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我的这五年】愿像雪山一样发光

2017-09-13 08:33:37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陈亚军


  原标题:愿像雪山一样发光(逐梦这5年)

  这是正午的拉萨,我在西藏自治区团委工农青年部泽仁扎西部长的安排下,见到了嘎玛尊追桑布。

  他眼神明亮,一笑,瓷白的牙齿更衬出他的古铜色皮肤,头顶后端扎起一个小发髻,典型的藏式造型。颇有艺术气质的嘎玛尊追桑布,谈吐洒脱,语声朗然。准确地说,他的笑带有一点紧急性,仿佛还没有从某种意绪中完全转过神来。

  他现在是西藏当雄县羊八井游牧文化体验服务中心的负责人。

  嘎玛尊追桑布的家乡在西藏当雄县。当雄,藏语的意思是挑选的草场,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藏南与藏北的交界地带,是拉萨市唯一的牧业县。

  你可以不知道当雄县,但是,西藏的一山一湖两个地方是著名的:山,是念青唐古拉雪山,青藏、川藏两条重要公路干线穿越念青唐古拉山脉,而它的最高峰就在当雄县境内,海拔七千多米;湖,是纳木错湖,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

  羊八井,就是嘎玛尊追桑布从小生活的地方。抬头是雄伟圣洁的雪山,低头是宝石般明澈的湖水。的确,任何形容词在这里都会变得苍白无力,这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美景,人类的奇观。

  但是,物极必反。极端的气候造就了仙境般近乎极致的美景,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局限。生存的严酷,不是置身其外的人所能想象。这里八级以上的大风年均可达一百多天,占去全年的三分之一,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雪灾、风灾,生活在这里的人却必须把美妙和严酷照单全收。

  牧业收入是当地人的主要生活来源,即便在过去的困难时期,人们从不畏惧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的紧迫,这与地域文化的营养不可分割,草原民族生性乐观豁达,宗教信仰也带给他们慈善与祥和。

  嘎玛尊追桑布从小在并不富裕的家境中长大,懂事好学。上学之余,他奔跑在广阔的高山草甸牧场上,放牧着他的牦牛和绵羊。他无数次听大人们讲西藏古老的神话。在当地牧羊人和狩猎者的民歌和传说里,念青唐古拉山是神的象征,统领横贯藏北数以百计山峰的唐古拉山脉,而纳木错是圣湖。嘎玛尊追桑布在神话的环境和故事的熏陶中,度过了快乐的童年。

  2008年,嘎玛尊追桑布考入西北民族大学学习藏语言专业。大学四年,嘎玛尊追桑布与来自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地藏区的少数民族同学有着充分的交流,尤其是不同地区藏文化的交汇融合,极大丰富了他的所思所想。各地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都有自身的特色,是薪火相传的文化积淀。他看到了藏文化的无穷魅力和光辉,暗暗萌发了做文化传播者的想法。

  本民族的土特产,甚至生活方式都是不可替代的文化标签,也蕴含着商机。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他要用自己的观念带领父老乡亲走向更好的生活。

  创业,不是一蹴而就。他知道,按部就班才是扎实做事的根本。他需要做准备,需要积累经验。

  大四时,他为考公务员紧张备战。当年,全西藏自治区从各地应届藏族毕业生中招收二百五十名“大学生村官”。嘎玛尊追桑布被录取了,他如愿成了藏东昌都地区的公务员。

  这里有一个缘由。在他从小的印象中,昌都地区就被描述为商业重镇,那里商业气息浓郁,康巴汉子被称为很优秀的人,他们睿智、精进、善良、豪放。他想去学习、取经,认为不凡的品质是成就事业的根本。

  一年多的基层公务员生活,他兢兢业业做事。那里同是藏区,却跟他固守着传统模式的家乡有着很大的不同,当地人更热情奔放,有着更灵活、现代的思路,追求创新生活……

  当他突然辞职时,很多劝他的人不理解。好好的公务员说辞就辞了?不能只看眼前,慢慢发展,干好了,以后能当县长……

  端上“铁饭碗”的他当然也有过犹豫和彷徨,但每当他想到自己家乡依然贫困,很多人连普通话都不会说,尤其是家乡独具特色的土特产资源,因为缺乏推广和销售渠道,多被浪费或低价卖出,没能成为致富的资源,这些都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是村人的骄傲,他想要带领乡亲们改变现状。

  他有紧迫感。创业,他需要资金,还有各种经验。嘎玛尊追桑布先去传媒公司打工,帮歌手写歌词,兼做推销……期间,他昼夜鏖战,考取了导游证。2012年8月,他开始在旅游公司做导游带团。这不仅仅是每天四百元的收入,而且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和人脉。他为顾客讲解,不是局限于一个景点,博大精深的西藏历史和文化往往成为解说的背景。很多游客因敬佩他广博的知识,赞赏他拉萨式的气质而成为朋友。他的朋友,天南地北,四面八方。

