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巴桑塔曲,带着摄像机“征服”珠峰

2015-11-11 09:13:28   来源:新华社   作者:刘欣 黄兴 檀易晓


  在西藏众多山体岩壁上常常刻画着一条白色的梯子,藏传佛教信徒相信,“天梯”可接引世人的灵魂通往极乐世界,电影纪录片《喜马拉雅天梯》因此得名。

  36岁的藏族小伙巴桑塔曲和内地青年生活无异,手机、体育点缀着自己的生活。但他又是特别的一个,因为他和同伴一起,完成了中国首部记录珠穆朗玛峰北麓攀登全程的超高清极限纪实电影拍摄。

  巴桑塔曲是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聂拉木县人,这里与尼泊尔紧紧相连,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拥有或临近珠峰、希夏邦玛峰和卓奥友峰等一批世界级的山峰。这一地区盛产登山家,其所属的日喀则被誉为“登山家的摇篮”。

  巴桑塔曲有6个兄弟姐妹,家境贫穷。“当地工作机会不多,于是我来到西藏登山学校学习,想尝试游牧之外的生活,”他用并不熟练的汉语说。

  2003年,巴桑塔曲成为西藏登山学校第一批毕业生,之后曾9次成功登顶珠峰。平时,他是一名高山向导,为前来登山的客户提供服务,例如修路、搭帐篷、背氧气瓶。他或许没想到,自己将被《喜马拉雅天梯》电影摄制组选中,在中国率先完整拍摄了5400米至8848米高度的珠峰。

  电影聚焦西藏登山学校一批20岁左右的学生,记录他们学习登山、做向导、攀珠峰的场景,就像巴桑塔曲的日常工作一样。

  自2011年起,拍摄团队开始调研,2013年9月正式开拍。影片首席摄影指导扎西旺加介绍,受自然环境和身体条件影响,专业摄影师在7028米以上的高度不可能完成拍摄,因此他们找到了巴桑塔曲和另一位藏族高山向导,并在四个月内对他们进行拍摄角度、构图、成组镜头等专业培训。

  这对巴桑塔曲来说并非首次,因为他曾在2008年珠峰奥运火炬传递中协助拍摄工作。

  扎西旺加说,适合登顶珠峰的只有每年3月至5月里三天左右的时间,因此他们在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等待了三个月之久。通过对国家气象局、西藏自治区气象局、瑞士气象局提供的数据进行汇总后,登山队决定在2014年5月25日凌晨出发。

  山峰上的严寒给拍摄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技术上一定要保证电池续航能力,这样摄像机才能正常运转。扎西旺加说:“单是摄像设备就有10多斤,再加上氧气瓶、羽绒服和个人随身装备,他俩每人要负重20多斤,这让8000多米的高海拔拍摄困难重重。”

  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一半,随着海拔递增空气愈加稀薄,慢慢行走都能听见自己的强劲心跳声。而高山摄影师的心脏负荷更大,巴桑塔曲背着摄像机等物在向峰顶行进路上,越走越艰难。

  “山上气温很低,有时我只能把摄像机挂在脖子上工作;到了八千米以上的海拔,天气实在是太冷了,有些路段我只能把摄像机放在地上,推着前进。”巴桑塔曲说。

  历时6个小时,巴桑塔曲和同伴旺堆携带摄影设备登上了顶峰,“我们来不及也没时间驻足欣赏美景,只顾着尽量多拍摄一些天空和雪山的画面。”巴桑塔曲说,他们在顶峰总计停留了20分钟。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登山者登上世界屋脊,然而,在攀登的同时完成影像拍摄,决非常人能及。”扎西旺加说。

  “此外,珠峰坡度很大,基本没有平缓地带,但为了纪录星空运动轨迹、天空从暗到亮的过程、以及珠峰的光影变化,摄像师用5、6个小时完成了‘延时摄影’,”扎西旺加说。“而最终向观众只呈现了最精彩的10多秒。”

  无限风光在险峰,摄制组也的确遭遇过险情。唯一攀登到7028米高度的汉族摄像师张华就曾被风雪刮掉眼镜。

  “这严重影响了他的视力,突然向下滑了七八米,要不是被其他攀登队的帐篷挡住,就会坠入悬崖。”扎西旺加说。

  当然,整个拍摄过程也有遗憾。“焦点的把控、镜头稳定、拍摄景别都还有所欠缺,”扎西旺加介绍。“凌晨时的拍摄亮度欠缺也导致拍摄连贯性不够。”

  两位藏族摄影师在拍摄后甚至因此不好意思回到5200米高度的大本营。当张华和副导演把素材取回来之后才发现,他们在顶峰的拍摄成果已超出预期。

  拍摄团队共记录下了时长500个小时的素材。目前这部90分钟的电影票房已破800万。“面对商业大片的包夹,纪录片走进大银幕不容易、放映不容易、人们来看更不容易。”扎西旺加说,他相信《喜马拉雅天梯》将成为中国上座率最高的国产纪录片。

  同时,制作团队已经完成了五集电视纪录片的后期剪辑。较之电影,电视纪录片将着重讲述孩子们从大山里走出来,系统学习登山以及藏族人民日常生活的情况。“比电影生活化更多”,扎西旺加说。

  “登山带给我很多荣誉,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巴桑塔曲说,他每年都要去珠峰,一去就是两个月。这位藏族汉子未来会继续作高山向导,并希望有朝一日独自拍摄一部珠峰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