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访原人大副委员长热地:热地和他热爱的大地

2015-09-06 10:07:36   来源:新华社   作者:张晓华、王清颖、薛文献


  原标题:热地和他热爱的大地——访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热地

  77岁的热地,是西藏几十年沧桑巨变的历史见证人。

  作为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个农奴出身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从西藏农奴到国家领导人,他是西藏发展变化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他的身上浓缩了西藏各族人民命运的变迁。

  他曾经说,自己和家乡西藏是水和土的关系,离不开,因为这里的土地养育了他,这里的人民养育了他。

  近日,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热地高兴地表示:西藏,明天会更好。

  西藏传奇:从农奴到共和国领导人

  热地身上有三处伤痕,犹如历史的烙印。

  第一道伤痕,是右脚的小脚趾,小时候做农奴放牧时冻坏的,到现在还是变形的;第二道伤痕在腿上,是少年时代乞讨时被牧主家的狗咬伤的。

  谁能想到,一个曾经在生死边缘挣扎呼号的农奴,能够成为国家领导人?

  1938年8月,热地出生于西藏那曲比如县一个贫苦牧民家庭,出生之后就没见过父亲,从小跟随母亲,居无定所,乞讨为生。他给部落头人、牧主、活佛当过佣人,在寺庙里当过“小扎巴”……

  农奴命如草芥。热地记得,给头人家的孩子当“马”,嘴里塞上绳子,抓着头发,打鞭子,让他爬,嘴巴经常被勒得鲜血淋漓。他的一个弟弟,活活饿死在母亲怀里……

  “旧西藏延续了几百年的封建农奴制度。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反动、最野蛮、最残酷的社会制度,比欧洲中世纪的农奴制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热地说,时间已证明一切,分裂势力还想把西藏带回到以前,怎么可能?谁会答应?

  1959年,热地21岁,这是他,还有无数藏族同胞命运的拐点。

  这一年,西藏进行了民主改革,百万农奴得以解放。热地在解放军和工作组的动员下,来到北京中央政法干校学习。

  年轻的热地,学会了说汉语,写汉字。初学汉字时,对“毛”“共”“解”三个汉字记得最清楚——毛主席、共产党、解放军。

  在那里,热地明白了一个道理:命不好,是因为剥削、压迫造成的,并不是命运的安排。

  1975年,热地从那曲地委书记调任为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在自治区领导岗位上一干就是近30年。

  2003年3月,热地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一个西藏农奴,在时代巨变与自己的努力下,完成了当代传奇。

  热地身上的第三道伤痕,是1988年留下的。

  1988年3月5日,拉萨发生大规模骚乱事件。当时热地和中央工作组被围困在大昭寺三楼上。寺外的武警在窗户上用消防车搭梯子,再用部队的背包带把被困人员往外解救。热地拉着背包带下滑时,突然背包带断了,他从空中重重地摔在石板地上……到现在他的腰还经常疼,手上留下了伤疤。

  热地经历过多次西藏骚乱事件,他说:“50多年来,在西方敌对势力支持和纵容下,达赖分裂主义集团在西藏多次掀起大规模骚乱。实践证明,我们同达赖集团的斗争是长期的。对达赖,决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和幻想。”

  西藏巨变:一条与西藏命运交织在一起的天路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7月21日,在中央的安排下,热地乘专机由北京抵青海格尔木,然后从格尔木坐火车到拉萨。

  “这是一段美好回忆,自豪、激动和由衷的高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热地回忆坐火车回到拉萨,热泪盈眶。

  回忆起旧西藏的路况,他说:“1951年12月,十世班禅大师第一次进藏。从青海西宁出发,前后共行程2000多公里,历时5个多月。出发时,雇了3000多峰骆驼和7000多头牦牛,但到达后骆驼就死了三分之二,牦牛也死了不少。”

  旧西藏现代交通完全是一片空白,严重影响了西藏同外界的交往,制约、阻碍了西藏的发展和进步。

  路,是西藏巨变的一个缩影。热地喜欢一首关于青藏铁路的歌中唱到:“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这条天路,是西藏各族人民盼望了半个多世纪的一个梦想,也是热地不懈努力终于实现的一个梦想。

  热地亲眼看到,早在上世纪50年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想修通进藏铁路,但因技术难题无法克服等而被迫中止。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综合实力增强,青藏铁路于2001年开工,仅用5年时间就全线建成,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

  热地说:“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最宏伟的工程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在地球之巅上立起的一座历史丰碑!”

  青藏铁路的通车,极大地促进了西藏的跨越式发展,推动了西藏社会的全面进步。2015年7月1日,青藏铁路开通9周年,已累计运送货物40483万吨,运送旅客9100多万人次;仅2014年,西藏就接待国内外游客1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多亿元,这其中青藏铁路作出了巨大贡献。

  “西藏各族人民把这条铁路叫作通向富裕、幸福生活的天路。”热地感慨道。

  在热地的老家,藏北比如县,过去没有一条公路,交通运输全靠人背马驼。现在比如县公路四通八达,全县百姓拥有小汽车、货车等各类交通工具将近2万辆。“比如县半个世纪的发展,就是新西藏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