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西藏全面科学的开展古籍普查保护工作

2016-04-13 10:57:5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在拉萨市墨竹工卡县芒热寺开展出土古籍抢救性保护与整理工作,共完成35函古籍散叶的整理并对严重破损的古籍文献进行除尘、除霉、整理、排序等抢救性保护的工作。

  修复山南地区隆子县白嘎寺破损古籍共86叶,以及芒热寺破损古籍共清洗两函、修复10叶。

  完成“中华珍贵典籍资源库”建设项目之西藏自治区首次列入数字化选题的26函古籍中萨迦寺所藏《八思巴之经部》的数字化工作,共331叶、662拍。

  ……

  在2015年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工作大事记中,密密麻麻记录着他们这一年的工作。

  在采访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负责人、区图书馆副馆长边巴次仁时,说起来他如数家珍一般。

  西藏是古籍资源大区,自吐蕃时期以来,留下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卷帙浩繁的典籍文献。自从西藏古籍普查工作开展以来,昌都、阿里、日喀则、山南等地和拉萨市境内都发现了极具文献、文物、艺术价值的珍贵古籍。

  西藏图书馆藏文古籍书库的古籍,涵盖天文、历算、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建筑、医学、地方志、佛学等。大部分是用木刻印刷的,有些用的是金、银、玛瑙等各种珍贵材料手写而成,对于藏学研究有很高价值。而馆藏的《因明正解藏论》元代写本和《苯教经咒集要》明代写本都已入选了2007年第一批国家古籍珍贵名录。

  在这个藏文古籍书库中,藏书达到1.5万函,10万册。其中最珍贵的是1300函善本,在书库里,能看到一些古籍除目前西藏图书馆的函头标识外,还保留着民族文化宫收藏时期的函头标识和编目排架号,很有历史传承的意味。

  西藏图书馆四层,是被誉为比金库还珍贵的藏文古籍书库。走进其中,一排排的梵夹装文献被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犹如置身在卷帙浩繁的天地,在古朴中渗透着历史传统。包经布下承载的是厚重的藏民族文化硕果,木质护板中的藏文古籍成为记录藏民族社会发展的“活标本”。

  最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排蓝色的包经布,摆放着不同于经常看到的黄色包经布,蓝色布包着的是苯教的《甘珠尔》和《丹珠尔》手抄本或者木刻本古籍。

  据统计,西藏藏文古籍保存较多的收藏单位主要有,布达拉宫、萨迦寺、哲蚌寺等,还有自治区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西藏大学图书馆、西藏藏医学院图书馆等等。

  为了全面开展好西藏古籍普查保护工作,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不断派出工作组督导全区古籍普查保护工作,一方面系统地掌握了全区古籍普查保护机构、队伍建设、设施设备配置和经费保障情况,另一方面,有效地促进了各地(市)和区直相关收藏单位古籍普查保护工作的开展。目前,西藏各地(市)和区直古籍重点收藏单位均已陆续组建了古籍普查保护工作机构、制订了古籍普查保护工作实施方案,配备了基础设备。

  古籍普查工作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已经完成阿里、那曲、林芝三地古籍普查登记任务,基本完成拉萨市、山南地区的古籍普查登记任务,正在开展日喀则、昌都市以及6家重点古籍收藏单位的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全区整体已完成65%以上的普查登记任务。

  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及“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截至目前,第一至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中,全区已有158函珍贵古籍入选,其中第一批6函、第二批16函、第三批12函、第四批124函。另外,向国家文化部申报西藏博物馆等6家单位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其中西藏博物馆、布达拉宫管理处、西藏档案局(馆)、罗布林卡管理处成功进入“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录公示。

  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工作。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有首次发现的《阿里古格史》等543函。

  建立健全《西藏自治区珍贵古籍名录》及命名“西藏自治区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机制。自治区文化厅组织编写并下发了《西藏自治区珍贵古籍名录》申报评定暂行办法,“西藏自治区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今年开始正式启动《西藏自治区珍贵古籍名录》和“西藏自治区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

  有效推进古籍保护和研究工作,取得初步成果。对山南加查县达拉岗布寺古籍木刻板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对日喀则市吉隆县贡当乡汝村玛尼拉康古籍进行了普查保护,完成了山南隆子县加玉白嘎寺珍贵古籍的抢救性保护、改善收藏条件工作任务。配合研制藏文古籍普查软件平台,出版发行《雪域宝典——西藏自治区第一、二、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藏汉对照图录》,收入53位藏族学者的297函4129种古籍目录《西藏自治区图书馆藏文古籍总目·文集篇》(130万字)共四册,列入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成果重点出版计划,已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