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科技让西藏文物活起来

2016-08-08 08:47:5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韩俊杰 王珏


\
西藏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对馆藏文物进行电子化建档工作。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摄

  唐卡、壁画、古籍……这些文物古迹穿越上千年的时空,成为西藏悠久历史的一张张名片。据统计,西藏现有不可移动文物427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近日,全国援藏工作会议和全国文物局长会议在拉萨召开。如何让这些文物古籍得到保护并“活”起来?西藏文物保护工作者有绝活。

  文物有了“电子身份证”

  在布达拉宫一间工作室内,工作人员陈尼玛将一件名为“石青色锻绣孜巴扎纹甲胄”展开,测量出它的长、宽度,叠放整齐后再称重,一旁的同事不断地将数据记录在电脑上。“初步判断,这是一套清代西藏地方政府一品级武官所穿的战袍。”陈尼玛说,类似这样的战袍在布达拉宫中还有不少,年代最早的可追溯至元代。

  “3个月来,已统计出唐卡2000余幅,它们已正式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电子身份证’。”布达拉宫管理处副处长贡嘎扎西说,这些文物古籍统计完成后,不仅有纸质的详细材料,还会有一份完整的影像档案。“目前,布达拉宫已整理出10万件文物古籍。”

  “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我们基本摸清了哲蚌寺文物的情况。”哲蚌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阿旺群增说,哲蚌寺寺藏文物以唐卡、经书、瓷器、佛像等为主,现藏各类文物8000多件。此外,国家投资7000多万元,对该寺措钦大殿、甘丹颇章和4个扎仓的建筑和壁画进行了保护维修。

  “‘十三五’时期,国家投入西藏文物专项资金总数不低于20亿元。”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说。

  古迹修复“修旧如旧”

  位于山南扎囊县的桑耶寺兴建于公元8世纪,具有汉、藏、印早期建筑的风格。在维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300多名农牧民群众,每个人手持底部有圆石墩的木棍,唱起劳动的号子,有节奏地一次次打在屋顶上,发出厚重的声响。这就是藏族特有的建筑工艺——“打阿嘎”。这种工艺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建成后屋顶有柔性,与土木结构建筑十分相称。

  “上世纪80年代,乌孜大殿的三层在修缮时用过水泥,此次维修要全部打掉,恢复阿嘎土的传统工艺。”山南市文物局局长强巴次仁介绍,阿嘎土造价很高,但对于古建筑的维修,我们仍然沿用这种工艺。

  坐落在拉萨西郊半山腰的哲蚌寺内,一条古转经道墙上的壁画已修复完毕。哲蚌寺管委会副主任洛桑说,技术人员将壁画揭取下来,对墙体进行修复后,再将壁画粘贴上。“在没有空鼓的地方,则沿着没有佛像的局部揭取。”记者看到,整个壁画遵循“修旧如旧”原则,最大限度地恢复了壁画原貌。

  采用先进科技手段

  除了最大程度地尊重文物本体,西藏注重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2013年7月,故宫博物院与大昭寺合作,决定对大昭寺文物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数据库。“一尊佛像可以用10张图片达到360度浏览,这样不仅能把佛像最美的部分展示出来,而且可以增加细部。”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长罗文华说。现在,佛像唐卡数据库、壁画数据库已经建成,将来还要建立大昭寺的三维空间库,以达到能拆开、能组合,把大昭寺古建筑一点点展示出来。

  西藏是唐卡的故乡,唐卡的保有量居全国之首。在“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西藏联合工作站”唐卡工作室内,记者看到,工作人员通过先进的激光拉曼、X光衍射仪及三维视频显微镜等,对残损唐卡的颜料成分、结构、产地以及丝织品类的组织、类别等进行详尽记录。“目前,已抢救性保护修复数十件唐卡、服饰和丝织品文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西藏博物馆副馆长达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