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海外华媒再访藏区 初识澜沧江边“阿尺木刮”

2016-06-20 09:50: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刘舒凌


\
6月16日,傈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阿尺木刮”传承人李碧清在寨口迎接海外华文媒体代表。 刘舒凌 摄

\
  身着传统傈僳族服装的同乐村青年展示迎宾的酒器。这个盛酒的酒壶由树皮包裹,已有70、80年历史。 刘舒凌 摄

\
  在海拔约2200米的云南澜沧江东岸高半山区,同乐山寨布局保持傈僳族悠久传统风貌,井杆式木楞房建筑群相互组合、错落有致地“镶嵌”在朝南向阳的山坡上,在2007年开始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被列为全国百大发现之一,目前最老的民居有190多年历史。 刘舒凌 摄

  “阿尺木刮”,可解释为“山羊的歌舞”,傈僳族祖先模仿山羊所发的叫声创造了这种传统舞蹈。我们傈僳族在年节、喜庆、婚嫁、丰收、迎宾时都会跳它,高兴啊。

  15日起,亚、欧、美、非各大洲的十多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之邀,展开云南藏区迪庆之行。他们在海拔约2200米的高半山区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同乐村,迎面遇见在寨口盛装迎宾的傈僳族村民。开朗活泼的媒体人加入了欢乐的集体舞蹈。德国《欧洲新报》总编范轩向县民族宗教局局长余建国提出了一年里“阿尺木刮”演出多少次、老少村民是否都能参与等问题,得到了开头那段介绍。

  就设在村口的传习中心,记载了这种民间集体歌舞的前世今生。“阿尺木刮”,流传于澜沧江上游的云南迪庆州维西县叶枝镇同乐、新乐一带;傈僳族舞者分男女两队,踏歌起舞,每一段乐曲开头都有一个无唱词内容的起音,如高山牧场上山羊悠悠长鸣。

  余建国为来访的嘉宾介绍村口广场小舞台高处一尊雕像,那是镇上的农民知识分子哇忍波,这位先人于1923年创造出一套属于本民族的音节文字,据说他就在同乐村吸取了“阿尺木刮”中蕴含的傈僳族文化精髓。

  不依赖器乐,30、40位村民组成的歌舞表演队,立时在原本宁静的村寨中带起了传统节日里特有的快乐气息。而且,如今傈僳族村民跳起阿尺木刮,仍穿戴着清代余庆远《维西见闻录》中记载的,舞者“男挽髻戴簪,编麦草为缨络缀于发间,出入常佩利刃。妇挽发束箍,盘领衣,系裤裙”,历史的痕迹就在他们的身上。

  领舞的李碧清身材壮硕、器宇轩昂,这位1968年出生于村中的“阿尺木刮”传承人,19岁时就到高山牧场去拜老艺人学习唱词和舞蹈;他所继承的“阿尺木刮”展现粗犷而自由的特点,周边村寨青年也来向他学习。

  李碧清告诉海外华媒记者,他是这项舞蹈第三代传人;如今同乐村130多户人家600多居民当中,他们当中90%会跳“阿尺木刮”。10年前,“阿尺木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迪庆一大文化资产,当中凝结了李碧清这一代傈僳族民间文化人的心血,他们自觉地承接传统并抓住每一个推广、介绍“阿尺木刮”的机会,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走入县城、州府。

  2012年,李碧清作为领舞带着“阿尺木刮”登上国家级舞台,参加北京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的《盛世中华》开幕式演出。回忆起当时向全国观众呈现传统文化充满力量和美感的一面,他仍然感到骄傲。

  历史中,叶枝镇曾是滇藏茶马古道上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但更长时间里傈僳族人还是受到地理复杂、交通不便的限制,思维相对保守,较少与外界往来、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家家户户都养山羊,人与这一种动物关系极为密切,热烈奔放又不失古朴典雅的“阿尺木刮”或许也因此得以保留,乃至于成为理解傈僳族传统的“百科全书”。

  现在,李碧清收有30岁出头的2名传人。他说,我的舞蹈队有演员40个,但其中20多个长年在外打工,传承还是有它的困难。余建国、李碧清和同乐村的居民们冀望华媒多多地代为介绍,让2006年已成为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的寨子为更多山外的旅行者所了解,活络村庄经济,也让“阿尺木刮”更好地扎根在这片淳朴、美丽的高山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