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环保专家走进三江源 考察“中华水塔”水质生态

2017-08-21 09:46:26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余俊杰


  原标题:环保部专家走进青海三江源 考察“中华水塔”水质生态

  日前,第二届“寻找中国好水”大型环保行动在青海省玉树州三江源地区启动。此次活动由环保部直属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环境与生活》杂志共同发起,对三江源区域生态保护、水质监测、环境综合整治和高原地区生活垃圾处置等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希望借此引起公众关注,促进全社会重视保护水源地。

  青海三江源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发源地,有“中华水塔”的美誉,总面积30.25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全省面积的43%。三江源保护区既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还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敏感。

  此次大型环保行动通过权威科学机构和专家调研检测等形式,对三江源水源地的水质和生态情况进行科学评估。调研专家组成员包括了环保部华南环科所副所长刘晓文、长江水资源保护研究所处长尹炜、国家质检总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技术负责人李坤威、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洪和环保部华南环科所研究员魏东洋等。

  通过与青海当地政府人员(环保、水利、林业等部门)座谈,专家了解并收集了三江源的相关规划、保护工作进展以及辖区的经济、社会等数据。11日至14日,专家组走访了玉树州巴曲河省控水质监测站和通天河国控断面,并分别对囊谦县的白扎林场和曲麻莱县的白底沟生态修复区进行了生态考察,采集了当地澜沧江和黄河源头的水样供实验室深入分析。

  据了解,早在2000年3月21日,国家林业局、中科院和青海省政府就联合召开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可行性研讨会”,会议认为“中华水塔”面临严重威胁,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的一大战略任务,刻不容缓。青海省政府经过调研,于2000年5月批准建立三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该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随后,青海省启动禁牧减畜、人工草补播、草原有害生物防控等生态工程,当地近10万名牧民搬离草原,超过70万户农牧民主动减少了牲畜养殖数量。青海还实施了三江源一期、二期工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三江源地区生态退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

  今年8月1日,我国首部国家公园条例——《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开始施行,该条例禁止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内进行采矿、砍伐、狩猎、捕捞、开垦等活动。青海省坚持生态先行,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取消对三江源地区GDP的绩效考核,将全省近1/3的国土纳入工业禁止开发区域,对发生重大生态环境破坏和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地区和单位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