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群策群力 守护三江源地区精神家园

——记三江源地区民族传统村落保护行动

2017-08-18 13:46:46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牛锐


 
  打造体验区、示范区,为实现整体保护探索经验
 
  在中国民族传统村落三江源(拉司通)峰会期间,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三江源地区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科研实践示范区正式建立,此举标志着三江源地区民族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了解,称多县于2016年成立了由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领导共20多人组成的工作组,对称多县近50个传统村落进行摸底调研,最终筛选出23个具有保护利用价值的传统村落纳入首批三江源地区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科研实践示范区。
 
  目前,称多县已经与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藏式建筑专业委员会签订科研合同,共同开展称多县通天河流域传统村落保护基础资料信息库建设、称多县通天河流域传统村落调查研究,以期为三江源地区民族传统村落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及理论依据。
 
  “三江源地区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具有重要意义,人居环境的保护发展同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是该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建立示范区,有助于做好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利用工作,将生态、文化、民生相结合作为重要模式加以实践。”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秘书长杨东生说。
 
  打造样板,先行先试。今年初,由玉树州住建局、州文联、玉树州藏族古建筑业协会共同打造的玉树通天河古村落生活体验区在玉树市仲达乡仲达仓古村揭牌。通天河是长江源头干流河段,目前,已经有22个通天河流域传统村落被建设成生活体验区。
 
  “美丽古朴的传统村落拥有大量传统民居,这里曾经是我们温暖的家、心灵的港湾。我们建设玉树通天河古村落生活体验区,主要是为了把通天河流域的传统村落保护起来,把传统村落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下去,让当地居民和游客认识到保护传统村落的价值和意义,进而主动参与保护行动。”玉树州文联主席彭措达哇说。
 
  全盘布局,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藏族老人德庆巴姆的家在称多县尕多乡布由村。村里过去有30多户人家,如今只有德庆巴姆一家人留在这里。
 
  布由村坐落在深山河谷地带,前依长江,后枕巴拉神山,虽然美如仙境,但是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为了享受更便捷的现代生活,村民们纷纷搬迁,只留下一幢幢石砌的老宅与山水相伴。可是德庆巴姆舍不得走,因为她肩负着守护布由加国古楼的庄严使命。
 
  “我的妈妈告诉我,这房子是祖先留下的,要守好它。”手持转经筒,德庆巴姆站在阳光下久久凝望古楼。
 
  布由加国,是一个藏语音译词,“布由”是地名,“加国”为家族姓氏。布由加国古楼是典型的元代石木框架结构藏式古建筑,总面积600多平方米,共有3层48间房屋,功能区分清楚、结构完整,是玉树民居的典范。从古楼的布局来看,三楼是贵族居所,即房主生活、居住、会客的主要场所;二楼是保护家族的部队住所,有瞭望口、射击口、武器库等;一楼是仆人和雇工住所,此外还有马厩、牛羊圈、茶库、磨坊等。有学者推断,古楼的主人是一位声名显赫的贵族。
 
  2013年,布由加国古楼被列为青海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称多县在2016年协调100万元资金,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实施最小干预”的原则,对古楼进行保护修缮,今年又争取了300万元资金对古楼进行更为科学的保护。2017年,布由加国古楼入选首批三江源地区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科研实践示范区、玉树通天河古村落生活体验区,古楼的命运及德庆巴姆一家人的生活状况有望由此彻底改变。
 
  “三江源地区民族传统村落保护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重视指导,离不开本土村民的文化自觉与情怀,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我们要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解决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问题,在保护中发展。”玉树州副州长马铁峰说。
 
  整体保护,规划先行。青海省住建厅副巡视员王跃飞认为,要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了解基层需求、聆听百姓呼声,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整体规划,分类施策。对于人去楼空的传统村落,作为文化遗产保持原状;对于仍有人居住的村落,实现活态保护。“三江源地区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一要靠政策,二要靠科学。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和发展。”王跃飞说。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和传统村落保护的关系尤为重要。”在国家民委经济司副巡视员王海青看来,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处。“二者都是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中华文化多样性。在保护过程中,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决筑牢生态屏障,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为在传统村落中成长起来的玉树人,玉树州藏族古建筑业协会会长尼玛有一个梦想:有朝一日,三江源地区民族传统村落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得到更好的保护。“这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需要更多的人共同关注。”尼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