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全方位惠民政策带来雪域高原农牧民幸福新生

2016-05-25 08:49:57   来源:新华社   作者:刘洪明


  西藏自治区自1951年和平解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共召开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政策上给予农牧区大幅倾斜,各项财政优惠补助政策从无到有,目前增至74项,覆盖农牧业生产、扶贫开发、教育科技、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多领域。当地农牧民逐渐踏上了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安居乐业的幸福之道。

  学有所教志成才

  山南市浪卡子县工布学乡的土登嘉措从小失去父母,一直跟姐姐相依为命,现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学院的他今年即将毕业。自从他考上北大后,周边乡镇的孩子们也都增强了求学的信念。

  “我从小学到初中毕业全都免费,家里不用掏钱,3年高中有2年拿到了助学金。若没有免费政策和老师帮助我很难上得起学。”23岁的土登嘉措说,政府给农牧民孩子读书的政策越来越好,希望家乡的学生们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

  山南市在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基础上,今年起对大学生资助政策“提标扩面”。“每年资助区外本科、专科大学生标准分别提高至1万元和8千元,区内本科、专科大学生分别提高至8千元和6千元。硕士、博士研究生每年资助分别为1.5万元和2万元。”山南教体局局长赤列边巴说,希望农牧民越来越重视孩子读书,不因学致贫。

  谈起毕业后的打算,土登嘉措说:“毕业后先在北京找工作,工作几年有经验后,再回家乡工作,我要靠自己的能力为家乡作点贡献。”

  “十二五”期间,西藏财政对教育的总投入逾600亿元,于2012年率先在全国实现省域内15年免费教育。此外,西藏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免费补助标准从每生每学期620元至1650元不等。去年秋季学期起,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三包”政策提高至每生每学年补助标准2900元至3100元共3类,其中伙食费占90%。

  病有所医消顾虑

  阿里地区改则县古姆乡岗如村村民达旺去年开拖拉机时出了车祸,治疗费近12万元,一辈子放牧为生的他并无太多积蓄,突来的意外犹如晴天霹雳。

  “刚住院时,家人都觉得天塌下来了,我们家借钱也凑不够,村里和乡里干部就帮忙联系卫生局报销,没想到刚出院所有的费用就都报销了,我只出了路费和吃饭的钱。”达旺说,保险公司、县卫生局、民政局一起给报销的。

  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阿里生活条件较差,但这里的医疗保障并不落后,改则县强化医疗水平的同时不断把政策向群众倾斜。“县里制定的一次性治疗费用,在县内治疗、其他地市治疗的分别报销85%和70%,然后民政从医疗救助方面报15%和30%。常见病治疗超过两万元的,保险公司报九成以上。”改则县卫生局局长次旦说。

  据了解,拉萨周边县区、山南、阿里等地很多医院从2014年开始与自治区多个医院合作开通绿色通道,当地无法治疗的可到拉萨治疗,通过先诊疗后结算模式,逐渐消除了农牧民的顾虑。

  2015年,西藏农牧区医疗制度财政补助标准从以前的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政策范围内报销补偿比例达80%以上,乡镇卫生院门诊费用和县医院住院费用全部实现即时结报。西藏去年医疗卫生支出65.6亿元,比上年增长34.3%。

  老有所养盼长寿

  一个完善的养老体系是民心所向。近年来,西藏在执行国家现行养老政策的基础上,又探索出一套“自选动作”,把财政资金花到了群众心坎上。

  林芝市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琼林村63岁的扎旺说:“我有空就去挖柴胡等藏药材,一年能卖2千多元,现在各种政策一年比一年好,我的养老金今年涨到200多元了,所有补贴都算上一年吃喝拉撒足够用。”

  记者了解到,米林县所有60周岁以上的农牧民,每月都能领到140元至650元不等的养老金。“上年纪挣不了大钱,幸亏有养老金,大家都说这个政策好。家庭实在困难的还能自愿去县养老院。”扎旺说,日子越过越红火,我们现在都想多活几年。

  西藏自2013年起投资近30亿元,建设五保集中供养服务中心项目80个、孤儿福利院10个并配备相应设施,去年底在全国率先实现有意愿五保对象11633人和孤儿5652人全部集中供养。

  此外,西藏自去年开始提高了农牧区“三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生活补贴标准,各类人员每人每月补贴400元至600元不等。

  安居乐业奔小康

  位于西藏北部的那曲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自然条件恶劣,近年来,农牧民安居工程给农牧民带来舒适的住所。西藏自2006年至2013年累计投资277.97亿元于安居工程项目,为46.03万户建设了新房。

  “以前住的土房子又黑也不宽敞,下雨还漏水,政府给钱我们盖起了二层新房,用水用电也比以前方便。”那曲县罗玛镇村民德嘎说,住上新房后,她还找到了份稳定的工作。

  46岁的德嘎在罗玛镇唐藏杰措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从事酸奶制作已有5年。她说:“我在这打工每个月有1800元钱,还有干重活的一月3000元,比我在家闲着好。”

  作为那曲地区首家农牧民集体经济,唐藏杰措自2005年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夏秋季节从周边村户收购牛奶,加工成酸奶、酥油等,销往拉萨、那曲城区,还在青藏公路边、青藏铁路上销售酸奶。

  “这个厂子是靠政府扶持才发展到今天,现在带动全镇100多户村民共同致富。销售收入由2010年的100万元增至去年的300多万元,去年纯利润30多万元。”理事长次仁拉姆说,6年前作为农牧民代表携自创的“羌牛”牌酸奶登上了上海世博会的参展台。

  西藏独特的环境孕育了特色资源,农牧区集体经济异军突起,共同致富效应逐渐凸显。截至去年底,西藏农牧民专合组织达4624个,产业化经营率达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244元。

  得益于中央和西藏自治区全方位、多领域、一系列的惠民政策,世界屋脊上的农牧民正迎来红红火火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