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从4米到4200米,上海援青干部的果洛情

2016-07-08 10:18:45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魏金玉 吴梦婷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从海拔4米的上海,到平均海拔4200米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2011年至今,相继有24名上海援青干部奋战在雪域高原。

  展子栋:在玛沁县建成“离天空最近的足球场”

  7月6日,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阳光明媚,首届玛沁县青少年足球联赛半决赛开赛了。当日是青少年足球队8进4的半决赛,很多家长赶到赛场呐喊助威。作为玛沁县足球赛的发起人,援青干部展子栋一直陪在孩子们身边,欣慰地看着他们踢球。

  三年前,喜欢足球的展子栋成为一名援青干部。在一次走访工作中,展子栋看到孩子们在泥土地上踢足球,他被触动了。为了实现孩子们的足球梦,展子栋决定为孩子们做点什么。

  孩子们没有装备,展子栋联系到上海的一支中超足球队,帮孩子们置办齐了足球、足球服、足球鞋等全套装备。没有教练,展子栋就自己带队训练。他找到几名喜欢足球的老师,先培训老师,再训练孩子们踢球。没有场地,展子栋就找到上海多家相关企业“化缘”,最终在玛沁县投资100万元建成了专业5人制足球场,被赞助企业称为“离天空最近的足球场”。

  2015年,展子栋选出一支小学足球队到上海参加未来之星杯青少年足球赛全国总决赛,让这些从未出过远门的高原孩子见识了外面的广阔世界。由于比赛中的出色表现,藏族孩子班玛成利被选中参加“未来之星欧洲训练营”,下个月将启程前往欧洲。

  项平:为久治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有志而来,有为而归”,这是项平踏上援青征程前对自己的要求。一晃三年时间即将过去,项平将带着牵挂回到上海,但他为久治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2013年,中央对口帮扶青海,项平跨越3000多公里,从上海远赴青海果洛久治县援建。作为久治县委常委、副县长,项平克服高原缺氧、身体不适等困难,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走遍了所有乡镇。

  一天,项平在走访牧民家时发现,久治县很多牧民都得了白内障,因为当地缺乏医疗设备,牧民得不到及时医治。了解这一情况后,项平几乎跑遍了全县所有的医疗机构,他希望尽最大努力改善久治的医疗条件。

  当年8月,在项平的沟通协调下,上海市嘉定区医院派出专家小组和志愿者在久治县开展“光明行”活动,医生们带着一流的眼科设备和最先进的晶体,为牧民群众开展眼科疾病义诊。活动开展两年来,久治县56名白内障患者得到了免费手术治疗。不仅如此,他还帮助久治80多名医生赴上海接受内科、外科、妇产科及常见病的专业培训。

  回顾援建的这三年,项平说,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历程,久治的干部群众带给他的触动和温暖将一直陪伴他前行。

  徐辰超:玛多的朋友越来越多

  7月6日,趁着午休时间,徐辰超拿出手机,翻看着女儿一天天成长的照片,照片中7个月大的女儿张着小嘴似乎要叫爸爸,徐辰超的嘴角不禁上扬。从海拔4米的上海浦东,到海拔4270米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三年的援青时间里,虽然和家人相聚的时间少了,但他身边的果洛亲人、朋友越来越多了。

  徐辰超是上海对口支援果洛州的援青干部,之前是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局副局长,“2013年7月,我到玛多和第一批援青干部交接班时,看到第一批干部深受当地干部群众的认可和信赖,能感觉到他们在三年里干了很多工作。当时我就感觉到了压力,我怕干得不好。”徐辰超说。

  “来到玛多,首先面对的就是头疼、脚软等高原不适应的问题。”徐辰超说,“当地的干部对我说的一句话,我至今难忘:‘要把玛多当成自己的家,如果不当成家,有点困难就会想到撤退,只要把玛多当成家了,也就适应了’。”

  徐辰超把这句话记在心里,落到了实处,白天工作脚软了就歇一会儿,晚上头疼就吸氧。慰问贫困牧户,落实援建项目……玛多的干部群众渐渐认可了这位援青干部,徐辰超身边的朋友亲人多了起来。

  乔惠锋:为班玛的旅游发展做实事

  “有人说,援青干部就是付出和奉献,决定到班玛县的那一刻,我就下定决心,这三年不能白待,要为青海做些实实在在的事。”

  2013年,乔惠锋赴青参加援建,这一干就是三年。三年来,他走遍了班玛的角角落落,为班玛的旅游发展和人员培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上任之初,乔惠锋在调研中发现,玛可河两岸的藏式碉楼吸引着大量来自省内外的自驾游客,但相应的服务设施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他建议群众把自家住宅改造成藏家客栈。为此,乔惠锋于2014年从上海市争取100多万元资金,选了几家藏式住宅开始试点建设。

  在他的带领下,牧民拓宽了收入渠道,如今周边申请开办藏家客栈的群众越来越多。不仅如此,乔惠锋还带领班玛县群众开发藏茶、建设农牧民培训中心。在青海的每一天,他都不忘初心,许多事亲力亲为,援青即将结束,他感慨万千地说:“援青的日子过得很充实,一眨眼三年过去了,不论我身在哪里,心里会一直牵挂着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