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年楚河畔的古老嬗变(中)

—白朗县彭仓村老支书边巴顿珠种菜记

2017-04-21 09:23:56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王能生 王杰 张晓明 孙开远


     \

  3月,柳条轻舞,暖风轻吹,正是播种希望的季节。

  素有“西藏粮仓”美誉的年楚河畔,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农民们正忙着春耕春播。

  彭仓村,年楚河畔蔬菜种植第一村。这些天,村里人不仅忙着田里的农活,还不忘管理温室大棚里的蔬菜。

  “村里家家户户都靠种菜盖起了新房,蔬菜大棚成了村民眼里的‘宝贝疙瘩’。” 彭仓村老支书边巴顿珠发自肺腑的一番话,道出了白朗蔬菜种植20年的发展变迁——

  20年,从生产、销售的松散随意,到蔬菜专业协会的成立,再到组织化经营的不断提高,白朗蔬菜产业实现了从小打小闹到市场化经营的巨变;

  20年,从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到产量产值的连年攀升,再到规模化、产业化的必然选择,白朗蔬菜产业经历了从需求生产到规模生产的嬗变;

  20年,有多少奇迹在年楚河畔这片土地上发生,有多少故事随着年楚河水流向远方,又有多少梦想在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

  从成立协会到组织化经营

  1998年,白朗县在山东援藏干部的带领下,开始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从此,种菜、卖菜、吃菜这个产业链条开始进入普通老百姓的生产生活。

  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摆在白朗县干部面前的头等大事是:怎么让群众同县里一条心,共同推动大棚蔬菜种植?

  “可以尝试发展蔬菜协会。” 山东济南第二批援藏干部、时任白朗县委书记时文进铿锵有力地说。

  彭仓作为蔬菜种植大村,在协会成立之初就加入了蔬菜协会。

  边巴顿珠回忆说,协会成立之初,发展了80户大棚蔬菜种植户入会,经营大棚300余座。

  协会成立了,可群众不信任,怎么办?时文进大手一挥:走出去,主动服务群众,让群众真正看到协会的作用。

  巴扎乡冲堆村的边多是协会选中的第一个需要攻克的“堡垒”。

  边多,当年是村里有名的特困户,家中粮食不够吃,靠县民政局救济。

  2000年,在协会的反复劝说下,边多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自己经营了一个32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由于有山东技术员的指导,当年一个大棚纯收入就达到2万元。

  尝到了种菜的甜头,边多来了劲头,成天在大棚里琢磨起种菜技术。如今,他早已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的“土专家”。现在,他家有温室大棚7座,年纯收入超过10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攻下第一个“堡垒”,蔬菜协会开始小有名气,可要让老百姓信任蔬菜协会,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20年过去了,彭仓村村民次仁琼达至今还记得他与协会的第一次接触。那一年,次仁琼达刚开始种植蔬菜,3个大棚全种成了青椒,收获的季节到了,看着满棚长势良好的青椒,他却高兴不起来。原来,当时的道路交通运输不像现在这样便捷,他一家子卖菜根本忙不过来。

  这时,边巴顿珠老支书代表蔬菜协会找到了他。

  “是不是蔬菜卖不过来了?”边巴顿珠问。

  “是啊!正是上市的季节,可菜却卖不过来,只能眼看着菜一天天烂在菜地里。”次仁琼达说。

  “那可以找协会啊!”

