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多元化办学 为西藏培养更多合格人才

2015-09-10 11:21:48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王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晓蓉,“十二五”期间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内地西藏班(校)教育成效调查研究》,对内地西藏班办学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研和系统研究,掌握了翔实的一手资料。她认为,内地西藏班的举办,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一项创举,为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边疆繁荣与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内地西藏班办学的进一步规模化、规范化,未来办学应更多考虑西藏的人才需求,实现人才培养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记者:从您的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情况来看,内地西藏班对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影响?

  吴晓蓉:从1985年起,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内地开设西藏班,培养西藏少数民族人才,其立意在于利用内地优质的教育资源对口支援西藏,这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创举。这项政策实施30年来,不论是对国家、对西藏,还是对西藏各族学子来说,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边疆繁荣与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曾经实地走访调研了200多名有内地班求学经历、返藏工作的藏族人士。访谈范围覆盖西藏昌都、林芝、山南、拉萨等地,职业包括政府公务员、在岗教师、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9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国家开办内地西藏班的政策非常好,非常有效,不仅让他们增长了知识,而且开拓了视野,丰富了人生阅历。

  记者:内地西藏班办学30年来,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模式也在不断调整变化,您认为有哪几个关键节点值得特别关注?今后的办学,应着重朝哪些方面调整?

  吴晓蓉:30年来,内地西藏班的办学类型、层次、模式等,都随全国的总体教育形势以及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了适时调整。如,1985至1987年,内地西藏班只招初中生;1992至1997年,以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为主;1998年起,初中扩招,压缩、停招部分专业的中专生,扩招师范生和高中生;2004年起,西藏优秀毕业生有机会直接插班到非民族类普通高中学习;2010年起,内初班(校)学制由4年改为3年等。

  当前我国正值社会转型期,西藏的区情在不断发生变化,内地西藏班(校)办学,也应当根据西藏形势作出适当调整。随着内地西藏班生源质量的提高以及办学的规范化、制度化,今后的办学应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加大混合编班力度,加强不同族群、不同文化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记者:2004年起,国家实行了“散插班”制度。但有学生反映,由于学习基础不同,藏族学生在非民族类普通高中学得很吃力,跟不上。您觉得应该怎样解决这一问题?

  吴晓蓉:从总体来说,混班、混校毕业的西藏学生,不论是学习成绩、适应能力还是综合素质,都是比较好的。因为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学生比较容易形成健康的文化认同观、价值观。

  至于学习基础不同所引起的学习困难,尽管客观存在,但这都是暂时的,经过学校、老师、学生三方的努力,都可以克服,关键是要激起他们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所以,我认为,混合编班不一定非要把学生编排到内地特别重点的学校,和特别优秀的班级。因为,倘若学生之间各方面能力、水平相差太大,反而不利于西藏学生的成长。

  我建议,在西藏学生赴内地之前,对他们做一个包括学习成绩、健康状况、文化适应等指标在内的较为全面、综合的评估。同时,适度结合学生意愿,将其编排到适合他们的学校或班级进行学习。

  记者:经过30年的办学历程,内地西藏班如今已拥有1.8万名在校生,面临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型挑战。您认为,如何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提升内地西藏班的教育教学水平?

  吴晓蓉:我们说,教育公平分为三种: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我认为,内地西藏班的办学,应该坚持起点公平、过程公平,但从结果来说,不能完全讲“公平”,或者说讲“平均”。也就是说,从起点和过程来说,要实现人人“有学上”,人人“上好学”;但从升学、包括就业上来讲,应该适度推进并实行严格的淘汰制。能不能上好大学,能否谋得一份好职业,不能一直依靠或依赖政策与制度保障,需取决于个体自身的努力和能力。从这一点来说,内地西藏班有必要逐渐实行“宽进严出”,在提高学生能力、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同时,我认为,每一个内地西藏班的学生及家长都应当认识到,相比于学习的结果,学习的过程更重要。学习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升,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等,会让他们终生受益。因此,要提升内地西藏班教育教学水平,有必要建立相关制度,激发内地西藏班学生的学习动力、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才。

  记者:内地西藏班学生到内地求学的过程中,文化上的不适应普遍受到关注,应当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融入?

  吴晓蓉:内地西藏班的学生,一般是12至18岁。心理学研究表明,12至18岁的少年期和青春期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危机期,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冲突期,也是他们文化认知、社会认知形成的关键期。该阶段青少年要完成预期社会化,他们被新的社会要求和冲突困扰,开始思考自己是谁的问题。他们要建立一种新的同一感、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自己在所在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继而形成自己的形象、性格、信念等。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个人未来职业的选择、性别角色、人生价值观等密切相关。

  初来内地时,内地西藏班的孩子普遍存在气候、日常生活的不适应,也存在孤独感、想家、紧张、焦虑不安、自信心差、自卑感等心理适应问题,致使情绪低落,给文化适应带来困难。因此,教师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危机期,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能力,使他们在适应内地自然、人文环境基础上,以理解、开放的态度,具备多元文化素养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现在,很多内地西藏班(校)出于安全的考虑,一般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使学校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活与文化空间。学生基本都在本民族圈子里学习、生活,缺少与其他民族学生的交流,包括对学校外社会、文化的了解与认知,这在无形中窄化了学生视野和文化认知范围。因此,建议学校在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开放办学,让学生了解、认识他们的生活与文化环境,促进西藏学生与其他民族学生的交往、交流与了解。建议内地西藏班开展多元文化教育,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往;关注西藏班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帮助他们度过心理发展危机期;营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等,帮助西藏学生多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提升藏族学生内地学习期间的文化适应能力,形成多元的文化认知。

  记者:现在,北京、江苏在西藏办起了“家门口的西藏班”,您怎么看待这种教育模式?

  吴晓蓉:这种尝试很有必要,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内地西藏班的一些不足。在西藏区内办“家门口的西藏班”,为其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是一种较为稳妥,也可持续的长效策略。这种教育模式的优势在于:首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适应一方水土;其次,本土发展,才是基于西藏内生的物质与人文基础和条件,适合西藏本土需求的内生式发展策略。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从内地学成返藏的毕业生,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藏语文能力不足。内地西藏班的学生很多是小学毕业就离开了西藏,从初中、高中一直到上大学,十多年的时间都是在内地度过的。因此,尽管他们能说一口流利的藏语,但藏文的读、写能力相对较弱。返藏工作后,在工作中用本民族语言传达、解释党和国家的政策、文件时存在障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成效。

  内地西藏班培养的人才,是为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但伴随西藏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与进步,其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也应出现新变化。现在,内地西藏班学生所学的知识,与西藏本地学生所学有所不同,有些内容不适合西藏区情。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大西藏本地办学的力度,提升西藏本地办学水平,将异地办学作为一项辅助性、补偿性的办学政策和办学形式,以解当下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