  到西藏旅游,纳木错湖是一个重要的景点,只要是去往那个方向的,他都会把游客带回他的村庄,带到他的家里。

  纳木错湖,被称为“天湖”,因为她仿佛从天而降,仿佛蓝天落到地面。每当藏历羊年,这里都会迎来大量的信徒,他们绕湖而行,祈福祝愿。著名景点是一个窗口,满载着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当地人的生活本身就有旅游价值,自然带给游客惊喜。

  他的理念是,一个老者的辞世可能都代表着部分文化的流失。现代社会很多民族的东西,一不小心就会被遗失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所以要给那些民族的东西注入新的血液,焕发新的生机,让它变得有用起来。

  其实,在上大学期间,他就经常和几名同学从拉萨购进藏族特色的装饰物件,拿到兰州摆地摊,一方面为挣取生活费,另一方面,也想把家乡的手工制品带到外面的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家乡,了解他们的民族文化。

  2012年底,嘎玛尊追桑布着手创办当雄县羊八井畜产品加工销售专业合作社,筹资五万元起步。

  当地人的观念还比较保守,认为家里有公务员才是一种荣光。他有满腔的热忱和美好的愿望,但开始并不太被人理解,甚至遭遇冷嘲热讽。这时,父母和一些亲友都一直鼓励他。

  从小事做起。他先把村里的散牛奶收集起来,手工做成酸奶,再包装统一销售。羊八井乡的温泉吸引了大量游客,这时卖得最火的就是合作社经营的酸奶了。旅游旺季的时候,合作社每天能卖出十余箱酸奶。除了将有特色的畜牧产品卖给游客,嘎玛尊追桑布还在淘宝上开设了网店,将这些产品卖到了全国。

  在村里,不少乡亲都有磨了一辈子的老手艺,但手艺活儿却很少走出村庄。他的合作社,就是要一步步把当地有市场价值的产品一一整合,让它本就具备的价值在市场中变现。

  乡亲们好像明白了。很快,有许多牧民加入进来,合作社逐渐壮大起来了。

  壮大的合作社对资金有了要求。一直关注着这个项目进展情况的当地政府,这时及时出手给予资金、政策等支持,稳稳地扶住了他……

  早在2015年,在拉萨市首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的舞台上,帅气阳光的嘎玛尊追桑布唱着《劳动歌》,背着草篓在舞台上大放异彩。他以一种文艺的方式演绎着他的创业梦想,生动的解读和完整的创业构想征服了评委,荣获冠军,获得十五万元的奖励资金。他一夜成了颇有名气的创业人物。2016年3月,由西藏团委组织的首届青年农牧民创新创业总决赛,嘎玛尊追桑布又获得三等奖和最佳网络人气奖。

  今天的合作社,已是规模初具,可以分门别类进行加工、生产、制作。门面房的展示台上,特色商品依序摆放:奶渣、奶饼、奶酪;氆氇、唐卡、藏袍。厂房内,一楼,有的女工用木制织机织着藏布,还有的在用传统纺织机编织藏族特色毛毯。二楼,手工艺人正在羊皮藏袍上绣着图案。四周墙上,悬挂着各种色彩和图案的藏毯成品和工艺品。

  手工制作的传统的羊皮藏袍,由里外两层羊皮制成,边上是绣着美丽图案的丝绸。这是合作社的明星产品,普通一件价格过万,品质精致的能卖到一万三千元。它的制作者是村民白玛。白玛从小就从长辈那里学得了加工羊皮藏袍的祖传手艺,而且这手艺随着她的成长,越来越精致了,十里八村都小有名气。但之前,她只是在家里做,或是受牧民邀请上门去做,一天下来仅有二十元的手工费。她今年四十二岁了,织了小半辈子的藏袍,每天针线不离手,却没挣到多少钱。加入合作社后,白玛也是每天干活儿,半个月便能做出一件藏袍,每年的收入达四万多元。

  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村民们抑制不住地开心,也骄傲。过去这些都是自家的小玩意,经过嘎玛尊追桑布的手,竟神奇般地成了气候。

  2015年,政府又支持他扶贫项目资金一百五十万,他自己筹措三百五十万,新建了四家固定的牛奶收购牧场,拥有六十多头奶牛,并已投入了合作社的下一步建设:打造集特色商品、游牧文化、民俗歌舞于一体的现代游牧文化体验中心,把家乡变成一条独特的乡村旅游线路和一个草原上最美的乡村。

  嘎玛尊追桑布上大学时就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曾荣获中国青年涉农创业大赛全国十强、拉萨青年“五四奖章”、拉萨市城乡劳动者创业明星奖……这些荣誉都带给他激励和自信。在嘎玛尊追桑布看来,巍峨的念青唐古拉山更像是一位伟大的牧人守护着它的子民。他也愿意成为一座山,像念青唐古拉雪山一样,绽放光芒,带领乡亲们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