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青海长江源村村民的幸福生活

2017-06-21 09:55:25   来源:中新网   作者:孙睿 李皓


  走进格尔木市南郊的长江源村时,阴霾的天空终于露出了一片湛蓝,金色的阳光瀑布般泼洒在这片藏族风格浓郁的建筑群上——一排排装饰着藏族传统图案的平房仿佛镀上了亮丽的釉彩;汉藏合璧的照壁上“民族团结,构建和谐”几个大字格外醒目;照壁后面,是长江源村小学,宽敞明亮的教室中传来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这里是长江源区最大的移民安置点,村民们全部是十几年前从唐古拉山镇(当年叫唐古拉山乡)搬迁到格尔木的。

  唐古拉山镇距格尔木市四百多公里,那里不仅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核心保护区,还是长江的发源地,唐古拉山镇因此被称为长江源头第一镇。

  村民闹布桑周清晰地记得十几年前家乡的模样:“唐古拉山镇气候恶劣,老百姓的生活很艰难。那时不少村民的草场已经有了退化的迹象,牧草不够用了,为了养活牛羊,不少村民只得四处买草。”为了保护长江源头的生态安全,更是为了提高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质量,2004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对唐古拉山镇的牧民群众实现生态搬迁。

  “在不少牧民的心目中,草场和牛羊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没有了牛羊和草场,他们不知道往后的日子要怎么过。”闹布桑周说。

  看到这种情况,政府工作人员,一顶帐篷一帐篷地给牧民做工作,耐心地给牧民讲政策。为了早日消除牧民的后顾之忧,有关部门还组织牧民代表到格尔木参观在建的生态移民村。60平方米的村舍和两百多平方米的配套院落,让牧民们既惊喜又兴奋。

  看到政府制定了那么多的好政策,不少牧民心动了。“我们家是第一批搬迁到格尔木的,保护长江源是国家发展大计,我们理应支持。”闹布桑周说。

  就这样,唐古拉山镇6个牧业社128户420名牧民搬到了长江源村。

  定居生活给牧民生活带来的便利,很快就体现在了他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面。“孩子上学方便了。小学就在家门口,中学就到格尔木市的民族中学。老人就医也很便利,从村口打车要不了二十分钟就能到医院。”闹布桑周说,生态移民政策不仅提高了牧民的生活质量,还解决了牧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60岁的格拉是一个残疾人,十几年前,他的家住在沱沱河边,当年他家一头牛也没有,除了政府的补助,每个月家里的收入只有开心岭煤矿打零工挣到的300元钱。

  “日子过得不如人啊!”格拉说,搬到长江源村后,政府每年都会按规定给他发放草场补偿费,仅这笔钱就足够一家人开销了。

  可是,搬迁牧民仅靠政府补助过日子,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帮助他们掌握就业技能,依靠格尔木市的就业优势,让村民们尽早融入城市生活,才是工作的重点。这几年,在政府的帮助下,长江源村先后办起了藏毯厂和手工制品加工厂,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长江源村紧靠109国道,交通便利,村民外出创业十分方便。针对这一情况,2008年,格尔木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帮助村民考驾照搞运输的惠民政策。

  44岁的闹布才仁是长江源村第一批拿上驾照的村民,拿到驾照后,他就买了一辆翻斗车,给沱沱河附近的一个建筑工地拉建筑材料,工作虽然辛苦了点,可是收益却大的出乎了他的意料。

  “我两年就收回了翻斗车的成本。只要人肯干,就不愁挣不上钱。”闹布才仁说,如今,长江源村近三分之一的村民拿上了驾照,吃上了“运输饭。”

  移民搬迁给长江源村村民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还有村民思想意识的改变。

  “没搬迁时,我们社外出打工的人很少,经济收入几乎全靠放牛。”村民索南说。“刚搬到格尔木时,很多人连汉话都不怎么会说,出了门就像‘傻子’。”

  为了帮助村民外出就业,格尔木市委市政府真是没有少下功夫,找就业项目,培养就业技能,开展就业培训……在政府的组织下,长江源村总算是走出了第一个餐饮服务员、第一个出租车驾驶员、第一个可可西里巡山队员……

  “我们不能总是靠国家,靠生态补偿款过日子,只有走出去才能挣上钱,才能过上好日子。”索南说。

  只有走出去才会有发展,才能有际遇,如今已经成为了长江源村村民的共识。闹布桑周是长江源村第一个盖起了小二楼的人。

  “搬到格尔木后,我就开始做贩卖牛羊的生意,后来又做起了虫草生意,没让自己闲一天。”闹布桑周说。

  我们惊叹于闹布桑周家的那份安逸和舒适。做工精美的藏式沙发围墙而立,茶几上摆放着北京稻香村的点心和藏族家庭传统的酥油茶,水晶吊灯熠熠生辉,地暖让整个房间温暖如春,这是一个普通生态移民的生活现状。

  拉南才仁的父亲说:“我们村仅靠着109国道,过往的司机多,我们看到了有钱赚,去年就在村口开了这家茶馆,供司机们打尖休息,生意好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