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年楚河畔的古老嬗变(中)

—白朗县彭仓村老支书边巴顿珠种菜记

2017-04-21 09:23:56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王能生 王杰 张晓明 孙开远


  鞠正江也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去年他到彭仓村调研,听说援藏干部来了,村民们热情得不得了,大家高兴地同他唠起了家常。

  “你们对蔬菜发展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出来。”鞠正江问。

  “就是想扩大规模。”村民们说。

  “那你们对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有什么想法?”鞠正江又问。

  “日喀则市委书记张延清到我们村调研时,提出了发展集‘种植、采摘、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蔬菜产业,我们想试一试。”村民们回答说。

  ……

  听了村民们的话,鞠正江吓了一大跳。

  种菜、卖菜、吃菜形成蔬菜的产业链,更拓展出文化、休闲、体验、养生等功能,形成产业体系,发展文化旅游等产业链条,没想到白朗菜农已经开始萌发这样的新念头。

  鞠正江当即对村民们表示,彭仓是白朗最早的标准化蔬菜示范基地,援藏工作队一定会把它打造得更好,让它成为白朗蔬菜的一面旗帜。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山东援藏将再投入资金500万元,在彭仓村新建52座连片温室大棚、21座分散温室大棚,进一步满足群众的种植需求,同时,把彭仓蔬菜基地进行道路硬化和水渠的硬化,夯实了彭仓村蔬菜产业发展的基础。

  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使彭仓村迎来新发展。旦增欧珠是老支书的小儿子,在父亲手把手教导下,他已得到老支书的真传,成为村里一把种菜好手。

  旦增欧珠告诉记者,如果再建蔬菜大棚,他希望是高标准的玻璃温室大棚,这样不仅保暖效果好,而且使用年限久,也利于种植高品质蔬菜。

  村委会主任拉巴次仁家里有7座大棚,是村里大棚最多的。他说,走规模化发展,才能让彭仓村蔬菜产业再上新台阶,全村人都希望,有一天村里能建起一座娱乐休闲中心,真正把休闲、娱乐、旅游、观光、采摘等元素融入蔬菜产业发展中。

  规模产生效益,品牌孕育希望。20年来,白朗蔬菜产业发展走在了全区前列,也有了“全国蔬菜看寿光,西藏蔬菜看白朗”的名气。目前,白朗县蔬菜大棚达5248座,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628亩,果蔬品种达116种,申报认证无公害蔬菜品种15个,产值已突破1亿元。

  鞠正江告诉记者,下一步,援藏工作将由生产力的促进向生产关系的调整转变,从项目援藏、设备援藏、技术援藏转向引导当地形成一个完善的生产经营体系,打造高端果蔬产业,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努力把白朗建设成为“高原果蔬之乡”、“雪域休闲白朗”。

  “党建”要与种菜挂钩

  彭仓村作为白朗县有名的富裕村,不仅是蔬菜种植带来的变化,还与村里坚实的基层党建有莫大关系。

  “我们村的变化,是在边巴顿珠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开始的。”村民们告诉记者。

  “老支书是哪一年当选的?”记者问。

  “2000年。”村民们回答说。

  ……

  村民们的回答,让我们回到了世纪之交的彭仓村。那一年,边巴顿珠上任伊始就提出,村党支部要坚持“抓党建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党的建设作为核心来引领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凝聚起强大的发展力量。

  从此,彭仓村注重完善“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党员议事、民主生活会、党风廉政建设、党员一对一帮扶等制度;同时,为所有党员设岗定责,成立村民代表和老党员组成的村委监督小组……这一项项有力的措施,把村民们紧紧凝聚在党旗下,有力推动了全村蔬菜产业的发展。

  20年来,彭仓村基层党组织发挥着战斗堡垒和模范带头作用,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在基层党员的努力下,蔬菜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群众致富的重要门路、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式。

  “无论何时,有村委会在,有老支书在,我们就有干劲。”村民们说。

  26,这是彭仓村党员的数目。“这26个党员既是种植能手,更是致富能人。”老支书边巴顿珠自豪地向记者说。

  正是这26颗种子在彭仓村开花结果,让彭仓村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更加顺畅。

  仓决家6口人,主要劳力是仓决夫妻2人,由于仓决和家里一个孩子长年有病,她家成为村里有名的贫困户。

  对于仓决一家的脱贫,村委会是操心不已。仓决一家土地少,村里每年想办法给她家解决一些粮食、酥油等生活用品,时不时地,村里党员还把自家地里出产的蔬菜送一些给仓决家。

  彭仓村驻村工作队队员普赤告诉记者,村里为了帮助贫困户,想了不少办法,听说她家经济条件还可以,老支书就让她与仓决家结为亲戚。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2013年,县里扶贫农发项目给彭仓村又建了22座蔬菜大棚,经过村民大会决定,仓决家分到了2座蔬菜大棚。

  为了让仓决一家学会大棚蔬菜种植,村里党员自动排号,每天有人在仓决家蔬菜大棚里,手把手传授仓决蔬菜种植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仓决学会了种植西瓜、黄瓜、西红柿、青椒等各类品种的蔬菜,一座大棚一年收入8000多元。2016年,仓决一家顺利脱贫了。

  拉巴次仁是村里另一户贫困户,为了让他家脱贫,村委会班子也费劲了心思。每天,安排党员种菜能手到拉巴次仁家的蔬菜大棚去看看,实地了解他家的蔬菜生长情况。

  一次,看到拉巴次仁家的西瓜苗长得参差不齐,老支书边巴顿珠对他说,蔬菜大棚是咱彭仓村人的根本,只有多花心思在种菜上,我们才能走上富裕路。正是在大家的帮助下,拉巴次仁家2座温室大棚,每年收入达到2万元,他家也顺利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20年来,白朗县提出的“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思路,力促蔬菜产业发展,实现党建与经济建设互动双赢。

  2016年,白朗县顺利脱贫摘帽。白朗县县长赤列朗杰对记者说,近些年来,白朗县整合蔬菜种植业协会党支部、蔬菜种植业协会、绿色蔬菜发展有限公司和党员种植户等力量,形成“支部—协会—公司—党员”循环联动发展格局,共谋发展、共奔小康。

  20年来,联动发展格局吸引了全县3200多户农牧民参与其中,带动200多名党员种植大棚蔬菜,帮助13名困难党员脱贫致富,培养22名党员成为致富能手,发展15名蔬菜种植能手成为党员。

  这一组组数字,让我们看到了党旗的力量;这一组组数字,让我们看到彭仓的未来!

  一天的采访结束了,太阳快下山了,彭仓村蔬菜基地的大棚上站满了人,各家各户纷纷拉下棉被,为蔬菜大棚保温。

  夕阳下,这异常壮观的场景,这令人难忘的一幕,让记者仿佛看到白朗蔬菜发展的辉煌明天,看到白朗农牧民正阔步迈向富裕幸福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