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把对西藏最纯真的感受画出来”

2016-04-18 08:56:45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吴晓东


  只是在画册上看过刘晓宁的画,崔永元就决定要给他办个博物馆了。这两位重度失眠症患者在某个偶然场合一见如故。此次专程奔赴西安,一脚踏进刘晓宁的画室,崔永元瞬间置身西藏:雪域高原,冰川草甸,浸透在一幅幅画中的苍凉、诡异、梦幻和孤独扑面而来,这是此前很多人看后的同感,据说有人看后浑身发冷,有人泪流满面。

  “蓝天白云西藏到处都能看到,但一幅画的好坏在于它所表现出来的情绪,而且是瞬间的情绪,突然某个人哭了,突然乌云来了,这是学院派完成不了的东西。”今年58岁的刘晓宁上世纪90年代末第一次拿起画笔之前,没有受过一天学校正规的美术教育,他准备亲手教从没拿过画笔的西藏孩子画他们的家乡,以此证明自己的传奇并不是个案。

  “一笔下去我就知道自己是干这个的了”

  长发胡子,一身户外休闲打扮,看着永远像是在路上。刘晓宁“生于宁夏,重庆人,现居西安”,简历充满穿越感。刘晓宁说,自己小时候曾经吃过6个奶妈的奶——他似乎是离“故乡、家园”最远的人,可他的画里却满眼都是乡情,从儿时记忆中的川西农村,成长中熟悉的陕北窑洞,到近年来经常行走的西藏,刘晓宁的画特别是早期作品没有章法却别具一格,他画的是他心中的故乡。

  在朋友们眼里,严重失眠却又精力充沛的刘晓宁是个无所不能的杂家。原本有份事业单位的工作,但他天性不能受约束,偏要浪迹天涯。起初他在电视剧中扮演了一个角色,然后“混”了几年剧组,演员、导演、制片人……除了编剧每个行当都干过。之后他时隐时现,一会儿从上海打来电话,说正在搞一个项目,过一阵子有人又在北京发现他正策划一个大型雕塑展。那些年他的足迹遍及苏州、杭州、四川、贵州各地,常年驾车浪迹边地,后来朋友们突然听说他又开始画油画了,居然悄无声息地画了百十幅不算小的作品,挂满了他家的墙面、堆满了墙角,铺天盖地的壮观景象每次都让大家惊诧不已。

  不惑之年才偶然拿起画笔,刘晓宁的学画经历就是一部传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刘晓宁在北京度过了10年为生活奔波的北漂日子,“记得那次我连续失眠了好几个晚上,吃了各种大剂量安眠药,结果感觉头要爆炸,快要崩溃了,就把毛巾放到冰箱里速冻后敷在前额和太阳穴上缓解疼痛。后来嫌冰毛巾来得太慢,干脆把头伸进冰箱的速冻里去了。十几分钟后,头从冰箱里出来感觉轻飘飘的,不知是清醒了还是产生了某种幻觉,突然间我就有了一种非常强烈的想法:我要画画!”

  刘晓宁身边有不少绘画雕塑圈的朋友,自己也常去中国美术馆看一些国外的画展,“在此之前,对于绘画我连想都不敢去想能从零开始”。该从哪里下手?去拜一位老师,还是按照初学绘画的流程去掌握一些绘画常识、临摹一些范本?这些理论上该做的功课刘晓宁都没做。

  那晚将头冰冻以后,刘晓宁没吃任何安眠药却睡得很好。第二天早上,他去了中国美术馆对面的绘画材料商店。“以前也陪朋友去过那里,可这次我自己去感觉不一样了,看到所有的画具画材都有一种久违的亲切。”刘晓宁记得自己当时上来就问营业员:“你们都有什么油画颜料?”人家反问:“您要买什么牌子什么颜色的颜料?”这一问把他给问住了,油画颜料都有什么牌子,专业名字叫什么他一概不知,只好说,一样给我来两管吧。

  在营业员准备颜料时,刘晓宁开始回忆朋友们画油画时都有些什么工具和材料。画笔、画布、画架、内框、绷画钳、手动枪钉、调色板、刮刀、松节油、调色油……把能想到的这一切告诉营业员。“先生您要几号画笔?几号刮刀?几米画布?”“你就给我拿10米画布,画笔、刮刀我自己来挑吧。”刘晓宁备齐一大堆画材回到西四环外的住地时已经下午了,泡了包方便面吃完就开始绷画布。

  “以前帮朋友一起绷过画布,算是轻车熟路了,可面对绷好的画布却不知道怎么下手,只有强烈的欲望要往画布上抹东西。抽了一盒半烟才终于决定画四川农村,那是我印象当中最熟悉的地方。完全凭着印象就下笔了,没有素描关系,没有结构造型,可一笔下去我就知道自己是干这个的了。”第一次拿起画笔刘晓宁就明白了,画画对于他在技术上是痛苦的,在表达上却是愉悦的。那晚他兴奋地画到了夜里两点,吃了安眠药还是彻底失眠了。

  本来只是偶然用画笔画布陪伴自己熬过漫漫长夜,没想到就此上瘾一发而不可收。从那以后,刘晓宁再也没有放下过画笔,直到今天他还常常恍惚于这段离奇的学画经历,夜深人静的时候问自己,我究竟是谁?这一切是不是做了一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