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为了心中那一抹碧水蓝天

——四名青年骑行进藏记

2016-08-11 09:20:16   来源:新华网西藏频道   作者:刘洪明、黄兴


  骑行2000余公里,翻越红拉雪山、色季拉山等13座有名字的大山,“骑行滇藏”的四名青年7月初从云南大理启程,近日到达终点站拉萨。他们坚信“胸怀梦想,挑战自我”,只为心中那一抹碧水蓝天。

  高倚天、鲁晓晓、刘涛、黄珏炜,四人中有80后也有90后。四人骑行途中通过环保宣传、签名、团队分享等多种形式,传播绿色发展、低碳出行的理念。

  “经过3个月的训练准备,我们7月3号启程,一路经历了暴雨浇灌、饥饿、自行车出状况、受伤、拉肚子等种种状况,最终在团队成员的一起努力坚持下走到了最后,也完成了挑战自我的梦想。”主力骑手高倚天说,年轻人应尽自己的能力为国家和地球的环保做点事。

  去年底,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召开,为期12天,全球一百九十多个国家的首脑和非营利组织代表3万余人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决议提出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

  “呵护地球健康,倡导绿色发展是世界人民应尽的义务。”高倚天说。在我国,有很多环保公益类社团组织,作为常州“棵林”(Co-link)环保社团发起人之一的高倚天带领青年人为人们做了示范。“棵林”是高海纯、高倚天、吴玉涵等中学生于2010年共同发起的非营利性环保组织,经常州市民政局注册备案批准。这一社团近年来不断通过自己向家人、同学等周围人倡导低碳生活,还经常到中学、小学、企业做宣传活动。

  棵林环保社团“骑行滇藏”公益活动得到了企业的赞助。他们沿途发放宣传册,在住宿及吃饭的地方放置宣传资料,开展低碳签名,沿途还征集到两位志愿者与他们一同骑行到拉萨。

  “我和同伴在昌都邦达遇见了他们四个人,在停车聊天时了解到他们的想法,觉得很好,7月21号决定加入一起骑行。”来自广东肇庆、沿川藏线骑行的吕锐波告诉记者,通过年轻人特有的方式参与环保,让更多人知晓并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是一种时尚。

  夏日的西藏东南部雪盖山顶颇为常见,雨多路险,塌方和泥石流随处可见,不论是滇藏线还是川藏线,都“埋伏”着危险。说起最惊险的一幕,你一言我一语,记者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后怕。

  “我和黄珏炜跟在后面骑,到了云南泸水县怒江大桥附近,刚刚下过雨,看上去很安全的,没想到等我们刚骑过去后面就塌方了,听到泥土抢地的声音。”高高壮壮、看上去有点腼腆的刘涛说。

  18岁的黄珏炜是团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内心“不服输”的拼劲和毅力却不弱。由于体力和耐力不敌他人,加上感冒、拉肚子等身体状况,“小鲜肉”经常被落在最后,但他全程还是奋力追赶没影响团队行程计划。

  骑行途中一段“黑夜独行”的经历令他既恐惧又感动,或许还有些“怀恨在心”。出昌都左贡县不久,在海拔5008米的东达山上,傍晚时分高倚天、鲁晓晓、刘涛在前面用力骑车,黄珏炜在后面跟着,一路爬坡只为在彻底天黑前到达客栈。他们间距200米到800米不等,前三人晚上8点半到了客栈,等到9点多天彻底黑了还不见黄珏炜人影。

  “我们等了近1个小时,打电话也不通,没信号,大家都很担心,越想越害怕,这孩子怎么还没到?”温柔的“女汉子”鲁晓晓说,于是他们在客栈借了一辆面包车去找他,开了4公里多才发现黄珏炜慢慢地推着车赶来。

  略感羞涩的黄珏炜回想起那段经历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当时真的很害怕,又渴又累,但是很感动他们来找我。一路上哥哥姐姐对我帮助很多,我早上有时不想起床,他们就来给我鼓劲劝导。”

  景色独特的滇藏线和川藏线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长途骑行也磨练了几个年轻人的意志。为了宣传倡导绿色生活,他们从不言败,一路同行,虽然有过争吵、误会……但为了最初的梦想,他们互帮互助、不停前进,最终在团队精神的支撑下抵达了圣城拉萨,来到了布达拉宫脚下。

  “骑行滇藏”公益活动得到了清洁能源类企业天合光能的赞助。2002年,天合光能成为第一家承担国家送电到乡“光明工程”的民营企业,在昌都建成39座光伏电站。

  “虽然我们年龄还小,但想为呵护绿色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开展环保宣传、体验等公益活动来倡导健康绿色的低碳生活方式。希望我们对环境保护的爱心细化成一棵棵小树,让一棵棵小树连成一片森林,让片片森林守护着我们的地球。”几个年轻人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