现入库项目119个,概算总投资达400亿元。全面启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重点项目19个,概算总投资43.3亿元。大力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全区现有各类文化企业4680家,从业人员近3.2万人。命名了41家国家级、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总资产31.77亿元,总年产值6.65亿元。批准成立了首个藏民族音乐产业基地,以及西藏工艺美术协会、西藏动漫发展协会、西藏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等行业社团组织,设立了“西藏特色文化之窗”。打造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西藏唐卡艺术博览会、西藏造像艺术博览会和西藏特色文化发展论坛等文化产业发展平台,推出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等一批重点演艺剧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16年,全区文化产业产值34.5亿元,占到了全区国民生产总值的3.01%,同比增长15%,高于全国12%的平均增速。
 
  非遗保护成效突出
 
  全区现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分别为89项、323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分别为68名、350名。截至2016年底,中央财政累计对西藏非遗保护经费投入1.6亿多元,其中十八大以来投入达1.1亿多元。自治区级传承人年补助从5000元提高到1万元,非遗保护资金居全国前列。2017年,藏医药项目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拉萨囊玛等8个项目成功入选“十三五”时期国家级非遗保护利用设施项目库,总投资达7000多万元。
 
  文化队伍不断壮大
 
  全区现有10个专业民族艺术团,74个县级民族艺术团,140余支民间藏戏队,2446支乡村业余文艺队,业余演员人数近4万人;县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拥有专职人员3000余人。2016年,出台《西藏自治区县级民间艺术团公益性演出场次补贴管理暂行办法》,在原每年每团20万元补助经费的基础上,2017年起每年对每县民族艺术团给予20万元至30万元的演出场次补贴,有力改善了演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文化援藏成效明显
 
  17个援藏省市支援西藏文化项目54个,援助资金约4.29亿元。先后资助多部大戏及其他项目共13个2525万元。为西藏边远县民族艺术团配备文化下乡演出车13辆、流动图书车74辆。安排518万元为264个贫困村配置了文化活动设备。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自治区分中心、7个地市支中心、74个县支中心、692个乡镇基层点。2016年召开第五次全国文化援藏工作会议以来,完成了2017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项目方案的制定和申报工作,涉及资金3500万元;举办了2017年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专题展”;落实各类培训资金近200万元,为西藏举办非遗保护定向培训班、舞台音乐编创人才培训班、基层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10余期,受训人员近200人;争取资金72万元,组织22名优秀专家和艺术创作骨干,进藏开展采风创作暨“深入群众 扎根基层”主题实践活动,指导、帮扶西藏创作生产文艺精品。各地市对接对口援藏省市文化项目60余个,资金达7亿多元。其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落实12个,资金24706万元;文化设备、展览、培训等援助项目已落实11个,资金9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