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青海多巴基地:世界屋脊上的“健将摇篮”

2016-07-05 10:02:09   来源:新华社   作者:李琳海


  多巴基地距青海省会西宁28公里,是中国乃至亚洲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最适合耐力性训练的国家高原体育基地。被国内外体育界誉为“铸造金牌的工厂”、“高原训练的风水宝地” 和“培养世界冠军的摇篮”。

  在国家级竞走教练袁德久眼里,多巴基地是一块福地。

  51岁的袁德久出生于吉林,曾是一名竞走运动员,上世纪80年代,作为引进人才,来到青海,成为青海省体工一大队的竞走教练员,平日,他和队员们训练的地方就在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

  多巴基地距省会西宁28公里,是中国乃至亚洲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最适合耐力性训练的国家高原体育基地。被国内外体育界誉为“铸造金牌的工厂”、“高原训练的风水宝地” 和“培养世界冠军的摇篮”。中国首位获得奥运会奖牌的藏族运动员切阳什姐就出自袁德久的队伍。来自青海体工一大队,长期在多巴训练的藏族选手曹茉婕则是全运会万米跑冠军。

  多巴基地主任刘兴海介绍,多巴基地的前身是个军工厂,上世纪80年代被改造成高原训练基地。如今走进基地,田径馆、游泳馆、射击馆、综合训练馆等各功能场馆齐备,良好的绿化使这里有着别样韵味,微风吹过,空气中弥漫着花香,多巴基地目前是国家3A级景区,吸引众多游客慕名探访。

  刘兴海骄傲地告诉新华社记者,多年来,多位世界冠军在该基地训练,包括陈跃玲、王军霞、邢慧娜、刘子歌、焦刘洋等奥运会冠军,靠着在体育界良好的声誉,现在很多队伍还会选择在多巴基地训练。

  据了解,去年,基地接待了来自包括田径队、游泳队的国家队队员300多人次;山东、辽宁、河南等省会队员600余人次;南极科考队、北京朝阳体校等也在基地进行训练。

  “目前,基地名声也从青藏高原飘向了世界,”刘兴海说,近年来,来自阿曼、日本、俄罗斯等国的运动员也选择在多巴基地训练。

  是什么因素使多巴基地成为耐力训练的宝地?多巴基地办公室主任郝煜曾经是一名篮球运动员,他认为,是基地独特的海拔条件、较为封闭安静的训练环境和独特的场地。

  郝煜说,多巴基地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在内地炎热的夏季,基地平均室外温度约为14摄氏度,这让运动员有一个比较好的身体舒适度。此外,青海省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也有利于运动员进行交替训练。

  青海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马福海说,目前,国际公认的高原耐力训练最适合的海拔高度为2000-2500米,而多巴基地的海拔为2388米,这让队员们在高原训练自然缺氧的环境下,有利于提高身体“携氧能力”。

  马福海介绍,800米以上海拔就会对人体生理产生一定影响,当人进入海拔1500米以上的环境,会处于低氧或缺氧状态,人体血细胞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更高的海拔环境中进行运动复合刺激,运动员心肺功能会提高,进而提高对氧气的转化能力和肌肉代谢能力,最终使运动能力得到提升。

  记者了解到,高原训练也有诸多弊端,如在缺氧环境下运动员体能不容易恢复,还有运动负荷量在高原地区不容易把控。

  “其实,高海拔训练只是一种训练的手段,要想出成绩,还得靠教练员和运动员不懈的付出,”袁德久说。

  如今,切阳什姐从高原走向了世界,曹茉婕也被更多人所关注,两位藏族姑娘都感谢基地提供的良好训练环境和教练员、工作人员们对她们的付出。曹茉婕说,她希望基地能出现更多的世界冠军。

  “奖牌背后不只是单纯的环境因素,一块金牌凝结了所有体育人的智慧,”袁德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