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藏区小城脱贫记

2016-12-23 10:25:02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咸文静


 \ 
近年来,同德县鼓励产业扶贫,巴沟焜锅馍馍已成为当地扶贫产业“品牌”,图为刚出炉的巴沟焜锅馍馍。
  
\
在同德县巴沟乡松多村,一名村民正在进行藏服制作。本报记者 苏烽 摄

  “我前前后后当了30多年的村干部,如何让牧民们过上好日子,我想了30年,也盼了30年,但如今的生活,是我过去想都不敢想的……”

  对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尕巴松多镇德什端村的老支书俄百来说,三十年的时光匆匆流逝,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如今两鬓都已有些斑白。可每当看到老乡开着车从他门前经过,每当孩子们的欢笑声从不远处的幼儿园传到他的耳朵,每当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带着笑容回家过年,他都会忍不住感慨。

  的确,对于俄百来说,家乡的变化承载着他多年的心血与期盼,而对于同德而言,这是在脱贫攻坚路上取得的最实实在在的成果。

  按照省州脱贫攻坚年度目标任务,同德县将在 2016年末实现贫困县摘帽,29个贫困村退出,7792人脱贫的目标任务,并经过四年努力,使脱贫成效更加巩固,群众生活更加殷实,在2020年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说易行难。基础设施滞后、资源严重匮乏、贫困问题十分突出的同德县作为扶贫攻坚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又会在它自己的脱贫之路上留下哪些印记?

  搬出山沟找出路

  在尕巴松多镇德什端村住了大半辈子的尕周是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妇,而对于年过六旬的她来说,真正的“生活”似乎才开始没多久……

  “原来我家就住在那儿!”站在自己家的大门口,尕周用手指着对面远处的山坡告诉记者。“我和老伴儿就住在那边,原来是帐篷,后来盖了三间土房,不通电,更别说看电视了,没有水,每次挑水都得走几百米,路不好,去一趟县城要走三四个小时。”

  记者走进老人的新家。在客厅,一套藏式家具上摆放着不少生活用品,一摞摞各式各样的茶碗整整齐齐的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立在墙角的衣柜里挂着两位老人的几套衣服,木地板颜色虽然不亮,但却擦得干干净净,走进里屋,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房子盖的好,生完炉子不一会儿屋子里就暖和了,自来水就在院子里,烧水洗菜都方便。吃完饭看看电视、打扫打扫卫生,下午天气热了就去广场上和大家聊聊天,有时还能一起跳跳锅庄!”尕周说着,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听老人说起生活的变化,德什端村支部书记多周忍不住插话道:“2014年,村上开始实施易地搬迁项目,将全村分散在山上的189户牧民从牧业点安置到了这里,在整合了同期实施的美丽乡村项目后,村子的面貌焕然一新。”多周告诉记者,安置后,家家户户水电齐全,修整后的村道延伸到了每家每户的大门口。还新建了集图书室、卫生室、党员活动室、两委班子办公室为一体的村民综合服务中心及文化广场。特别是新建的幼儿园,让村子的孩子接受到了和县城孩子一样的学前教育。

  今年三十多岁的索南达杰家里有四口人,因为家里没有牛羊,妻子又要照顾残疾的二女儿,所以一家人的生活都靠他外出务工。因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再加上索南达杰没有一技之长,搬迁前,一家人的生活捉襟见肘。

  “今年县上组织我们参加了泥瓦工的培训班,学习了一个月。等明年我再去打工就有技术了。”说起今后的生活,索南达杰充满了信心。他笑着说:“现在交通方便了,我知道的信息也更多了,外出打工肯定比以前顺利!”

