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西藏“非遗”生产性保护实现双赢

2017-04-19 15:46:59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周健伟 张利民 张宸 王沁鸥


  经济杠杆激发传承内生动力

  杰德秀镇的边巴卓嘎是附近织氆氇村民的小组长。在她眼中,组员们一年以来的技术进步非常大。

  虽然被誉为“氆氇之邦”,但杰德秀镇群众织出的氆氇起初并不能满足项目组的要求。

  “很多组员织的布料不够密,项目组把这些残次品全部回收,并且照给工钱,这对我们的激励很大。”边巴卓嘎说,“一开始我每天都要去各个组员家检查,纠正技术。现在几乎已经不会出现废品了。”

  在山南市的试点,通过项目改善“非遗”技术的群众不在少数。53岁的达娃卓嘎拿出几年前织的藏毯“卡垫”跟加入项目后织成的对比,后者的图案明显更加复杂,针脚也更细密。

  珞巴族服饰传承人亚依则为一度濒危的技艺得到推广而高兴。项目启动4年多来,掌握珞巴族服饰制作技艺的人,由亚依1人变成了现在的17人。

  专家组在才召村建起米林珞巴族服饰工坊,鼓励年轻人学习珞巴族织布技艺。据测算,产品对接市场后,熟练的手工艺人每月能有七八千元的稳定收入,吸引了很多年轻人。

  经过长时间反复试错,很多才召村群众都熟悉掌握了珞巴服饰的配色、编织以及成品制作加工等工序,创造出大量带有珞巴族传统文化血脉的新作品。记者在米林珞巴族服饰工坊看到,村民规范、整理、恢复传统配色图案有几十种,每个图案都有不同的设计产品,产品简洁、大气,颇有知名品牌的雏形。

  “对‘非遗’的保护,首要是对传承人及其技艺的保护。”盖宏睿说,“有高端文化消费市场的需求,传承人的技艺会越来越精湛。当产品打开销路后,经济杠杆激发了传承人的创作积极性,也就激发了‘非遗’传承的内生动力,这种生产性保护是长久的、可持续的。”

  现在,林芝市朗县金东传统造纸从濒临失传发展成为受知名企业欢迎的版画纸;山南市杰德秀镇及周边乡镇的许多手工艺人,选择返乡从事藏毯、藏被、氆氇等传统产品的家庭化生产。

  49岁的边巴去年放弃了自己承包的建筑队,回到位于山南市贡嘎县朗杰学乡的家中,专心织藏被。从小学做裁缝的他表示,现在不仅收入令人满意,项目组提供的条件也让他能放开手脚“搞创作”。

  “非遗”传承实现家门口增收致富

  在山南市的项目办公室,工作人员正在给卓嘎等姐妹们算一笔账:一卷宽20厘米、长13米的细氆氇,10天左右即可织完,每米最多可以领90元工钱。材料全部由项目组提供,羊毛质量也比群众自己买来的要好。

  “等于我们自己不用承担任何成本,织了布就能赚钱!”卓嘎高兴地说。

  “去年我一下挣了2万多元,跟丈夫出去打工挣的差不多。”真巴村群众乔德吉高兴地说,“以前,家里5口人靠着20多亩地生活。家里的重担全部压在丈夫肩上,既心疼他又埋怨自己的无能。”

  乔德吉的婆婆乔拉姆,今年也在儿媳的吸引下加入了项目。她和村里的妇女们坐在宽敞明亮的工坊内,一边拉着家常,一边在布料上绣着图案。

  目前,真巴村有39名妇女和乔德吉婆媳俩一样,在家门口加工特色围巾,足不出户就有可观经济收入。

  织藏被的边巴回到家中,则主要出于安全考虑。从前建筑队生意好时,他一年可以赚十多万元,但每天早出晚归,还要为工地、工人的安危操心,钱赚得并不踏实。

  现在,他不到20天就能缝制一条藏被,一个月能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比出去挣钱更稳定、更体面,还能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庭。”边巴说。

  “按照规划,未来两年仅杰德秀镇就会有3000余名群众靠传统手工艺‘精准脱贫’。”山南市政府驻项目负责人冀卫军说,“项目组还在人口较为集中的扎塘镇规划了可容纳1500人同时工作的藏族服饰工坊,可带动2万余名群众依靠传统手工技艺脱贫致富。”

  “对于西藏‘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来说,这个项目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西藏自治区文化厅非遗处有关负责人说,“通过经济手段让更多的群众有意愿学习技艺,这符合文化传承要求。如果能够长期稳定地在海外市场销售,这绝对是一条文化创新发展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