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天路保健医生”:坚守在海拔4500米

2016-05-03 14:29:53   来源:新华社   作者:王军 杨斌


  笔直地站立、庄严地向过往的列车举手敬礼直至目送它远去……看似简单的举动,却为每一位乘坐过青藏铁路列车的乘客带去了一份来自雪域高原的温暖和铁路养护员工的问候。

  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2006年7月正式通车运行。为保证这条“天路”的运行安全,中铁十二局集团铁路养护公司的916名职工,自2006年1月1日起就扎根在铁路沿线,不论冬夏寒暑、不论雨雪冰雹,为青藏铁路保驾护航。他们被誉为“天路保健医生”。

  天刚蒙蒙亮,青藏铁路当雄养护车间的院子里就热闹起来,25岁的工长屈加星整理完队伍就带着十几名工友,冒着羌塘草原凛冽的寒风,开车来到几十公里外的铁路沿线开始一天的养护维修工作。

  屈加星是山西人,2011年大学毕业就来到了这里工作。回想起第一天上班的情形,屈加星说:“刻骨铭心,条件太艰苦了,才干了一天就想辞职回家”。但是想想父亲是几十年的老铁路人,姐姐也在这条线路上工作,咬咬牙就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就是五年多,因为工作表现突出,他被破格提拔为当雄车间一工区的工长。

  屈加星告诉记者,他们工作主要是负责青藏铁路沿线日常养护维修,主要职责是通过系统检查铁路线路,发现铁路线路是否存在不均匀下沉、轨距缩小或扩大、线路纵向爬行等病害和潜在的隐患,查清其原因,将病害影响尽量消除或者缩小,确保列车安全平稳运行。

  4月本是充满生机和孕育希望的季节,然而此时的藏北高原正是寒冷干旱的风季。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七八级的狂风吹着“哨子”,夹着沙子向人脸上拍打。

  刺骨的狂风中,不到半个小时,记者就被吹得浑身哆嗦、牙齿打战,眼睛也睁不开了。“现在除了风大点,天气还算好。要是冬季,风大得连人都能吹翻,白天气温大都在零下20多摄氏度。”屈加星在风中大声对记者说。

  “下道,下道,下道避车!”现场防护员董方成在接到驻站联络员的通知后,马上用对讲机向格尔木方向及拉萨方向的防护员发出预警,同时提醒现场的作业人员及时下道避车。现在正处于旅游旺季,每隔20多分钟就有火车经过,屈加星和同事们只能见缝插针、争分夺秒,利用每次火车运行间隔时间检查线路。

  当被问到做养护员工辛不辛苦时,屈加星腼腆地说:“青藏铁路是西藏人民最重要的财富,养护好它,也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吃这点苦真的不算什么。”

  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其中格尔木至拉萨段于2006年通车。中铁十二局集团铁路养护公司916名干部职工,需要养护的线路达525.547公里,22个车站,296组道岔,其间要穿越72.862公里的多年冻土区、75公里的无人区。

  中铁十二局集团铁路养护公司总经理陈卫雄说,养护工作无小事,安全责任大于天。我们公司负责养护的路段沿线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干燥、寒冷、缺氧、风大,年平均气温仅为零下2摄氏度。从青藏铁路通车运行,就不断有来自各地的大学生以及沿线的农牧民来到这里为“天路”保驾护航。

  当雄县公塘乡村民索措就是其中之一。2011年他就来到这里成为一名编外的养护员工。索措说:“青藏铁路开通后不仅方便了我们的出行,也给几百万藏族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实惠、作为一名养护队员,看着铁路能够安全平稳的运行,我感觉很自豪也很有意义。”

  恶劣的环境,艰苦的条件,让常年工作在铁路沿线的养护员工们都不同程度患上胃病、高血压、胆结石。不少人凌晨两点以前难以入睡,也有很多人整天昏昏沉沉……但是无人退却,养护公司成立10年来,只有正常工作调动的,没有临阵脱逃的。

  记者了解到,刚通车时的青藏铁路,列车只能以20公里的时速慢行。经过中铁十二局集团铁路养护公司的整治,速度持续提升,正常时速达到100至120公里,连续10年无责任事故,创造了世界高原冻土铁路的养护奇迹。

  美国火车旅行家保罗·泰鲁曾说:“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撞碎了这句鲁莽的断言。10年后的今天,青藏铁路已安全运行3000余天,促使西藏经济发展保持了年均10%以上增速。而这成绩背后,凝聚着无数高原铁路养护人的坚守和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