  走进园区谋发展

  2012年11月1日,《同德县特殊类型三年扶贫攻坚规划》正式启动,决定通过三年时间,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生态保护六大项目,集中力量解决同德特殊类型贫困问题。

  作为产业扶贫项目之一,总投资1.69亿元的同德县省级扶贫产业园涵盖了农畜产品加工、手工工艺制作、影视基地等行业,在辐射带动贫困户增收的同时,为全县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青海藏禾源青稞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是园区入驻的企业之一。作为全县第一家生产以青稞挂面为主要产品的企业,公司自今年2月份正式投产以来,已经吸收了当地的24名劳动力,其中14名,都是贫困户。

  负责生产车间的班长闹日本原本是一名代课老师,在看到企业的招聘信息后,他便过来应聘。经过培训,他成为了企业的一员,相比过去,不仅工作稳定,收入也增加了不少。

  和他一样,在日雪肉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负责剔骨的切项加也是进城务工的农牧民之一。几个月前,经过县扶贫局的介绍,原本一直无处打工的切项加来到了这里,虽然上班时间不长,但经过培训后,切项加已经成为了业绩上的佼佼者,每个月至少有2200元的收入。当听到记者询问他今后的打算时,切项加显得有些腼腆,他说:“虽然我们家是村上的贫困户,但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挣钱养家,不辜负政府的帮助!”

  据同德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马玉林介绍,自2015年9月份园区企业陆续投产运营以来,已解决就业44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2人,年人均收入18000元以上。实现了贫困群众由农牧民向产业工人转变,持续稳定增加收入的目的。而园区在完全投产运营后,预计全年总产值达1.8亿元,可吸纳就业1264人。

  一村一策奔小康

  今年年初,一条“巴沟焜锅走俏共和街头”的新闻频频出现在海南人的“朋友圈”里,很快,这个名为巴沟焜锅的藏族传统馍馍和这个地方一起火了起来。

  距离县城大约40分钟车程的巴沟乡尕哇麻村有94户村民,作为全县为数不多的农业村,村民家庭收入的45%都依靠外出打工,种植业在村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并不高。在全村14户贫困户中,除了一户重残需要低保兜底之外,其余13户都对今年的扶贫政策充满了期待。

  “既然巴沟焜锅这么受欢迎,我们为什么不从这里入手呢?”分管精准扶贫的巴沟乡人民武装部部长晁增军告诉记者,当时看到新闻后,他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把尕哇麻村的13户贫困户召集到了村上的党员活动室。”

  通过晁增军的介绍,巴沟焜锅深受欢迎的消息在小小的会议室里炸开了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了起来。

  “分歧肯定有,怕市场不好,销不出去,也怕集体投入后,今后的分成不公平,可大多数贫困户都投了赞成票!”晁增军告诉记者,从开始讨论到确定这项扶贫产业,他们的会开了不下二十次。

  今年54岁的卓玛才旦是贫困户中的老大哥,在扶贫项目启动前,为了保证产业更好的发展,大家一致推选他当“馍馍铺”里的管家。

  “我身体一直不好,妻子又因为残疾卧病在床,一个孩子还在上学。”提起自己家的困难,卓玛才旦脸上有些难过。当记者问起他对于这个项目的想法,才旦一下子来了兴趣。“我同意发展这个项目!国家给我们扶持资金,拿到手里一年半年就都花完了,可发展产业才能持续挣钱,才能脱贫!”

  就这样,从今年7月份开始,尕哇麻村的扶贫产业正式启动。除了管家、会计和专门做馍馍的工人外,整个项目都有严格的管理程序,并在县城确定了固定的销售地点。

  对于自己的“产品”,今年65岁的普华才旦充满信心。他说:“我们的小麦都是从周边的村子里收购来的,面粉自己磨,也有自己的榨油坊,今天做出来,明天一大早就送到县城销售,整个过程都没有污染,干干净净!”

  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每天尕哇麻村馍馍的销量都保持在150个以上,看到自己的馍馍受欢迎,每个贫困户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

  32岁的本措吉家里有5口人,因为上有老下有小,多年来她一直在家照顾一家人的生活起居。项目启动后,按照每户贫困户都有1人参与的要求,她便和村上的几个妇女一起做起了焜锅。“我会做焜锅很多年了,没想到还能靠它挣钱。”本措吉掰着手指告诉记者,每个焜锅的售价是6元,除去成本,利润在3元左右,这些数字都是她们脱贫的希望。

  “下一步,我们打算尽快成立合作社,注册商标,打造我们尕哇麻村的品牌,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让大家依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村支部书记斗周说。

  数字显示,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同德县按照“十个一批十到户”脱贫方案,对57个村1159户4248人实施“一村一策”集体脱贫产业,这也就意味着,还有56个村和尕哇麻村一起,在产业脱贫路上追逐自己的小康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