  于是,边巴顿珠同蔬菜协会的人商量,组织人手,帮助次仁琼达销售青椒。仅4天时间,次仁琼达家的菜就被卖掉了一大半。

  这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让蔬菜协会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找到了蔬菜协会。

  “协会就是我们的家,有了困难就找它。”这句口号慢慢在菜农的心里扎根,蔬菜协会开始成为服务菜农的重要机构。

  由于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进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白朗县蔬菜协会得到了各方面充分肯定:2004年8月,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办公室授予“国家星火计划农村专业技术示范协会”,2006年8月国家科技部授予“星火科技先进集体”,2007年9月中国科协授予“农村专业技术示范协会”。

  20年来,蔬菜协会以“协助政府、服务产业、惠及农民”为根本宗旨,把菜农的分散生产组织起来,使农牧民联合生产共同降低市场风险,让广大菜民在市场大潮中扬帆奋进、破浪前行。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今天,白朗蔬菜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蔬菜协会的作用该如何定位?白朗县在深入思考——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品牌研发、拓展市场渠道、培育组织化农民,加强组织化、成立合作社,通过竞争合作共赢”,这就是白朗县拿出的良方。

  白朗县绿色蔬菜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旦增曲央说,白朗县积极帮助蔬菜种植专业村组建蔬菜协会,通过“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运作模式,把分散的家庭经营同县内外市场有机连接起来,不断加大市场拓展力度,使群众真正在蔬菜种植中得到实惠。

  同时,白朗县蔬菜公司还将对菜农的蔬菜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形成抢占日喀则乃至拉萨市场的合力,以此更好地服务广大蔬菜种植户。

  如今,白朗县正在积极引导群众开展“一村一品”种植。一个村甚至一个乡只种植一个品种,以利于形成白朗蔬菜产业发展的规模化、品牌化和特色化。

  彭仓村人的致富“法宝”

  走进彭仓村巴顿家的蔬菜大棚,满棚的黄瓜水灵灵的,女主人仓决正忙着采摘黄瓜,准备上市销售。

  “这一棚都是反季节蔬菜,去年底种的,3月正是收获黄瓜的季节。”巴顿告诉记者,一个大棚,仅这一茬就能卖8000元左右。

  不仅在巴顿家,在村民普琼家、边巴次仁家、旦增家……红色的西红柿、绿色的黄瓜、紫色的茄子,各式品种的蔬菜散发出诱人的味道,让人一看就口中生津。

  20年的发展,为什么彭仓村人种菜收入比别的村高?在彭仓村蹲点采访,这是记者一直想搞清楚的一件事。

  张际明是最早在彭仓村传授蔬菜种植技术的山东技术员,从与他的交谈中,记者隐约找到了事情的真相。

  2001年,彭仓村开始试种温室大棚蔬菜。经县里多次调研,2004年确定在彭仓村建设全县大棚温室蔬菜基地,由济南市第四批援藏和农发项目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在彭仓村建设大棚温室76座。

  从建棚伊始,白朗县就把彭仓村作为示范基地,把76座温室大棚纳入白朗县绿色蔬菜发展有限公司统一管理,让彭仓村村民就近在基地学习技术。

  正是这一举措,让彭仓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在示范基地打工,在技术员手把手的传授下,几年时间的耳濡目染,彭仓村人个个都学到了山东技术员的“绝活”。

  20年来,山东援藏还对蔬菜种植进行全方位扶持,通过直接补贴、苗种提供、技术支持等方式不断丰富产业援藏内涵。

  济南市第八批援藏干部、白朗县委常委、副县长鞠正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总成本在1.5元每株的西红柿苗,农民每株只需要付0.5元就可以获得,这样农民每购买一株苗就能省1块钱。这些钱全部由山东援藏资金补贴,一年就需要投入补贴60多万元。”

  如今的彭仓村,是家家有温室、户户有大棚,全村也通过蔬菜种植,成为白朗县第一个“万元村”。

  20年的发展,不仅造就了彭仓一个 “万元村”的美名,更培养出一群技术出色的藏族菜农。手里掌握着技术,脚踩着年楚河畔肥沃的土地,让彭仓村人敢于向“规模”要“效益”。

  边巴顿珠说,他听说嘎东镇马义村已经有种植大户,承包温室大棚59座,年收入几十万元,这让全村人都有了急迫感。

  村民们也说,单打独斗地出去卖菜,老卖不起价,还不利于白朗蔬菜品牌的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