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鱼博士”的西藏梦想

——记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副教授刘海平

2016-05-06 09:10:03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李梅英


  刘海平是西藏大学农牧学院一名副教授,从上大学到参加工作,与“鱼”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学生、同事,都亲切地称他“鱼老师”“鱼博士”。

  1982年出生的刘海平,是内蒙古大草原上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大学里学习水产养殖专业。刘海平说:“当时对这个专业一窍不通,同学们说这个专业没有前途,很多师兄学姐毕业后都转行了。”但他硬着头皮,博览群书,查阅关于养殖的一切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坚持不懈的努力,为他换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在校期间,刘海平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取得了校级挑战杯三等奖。同时,他因成绩优秀,被保送到华中农业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

  在读研期间,刘海平清醒认识到打铁还需自身硬,结合导师课题,选择了西藏特有的鮡科鱼类——黑斑原鮡作为研究对象,在撰写论文过程中,他对西藏的各种鱼类产生了浓厚兴趣。

  毕业时,虽有省部级水产研究所伸来橄榄枝,但刘海平一心只想来西藏工作。“因为我对这里的水和鱼有了感情。”他说,“我于2008年入职西藏农牧学院。”

  青藏高原鱼类具有生长缓慢、性成熟晚的特征。拒不完全统计,在162种青藏高原鱼类中,处于濒危的鱼类就有35种。

  因此,入职伊始,刘海平便从事两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构建渔业生态环境的预警系统,全面监测雅鲁藏布江全流域水生态变化。8年时间里,刘海平行程10万多公里,获得水生态数据2万多组,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了科学支撑;二是积极开展西藏本土鱼类资源的养护。刘海平主持或参与西藏本土鱼类增殖放流项目,放流鱼苗近150万尾,对西藏鱼类资源修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自然界,鱼类只有极少部分的受精卵,需要经过环境的严格筛选,历经坎坷与磨炼,才能长成一条成年鱼。“学生的成长成才亦是如此。”刘海平说,“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便尝试着结合科研项目与教授的课程,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团队,挖掘学生创新创业能里,引导大学生创业,希望能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付出才有回报,刘海平在教学上的大胆设想为他带来了荣誉。2011年以来,刘海平指导学生参加了区第二届、第三届和第四届成才杯竞赛,分别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全国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挑战杯的总决赛上,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他本人也因此获全国、自治区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

  硕果的背后,刘海平一直在探索西藏特殊区情下,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方法,并在第十四届全国挑战杯、香港科技大学分论坛上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采访接近尾声,刘海平畅想未来,语重心长地说:“今后,希望学生、我和鱼一起能够越游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