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三代治沙人

2016-04-07 10:08:33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杰拉


\  
赵雪彬爷爷当年栽植的樟子松。   

  正午,炙热的太阳光直射着沙珠玉沙漠。

  沙珠玉地处共和盆地,素有“风库”之称,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0.5万公顷,沙漠从沙珠玉河谷呈3条带状由西北向东南随风移动,在这里,农田、灌渠、农舍被沙掩埋是常有的事。每年春季一刮风,黄沙漫天,当地群众都会戏谑地说一句:“沙珠玉的阿舅来了。”

  这里的老人依稀记得,许多年前沙珠玉河曾流至小镇东部的山冈脚下戛然而止,形成一对姊妹湖,叫褡裢的湖,1990年前积水面积3.97平方公里,因干旱和风沙危害,沙珠玉河在枯水季节时常断流,2002年褡裢湖干枯见底,如今湖区已开垦为农田。

  青海省沙珠玉治沙试验站就设在这里,其前身是沙珠玉治沙队,上世纪50年代全国仅有6个这样的治沙队。试验站总面积858公顷,50多年来经过几代治沙科研人员和当地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初步形成了以封沙育林草区、固沙试验田、农田防护林相结合的较为完整的沙珠玉治沙试验林场防护林体系。试验站所在地沙珠玉乡也建起了247条总长130公里的农田防护林带,建成了围护0.2万多公顷农田、村庄、滩地的绿洲。试验区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8%提高到现在的75%。

  3月30日,当记者走进沙珠玉乡时,再也看不到当年风沙满城的情景了,两排长达5公里的青杨林首先进入我们的视野。

  “这是我父亲那一代人种下的树。”说话的赵雪彬是青海省治沙试验站副站长,也是在此治沙的第三代人。

  赵雪彬说起一家三代人在这里生活工作的情景时显得很平常。50多年前,他爷爷赵文轩作为一个高中生从湟源县坐马车来到共和,他是来参加沟后水库工程,之后他们被分配到了沙珠玉,从此在这里挖下“地窝子”安家落户,开始了与漫漫黄沙相伴的岁月。赵雪彬童年时期每天跟着爷爷去看他精心护育的樟子松。

  1979年赵雪彬的父亲赵士学继承父业,继续在实验站工作。自此,这个来自安徽的家庭已经扎根沙珠玉,成为地地道道的青海人。1997年赵雪彬湟源牧校毕业后,听从父亲的劝导,放弃留城工作的机会,回到风沙困扰的沙珠玉。赵雪彬说:“实际上我不是学林学的,父亲让我边学边干,所以从2003年开始我上西北林学院学林学本科专业。

  如今,他爷爷种下的樟子松已是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与其周边的青杨、新疆杨、柽柳、沙柳、沙蒿等耐旱植物相比显得格外翠绿,不远处有一个观测台,已是林业高级工程师的赵雪彬每个月都在这里采集监测的风力、风沙量、蒸发量、降水量等数据。 每年3至5月份,赵雪彬和他的同事们是最忙碌的,天刚刚亮,带上干粮和水袋就走进沙漠,在沙丘与沙丘之间爬行,树与树之间穿梭,领着当地百姓布沙障、栽树苗,一干就是一整天。治沙人在实践中发明的沙障名目很多,有生物沙障(用乌柳、柽柳树枝制成)、粘土沙障、麦草沙障、尼龙沙障等等,一格格固定沙障中栽植的乌柳形成一片片绿色防护带向沙漠深处延伸、延伸。

  握手告别时,赵雪彬说:“其实我们家的事儿就这么平常,要说我们三代人有什么区别,那就是爷爷睡“地窝子”,父亲住平房,我办公上了楼房。”

  对家庭来说,今年39岁的赵雪彬也许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好在他妻子更藏措去年从尖扎县林业局退休了,现今在西宁虎台中学附近租了房,照顾上初中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