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2017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7-02-13 11:15:11   来源:西藏日报   


\  
1月10日上午,西藏自治区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在拉萨隆重开幕。洛桑江村代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记者 洛桑 旦增 摄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6年工作回顾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援下,在西藏自治区党委坚强领导下,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和“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重要指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西藏自治区第八次、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拓展深化“663”发展思路,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2016年,预计西藏生产总值达1148亿元、增长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10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7亿元、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206亿元、增长17.4%,支出突破1600亿元、增长1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75元、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16元、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2.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突出两个基础,农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迈入新阶段

  农牧业基础不断夯实。落实支农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和科技推广力度,支农投入比2012年增长53%,实现农牧业增产增效增收。推广“藏青2000”等农作物新品种177万亩,畜种改良39.7万头。粮食产量达102.7万吨,蔬菜产量87.3万吨,肉奶产量68.3万吨。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6076家、增长34.9%,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33.3亿元、增长47.4%。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率达42%,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现代农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基础设施实现重大突破。强力推动公路交通建设,米林至巴宜高等级公路建成,拉萨至林芝、日喀则机场至桑珠孜区、贡嘎机场至泽当高等级公路即将建成,拉萨市环城路基本建成,在建和建成的高等级公路739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8.25万公里。

  2013年以来,累计投资896亿元、新增公路1.7万公里。拉日铁路运营良好,拉林铁路累计完成投资107亿元。国内外航线达71条,通航城市41个。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网基本形成,群众出行更加便利、商贸流通更加便捷。藏木、多布、果多水电站和旁多水利枢纽投入运营,拉洛水利枢纽提前截流。电力总装机容量达265万千瓦,四年增长1.3倍。建成川藏电网联网工程。外送电力8.24亿千瓦时、增长1.5倍,首次实现净外送电力2亿千瓦时。行政村移动信号全覆盖,通宽带率83.8%。建成拉萨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西藏防抗灾能力显著提升。全面启动23个西藏自治区级特色小镇建设。经过不懈努力,四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00亿元,有效破解了长期制约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综合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二、突出两个重点,特色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大力推动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21个农畜产品获国际国内金奖。天然饮用水销量60多万吨、增长41%,“5100”等多个品牌矿泉水获国际金奖,“西藏好水”走出高原、走向全国。拉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园和藏青工业园发展取得新成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67亿元、增长12%。全面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全年接待游客2315万人次、总收入330亿元,分别增长14.7%和17%,10多万农牧民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深入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累计完成投资84亿元。严格土地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严格重大工程项目环境监管,严格实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西藏自治区政府“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三高”企业和项目零审批、零引进。全面实施“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植树造林83.8万亩。推进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制改革。广泛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活动,西藏自治区级生态县达7个、生态乡镇128个、生态村1296个。我们美丽的西藏,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洁净。

  三、突出两个保障,民生改善和基本公共服务有了新提升

  民生保障改善有力。城镇新增就业5万余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转移农牧区富余劳动力110万人次。公益性岗位达28725个,四年增长86%。“双集中”人员达1.96万人。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各项社会保险参保300万人次。完成农村饮水水源地保护项目1000个,七地市所在地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那曲、阿里供暖工程投入使用,建成保障性住房3.4万套,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基层干部职工办公住房条件显著改善。“4·25”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扎实推进,投资完成70.92亿元。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新建双语幼儿园442所,改扩建基础教育学校234所。16个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实施乡村教师建设“五大工程”。农牧民子女高考录取率达75.4%。文化事业繁荣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达412个。《六弦情缘》等一批文艺精品获国家级奖项。文物保护投入7.7亿元,完成916处文物单位、12万件文物身份证建设。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5.21%和96.32%。卫生事业快速发展,西藏自治区妇产儿童医院开工建设,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完工,那曲西部医疗卫生中心在班戈县建成,新建县级藏医院10个。乡镇卫生院藏医药覆盖率达89%,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2%。全民健身、群众体育蓬勃开展。

  脱贫攻坚首战告捷。统筹整合资金85.2亿元,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突出重点、精准扶贫。开工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376个,易地扶贫搬迁7.7万人。实施产业扶贫项目528个。订单定向培训4.9万人,实现转移就业3.4万人。安排生态保护岗位50万个。有效衔接扶贫开发政策与农村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启动实施水电路讯网、教科文卫保“十项提升”工程。10个县(区)、1008个贫困村具备摘帽条件,13万人精准脱贫。

  四、突出两个动力,改革开放和对口支援实现新突破

  改革不断深化。稳步推进社会治理、司法体制、行政审批、财税金融、国资国企、农业农村、资源环境、土地管理等重点领域改革。公布政府权责清单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取消行政许可22项,累计下放审批权限686项。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全面落地,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全面完成。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财政资金拨付由“层层转”变为“直通车”。西藏“1+6”农村改革试验工作进展顺利。营改增、商事制度、供销社综合改革不断推进。央企属地化取得实质性进展,注册企业达60多家。非公经济主体达18.3万户,从业人员109万人。

