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年楚河畔的古老嬗变(上)

——白朗县彭仓村老支书边巴顿珠种菜记

2017-04-20 13:59:33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王能生 张晓明 王杰 孙开远


\
村民旦增家种植的黄瓜发生了病虫害,彭仓村老支书边巴顿珠(左)前来指导如何消除病虫害。记者 张晓明 王杰 孙开远 摄

  1998年,白朗县依托山东援藏机遇,作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发展蔬菜产业的决定。20年来,白朗蔬菜产业一路披荆斩棘、攻坚克难,朝着标准化、规范化、生态化方向阔步迈进,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这是思想嬗变的20年:从要我种到我要种,从不肯种到抢着种,从不会种到家家种,白朗人不断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在年楚河畔写下思想解放的崭新篇章;

  这是砥砺奋进的20年: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低水平到智能化,白朗战胜种种困难和挫折,栉风沐雨、励精图治,实现了蔬菜产业在高原高寒地区零的突破;

  这是蓬勃发展的20年:2016年,白朗蔬菜大棚达到5428座,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628亩,约占全县可耕地面积的1.28%,但经济效益却占到了农牧业总量的41%以上,富裕起来的群众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

  3月。白朗。彭仓。柳树刚刚发芽,鹅黄中透出绿意;年楚河由东向西,缓缓穿过古老的村庄;暖风轻拂,把春天的讯息带到田间地头。

  带着好奇、兴奋与崇敬,记者住进了海拔3890米、有着48户364人的白朗县巴扎乡彭仓村,对这个白朗县第一个发展蔬菜大棚的小村庄进行蹲点采访,聆听村支部书记边巴顿珠带领群众种菜致富的感人故事,探寻20年来白朗蔬菜产业筚路蓝缕的发展奇迹。

  从“不肯种”到“抢着种”

  3月23日,上午9点,太阳刚出来不久,在彭仓村北边的蔬菜大棚基地,69岁的边巴顿珠熟练地拉起自家3个蔬菜大棚上的棉被。几乎同时,村民们也都忙着拉起大棚上的棉被,好让阳光照进来,给大棚升温。一家家、一户户,场景蔚为壮观。到了中午,村民们又要打开通风口,给大棚散热;傍晚,还要把早上拉起的棉被重新放下来,给大棚保温。

  这是边巴顿珠老支书多年来的生活习惯,是每天的“规定动作”,也是彭仓村村民的自觉行动,除了雨雪天气,每天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间断。

  这个习惯的养成,彭仓人用了整整20年。

  当初,别说把蔬菜大棚当个宝,就是提起种菜,不少人竟然不知道蔬菜为何物,更别说种菜了。

  20年过去了,边巴顿珠至今清楚地记得,从山东来的技术员张际明是如何开导彭仓村村民种菜的——

  “我们祖祖辈辈都没种过蔬菜,干嘛要让我们种菜?”村民们不满地问。

  “咱们村穷,种菜可以挖掉穷根,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张际明说。

  “青稞种少了,那以后牛羊饲料从哪里来?”村民们又问。

  “卖菜有了钱就可以买饲料呀,种的菜还可以自己吃。”张际明解释说。

  “种菜真的能赚钱吗?”村民们又问。

  “当然能,山东就有好多人种菜致富了,这是我亲身经历的。”张际明笑着回答说。

  ……

  这看似简单的一问一答,却在不经意间,拉开了白朗农牧业结构调整的序幕,奏响了彭仓人思想解放的乐章,开启了彭仓村由穷变富的小康之路。

  但在当时,群众陈旧的思想藩篱却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打破的,落后的思想观念使村民们仍然固守着传统的种植模式不想改变,怎么办?

