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砥砺奋进的五年】西藏推动文物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2017-06-09 09:40:2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文物立法执法“扎篱笆”

  文物是不可再生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实物见证,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在全面推进依法治藏的背景下,西藏文物法制建设与安全执法工作得到了新的加强。

  近年来,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条例》,使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纳入了法治化轨道。《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出台,明确了建设文物强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重要举措。各级文物部门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条例》,积极配合自治区人大法制委和教科文卫委,对世界文化遗产、自治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我们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公安、消防等部门组成文物安全专项检查组,对自治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开展检查整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形成了‘日常检查、节假日及重大活动专项检查、重大问题立即整改’的安全防范机制。”刘世忠说。

  “安全是文物工作生命线”。为推进文物安全工作稳步发展,自治区政府与各市(地)行署签订了《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并组成考评组对七市(地)行署及部分县(区)和辖区内部分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考评。针对西藏地广人稀,不少墓葬、遗址等野外文物点的安全和保护问题,西藏出台了《关于开展野外文物点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将全区246处野外文物保护单位纳入统一管理,并制定了《西藏自治区野外文物保护单位看管人员管理办法(试行)》,明确看管人员的选配条件、工作职责等,结束了西藏野外文物无人看管的历史。

  公共文化服务“换新颜”

  山南市博物馆、昌都市博物馆、西藏牦牛博物馆、张国华前线指挥所、群觉古代兵器博物馆和藏香博物馆相继建成开馆,阿里地区博物馆、林芝市博物馆主体建筑已完工……

  为满足人们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西藏博物馆网络体系逐步健全,目前已形成了以西藏博物馆为龙头,布达拉宫珍宝馆,雪城各类原状展览、清代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根敦群培专题馆和各市(地)博物馆等为主体的博物馆格局。2011年至2016年期间,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西藏博物馆共接待游客和群众1500多万人次。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推进博物馆免费开放的部署,西藏进一步提升展陈水平、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免费开放4座博物馆。‘十二五’以来,累计落实中央补助博物馆免费开放专项资金2400万元,文物保护成果进一步惠及广大群众。”刘世忠介绍。

  为了更好地发挥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打造和提升西藏文化遗产“名片”,西藏成立了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协调领导小组,各级文物单位特别是西藏博物馆、布达拉宫管理处、罗布林卡管理处等文博事业单位立足自身优势,通过组建文创产品开发公司,积极开展研发、生产、营销等各项工作,新开发生产了21类、176种文化创意产品,并借助自治区第三届藏博会、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平台,全面集中展览展销各类文化创意产品,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文物对外交流“活起来”

  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大区,西藏文物资源丰富、底蕴深厚、风格独特,蕴涵着丰富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是发挥文物资源优势与构建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内容。

  “经自治区政府和国家文物局批准,西藏文物工作积极服务全区对外开放和外事工作大局,主动加强与外国政府和民间文化组织的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物交流格局,推动西藏文化走向世界。”自治区文物局党组书记尼玛旦增说。

  自2011年以来,西藏先后参加了中央外宣办在希腊举办的“第三届中日西藏发展论坛会”;在日本和台湾地区举办了“西藏艺术大展”,参观人数近30万人次;罗布林卡管理处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北京颐和园、福建博物院分别举办了“罗布林卡文物精品展”;由自治区博物馆、深圳博物馆、布达拉宫管理处、罗布林卡管理处、林芝市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在深圳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祥云托起珠穆朗玛——藏传佛教艺术展”,反响强烈。

  如今,西藏文物部门每年配合自治区外事、外宣等部门,接待了许多重要外宾、涉外媒体记者的参观和采访。文物对外交流不仅向外界展示了西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宣传了文物保护取得的巨大成就,还有力驳斥了十四世达赖集团散布的“西藏文化毁灭论”的谎言,对于西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