  开放不断扩大。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成功举办第三届藏博会,签约项目146个,协议资金1084.3亿元、比上届增长43.3%,“人间圣地·天上西藏”品牌深入人心、影响广泛,藏博会已成为西藏开放发展的新平台。首列粤藏中南亚班列开通运营,开辟了广东西藏尼泊尔公铁联运新通道。喜马拉雅航空公司完成组建并投入运营,开启了西藏航空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新航程。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加快推进。外贸进出口回稳向好。

  援藏工作不断提升。积极主动与中央国家机关和对口支援省市、中央企业沟通衔接,成功召开对口援藏工作座谈会38个,落实项目1144个、资金253亿元,增加规划外资金55亿元。坚持80%的援藏资金投向基层和民生,投入38.3亿元、完成项目433个。第八批1562名优秀援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藏工作,为西藏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强大动力。鲁朗国际旅游小镇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新标志,成为民族团结协作发展新典范。

  金融撬动不断强化。四年来,我们强力推动金融撬动战略,创新投融资体制,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保障作用更加突出。金融业增加值100亿元、增长46%,占西藏生产总值的9%。年末各项贷款余额突破3000亿元、增长43.5%,中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翻一番。金融机构不断壮大,西藏银行业机构达679个,各级保险机构62个,成立首家地方财险公司和首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本市场发展实现重大突破,首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5.8亿元,高争民爆等3家企业成功上市,14家A股上市公司市值超过1500亿元。保险业经济补偿作用明显增强。

  五、突出两个支撑,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取得新成就

  科技创新稳步推进。大力实施八大科技专项。加强农作物新品种选育,青稞、牦牛国家重点实验室挂牌建设,建立种质资源扩繁基地19万亩。加快藏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自然科学博物馆开馆运营。建成众创空间5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3个,搭建了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新平台。拉萨科技孵化器建设稳步推进,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落户拉萨。藏博会首开青年创新创业发展论坛,一大批城乡青年成为“双创”主体。

  人才工作不断加强。1123名组团式援藏医务人员和教师奉献边疆,创新了人才援藏模式。建成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入选国家“万人计划”6人、国家创新推进人才计划2人,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创新奖1人,选拔西藏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23名。“西藏特培”工作扎实推进。建成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出台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评定办法,鼓励各类人才服务基层干事创业。

  六、突出两个基石,民族团结和社会治理呈现新局面

  民族团结更加巩固。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大力推动民族团结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学校、进寺庙、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召开区地县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西藏自治区表彰150个先进集体、210名先进个人。投入6.2亿元,实施兴边富民项目304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加快发展。巩固发展了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好局面。

  宗教实现和睦和顺。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有力维护了正常宗教秩序,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全面落实利寺惠僧政策,寺庙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深入开展和谐模范寺庙和爱国守法先进僧尼创建评选活动。十一世班禅坐床20周年庆典、时轮金刚灌顶法会等大型宗教佛事活动安全有序。广大僧尼爱国爱教、遵规守法意识普遍增强。宗教和睦、佛事和顺、寺庙和谐。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旗帜鲜明反对分裂,坚决打击达赖集团各种分裂破坏活动。全面落实十项维稳措施,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效推进。实有人口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兴媒体管理不断规范。食品药品监管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妥善排查调处化解矛盾纠纷,专项整治发展环境,实现了重大项目建设零事故、征地拆迁零上访。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明显,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西藏社会大局进入持续和谐稳定新阶段。

  各位代表:

  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治藏方略,坚决贯彻落实西藏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科学把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创新实施“663”发展思路,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真抓实干、精准发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四年来创新发展的艰辛拼搏和实干兴藏的生动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

  稳定是第一责任。维护西藏稳定,事关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事关边防巩固和人民安居乐业,事关中华民族核心利益。我们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硬任务和第一责任,全面落实各项维稳措施,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持了社会局势持续和谐稳定。正是有了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小康建设才有了坚强保障。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做好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原则,也是推动西藏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方法论。

  发展是第一要务。缩短发展差距,追赶全国步伐,要靠加快发展。我们积极争取中央投资,千方百计激活社会投资和民间投资,强力推动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破解发展瓶颈,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内生动力。只有牢固树立发展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的思想,才能补齐短板,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民生是第一导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百姓过好日子,每年将70%以上财力投向民生,四年实现翻一番。全力办好民生实事。率先实现十五年免费教育,率先实现“双集中”,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均等化,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只有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补上教育短板,摘掉缺医少药帽子,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才能确保各族群众生活更加幸福。民生阳光普照雪域高原,西藏各族人民更加心向我们伟大的党、心向我们伟大的祖国!

  生态是第一红线。最美丽的蓝天、最圣洁的雪山、最干净的空气、最纯净的水源,这是我们西藏最靓丽的名片,已成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结合点,成为永续发展的支撑点。我们不断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以坚决的态度、严格的制度、有力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只有牢固树立“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冰山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强化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职责,保护好雪域高原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才能发挥生态资源的最大优势,才能挖掘生态特色的最大潜力,才能体现生态保护的最大价值。

  各位代表:

  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无私援助的结果,是西藏自治区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向西藏各族人民,向全国人民特别是对口支援省市、中央国家机关和中央骨干企业,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向驻藏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政法干警,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产业支撑能力弱,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补短板的任务繁重;投资联动作用不强,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社会大局稳中有风险、稳中有隐患,反分裂斗争和维稳形势仍然尖锐复杂。政府自身建设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我们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