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甘肃到西藏 梦想在拉萨扎根 “刚来拉萨的时候我在出版社上班,但周末会做一些小生意,主要是在布达拉宫广场摆地摊卖一些小孩的玩具。慢慢地我发现来西藏的游客很多,所以找了一个地方卖工艺品。”东智介绍道。 随着自己工艺品店生意越来越好,东智接触到了越来越多从内地来西藏旅游的人。东智说,每年到西藏来的游客很多,但大家在这里并不仅仅是欣赏美景,他所认识的许多内地游客,对西藏的历史、宗教、民俗都有浓厚兴趣。 “很多内地游客其实是很有文化品位的,针对这些高质量的游客,我想他们并不仅仅满足于买些工艺品。于是我便把卖工艺品的柜台腾出三分之一的位置,摆了一些有关西藏的书籍。果然这些书籍一摆出来就特别受欢迎,可以说每天都是售空的。有了这样的基础,我想可以开一个有关西藏书籍的书店,当时就把书店的地址选在了措美林附近。2003年5月,不足30平方米的书店正式开张了。”东智说道。 当时不到30平方米的书店在措美林附近可以说带来了不小的轰动。“那时候生意真的是很好,排队前来买书的顾客中还有很多外国游客。很多人都说,这是一个了解藏文化、体会西藏风情的地方。”东智回忆道。 大学主修藏文化,毕业之后这位来自甘肃甘南的藏族汉子东智又来到了一直向往的拉萨,与妻子一起经营着工艺品生意。随着西藏旅游的不断发展,东智与妻子开始了自己生意上的“转型”,从卖工艺品到经营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书店。在记者看来,书香萦绕已让很多人羡慕不已,而东智早已把日常的生活爱好从藏文化书籍延伸到文房用具的收藏中。在东智看来,收藏这些文房用具,是给日常的生活添加了更多乐趣。 有了书店,东智觉得还差点什么,于是便想到了书吧。“书吧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平台和窗口,让萍水相逢的人聚在一起讨论、交流有关西藏、有关藏地的风土人情,让外地来的游客可以更好地认识了解西藏,也让西藏的当地人可以与内地人更好地进行交流。”东智说。 从书店到书吧,慢慢地手头有了积蓄,东智开始在八廓街“淘宝”了。而谈到为什么对旧时的东西感兴趣,东智说可能得用“耳濡目染”来解释了。“我小时候家里就有很多老物件,那是奶奶甚至祖辈传下来的。那个时候我的奶奶和父亲都会给我讲一些关于这些老物件的事情。从哪一辈传下来的,代表着什么寓意,老物件采用了什么样的制作工艺……家庭环境的熏陶再加上自己大学所学的专业,所以很早以前我就对收藏感兴趣,尤其是一些老的器物。”东智说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书店、书吧的生意越来越好,东智也在八廓街冲赛康市场上淘到了不少宝贝。“那个时候市场上能淘到不少好东西,但是我自己收购的种类有点多、有点杂。我就在想,既然开了书店和书吧,为什么不专门收藏文房用具呢?” 有了这一想法,东智开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收藏。而在他给我们展示的文房用具中,涉及到的种类远不止我们所想象的文房四宝,可以说与书房有关的一切东西,在他的收藏中都能够体现。墨瓶、护经板、练字板、笔套、书柜、印泥台、印章盒……每一样东西,在东智看来都是他的宝贝。 “收藏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也是需要靠缘分的事情。有时候转了几天,可能都找不到一件自己心仪的东西,有时间可能就是不经意的一瞬间,它就出现在你面前。现在关于文房用具的东西我差不多收藏了几百件,但是还不够,还需要继续去挖掘。我的目标就是开一个关于文房用具的小型博物馆。”东智对记者说道。
|
他在民族文化中寻梦新天地
从工艺品店到书店、书吧
2016-11-01 14:28:28 来源:西藏商报 作者:王媛媛 韩海兰
从工艺品店到书店、书吧
东智是在西北民族大学读的书,主修藏文化。毕业之后这位来自甘肃甘南的藏族汉子来到了一直向往的拉萨,与妻子一起经营着工艺品生意。随着西藏旅游的不断发展,东智与妻子开始了自己生意上的“转型”,从卖工艺品到经营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书店。
上一篇:藏纸人生
下一篇:传承在家族记忆中的象雄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