  山东第二批援藏干部、时任白朗县县委书记的时文进心里非常着急,为了让群众种菜,他带领县乡干部走村串户,不厌其烦地做大家思想工作——

  “虽然到1998年咱们白朗县粮食生产连续10年获得了丰收,但是农产品结构单一、青稞价格低,不能满足群众增收需求。因此,1998年,县里作出调整农牧业种植结构、发展蔬菜产业的决定,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富起来。白朗有着独特的气候条件,土质好、水质好,交通便利,204省道穿村而过,离日喀则、江孜又近,有着良好的种菜基础,种蔬菜前景广阔”。

  听了县委书记时文进的一番话,边巴顿珠敏锐地感觉到,一个彭仓人从未接触过的新兴产业即将在白朗兴起,彭仓人只有抓住机遇发展蔬菜产业,才能从根本上脱贫致富。

  于是,作为村支书的边巴顿珠,开始一户户地找村民聊天谈心做工作,但村民们并不理解和支持,反而有人从中作梗。有一次,他到村民家做工作时,有村民趁乱朝他扔石头,砸在他的后背上,钻心地疼。村民们说:“吃糌粑、牛羊肉很好,我们不需要种菜。”

  但边巴顿珠没有放弃,“扔石头也要种蔬菜!”他反复给村委会成员做思想工作,再由村委会成员分头做村民工作。经过不懈努力,村民们终于答应在县蔬菜公司山东技术员的示范大棚里学种菜技术。

  可问题又来了。2001年,县里计划在彭仓村70座蔬菜大棚的基础上,扩大蔬菜种植面积,这一举措本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群众增收,但没想到村民们抵触情绪非常大:“光种蔬菜,我们以后就不吃糌粑了吗?”

  面对群众的疑惑不解,边巴顿珠劝慰大家说:“我们既种青稞,也种蔬菜,青稞用来吃,蔬菜用来卖钱,只要我们种好菜,就能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经过他的说服,群众的不满情绪渐渐平复了。

  陈旧的思想观念,在一次次激烈碰撞之后,慢慢得到转变,但白朗蔬菜产业的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为了带动更多群众增收,山东第三批援藏干部争取资金,在巴扎乡建起蔬菜大棚,准备引进内地技术人员进藏承包大棚,走市场化发展的路子,但却遭到反对,大棚遭到毁坏,技术人员也被辞退。

  还要不要再建大棚?还要不要再种蔬菜?白朗蔬菜产业再次面临发展困境。

  在举步维艰的情况下,济南援藏干部们给济南市委领导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陈述种菜对发展白朗经济、促进群众增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济南市委常委会当即作出决定:继续在白朗发展蔬菜产业,坚持原先路线不变。

  20年过去了,当年的决策被牢牢铸刻在历史的里程碑上,反衬着一条崭新道路的艰辛与坎坷,在经受一次次挫折之后,白朗蔬菜产业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从1998年起,在技术员们的示范带动下,彭仓蔬菜种植业开始蹒跚起步,一座座土坯蔬菜大棚拔地而起,在年初河畔、在来阿山下,铸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从1998年起,彭仓人在老支书边巴顿珠的带领下,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历程,3年后,到2001年,彭仓蔬菜大棚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到70座;

  从1998年起,边巴顿珠开始规范地学习种菜技术,并拥有了自己的2座蔬菜大棚,成为白朗“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20年是一段漫长的历程,20年党的惠民政策泽被各族群众,它不仅改写了彭仓的历史,也改变了彭仓人的命运,在见到种菜带来的巨大效益之后,彭仓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丹增以前一直在外地打工,一年收入仅3000-4000元,但他却不愿意回家种菜,他认为,在家种菜还不如种青稞。边巴顿珠就拿自己和村民种菜致富的例子开导他,引导他转变观念,回家种菜。在他的劝说下,2004年,丹增种了2座大棚,收入1.6万元,家中年收入也达到了3万元,2016年脱了贫。

  “感谢党的好政策,也多亏了老支书,要不是党的好政策、要不是老支书,我到现在脑子还转不过弯来,家里也还是贫困户,日子也没有现在过得好。”丹增逢人便说。

  彭仓村村民达娃普赤,以前家中只种青稞,几乎没有什么现金收入。边巴顿珠动员鼓励她种大棚蔬菜。达娃普赤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家有27亩地,以前种青稞,除了留作种子和口粮,最多一年收入2万多元。而现在,她家的3个蔬菜大棚,才2.4亩,但年收入就有2.4万元,比较效益是青稞收入的10倍以上。

  “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是党的好政策让我走上富裕路,是老支书带大家种菜改变了我的看法,我会一直种下去的。”达娃普赤笑着对记者说。

  “以前不肯种、现在抢着种,这是彭仓人思想观念的最大变化,是白朗县20年来发展蔬菜产业的最大收获,更是党的惠民政策在西藏的成功实践。”白朗县县委书记陈昊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