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西藏天主教徒后辈的高原葡萄“缘”

2016-04-25 09:36: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白玛卓玛


  原标题:通讯:西藏天主教徒后辈的高原葡萄“缘”

  “全世界,也许只有在西藏才能看到戴上哈达的‘耶稣'。”风趣的华生说。

  华生夫妇住在拉萨市幸福新村。他家客厅中央有一幅耶稣像,画像上方悬挂着一条洁白的哈达。

  华生夫妇都来自有着“盐井”之称的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纳西民族乡。纳西乡地处西藏自治区的东南端,位于横断山区澜沧江东,是“茶马古道”进入西藏的第一站,也是川、滇、藏文化的交汇区。

  资料显示,早在18世纪中叶,来自法国的传教士进入此地传教,也在这里修建了西藏唯一的盐井天主教堂。随着天主教的传播,传教士也教会当地修女种植葡萄、酿制葡萄酒的方法。

  “请坐,你们看看喝点什么?”此时,和煦的阳光洒在客厅中的藏式桌几上,映射出高脚杯、红茶杯及甜茶杯的倒影。三种饮品也象征着三种不同的文化。

  环看客厅,桌几、床榻及天花板等为典型的藏式风格。在雕有吉祥八宝图的藏式立柜一隅,摆放着当地人过年必备的“切玛盒”,塑有吉祥“四祥瑞”的酥油花插在其中,而在切玛盒一侧,则摆放着一幅圣母像。

  “现在提倡文化多样性,我觉得我们的生活正是如此,”华生说。

  “华生”这一名字同英语中的Watson,源自天主教,其妻子鲁生的名字也有着同样的渊源。夫妇两人虽是西藏昌都市的藏族,可正如他们的姓名一样,生活中很多方面都打上了天主教文化的烙印。

  “我的祖辈六代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祖辈的信仰不仅教会我们许多生活上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一定要多行善事”,鲁生端着一杯盛满玫瑰色宝石般的葡萄酒,递给记者说,“于我而言,这一杯葡萄酒意义非凡。”

  据鲁生介绍,其姨祖母曾是当时盐井一带仅有的三位修女之一,为人聪慧、心灵手巧,尤其是她酿制的葡萄酒口味鲜美纯正,在当地颇有名气。

  “姨祖母已过耄耋之年,依旧手把手教我酿制红酒,把握好酿酒的密封环境和发酵时间对酒的口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些方面,姨祖母也为我传授了许多诀窍。”鲁生说。

  用这种天然纯正的技艺做出来的芒康葡萄酒,在当地市场深受欢迎。也不乏不远万里、从拉萨一路驱车去昌都购买的品酒爱好者。也正是这样的原因驱使华生夫妇退休后再创业,在拉萨市曲水县的净土产业示范区开辟了20亩左右的葡萄园。

  说起葡萄的品种,目前普遍观点认为昌都盐井一带种植的葡萄主要有产自法国的“赤霞珠”、“希拉”与欧美杂交品种“黑珍珠”。鲁生却有着自己的观点,“我更加相信在300多年的葡萄种植发展进程中,早已自然驯化出了类似于高原野生葡萄的品种,目前我们也在进一步培育、证实中。”

  年过半百的仁增罗布是拉萨市曲水县才纳乡人,正在悉心裁剪葡萄藤上长出的枝干。一年前他获聘跟随华生夫妇在此种植葡萄。

  仁增罗布告诉记者,经过一年的学习,自己已学会种植葡萄的基本技术,仅去年半年多的时间就已挣到两万多元人民币。“我现在对葡萄酒酿造技艺的学习非常期待”。

  华生表示,进驻拉萨市净土产业示范区之后,自家的葡萄已逐步实现规模化的种植,希望今后将吸收更多当地农牧区劳动力,为他们解决就业、增加收入,实现积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用高原葡萄酿出来的红酒是西藏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和谐融合的见证。所以,把红酒从老家酿到西藏经济、文化中心的拉萨,意义非凡。”华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