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草原丝路民族文物及佛教造像艺术品亮相北京

2015-07-08 09:47:33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吴艳


  \

  14世纪的玄奘西行求法铜质造像。 本报记者 吴艳摄

  7月4日,北京桑杰佛教艺术博物馆和北京国际饭店联合举办“草原丝路民族文物及佛教造像艺术精品展”。此次展览的文物是蒙古族著名收藏家桑杰精选其多年收集的草原丝路沿线的珍贵文物。桑杰表示,希望通过展览,推动佛教文化艺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桑杰艺术博物馆分“草原丝路文化艺术珍品”、“藏传佛教宗教舞蹈羌姆面具和服饰”,“蒙文、藏文佛经”、“藏传佛教造像”、“藏传佛教唐卡”等版块,展品150多件。此次展出的文物中,有古代匈奴的青铜兵器、草原铜器、青铜和金银动物造型,也有丝绸之路上的佛教、道教以及元、明、清三代的藏传佛教珍贵文物、造像和唐卡艺术。包括非常珍贵的13世纪的成吉思汗与孛儿帖夫妇石刻造像,五世达赖喇嘛和六世班禅额尔德尼造像,热振呼图克图、四世班禅额尔德尼、十二世达赖喇嘛蛟龙纽印,六世班禅额尔德尼罗桑华丹益希玉印等珍贵文物。不同时期的民族文物和佛教造像艺术,生动展示了草原丝路文化与中原汉文化、沙漠丝绸之路与雪域高原藏文明之间的文化交流关系,真实反映了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商贸经济往来、文化交流交融。

  在这次精选的诸多文物中,铸成于13世纪中亚地区,由青铜制成的长3米,宽1.5米,重约1吨的“元代成吉思汗与长春真人等青铜浇铸雕件”最有历史学术价值。它以成吉思汗与各政治、宗教领袖一起参加具有草原文化特色的那达慕大会为背景,刻画出草原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艺术交融的时代特征,除主要人物各具特色外,其身后圆顶传统蒙古包,顶尖式伊斯兰风格蒙古包和欧洲风格蒙古包反映了当时不同的草原建筑文化。两侧的龙旗左边是代表草原文化的多角龙旗,右侧是反映中原文化的传统龙旗。这幅纪实性雕塑作品真实呈现了草原丝绸之路各民族共融共生发展的历史。

  出土于新疆克孜尔石窟,由海外收买回来的初唐时期的菩萨造像形态优美,生动展示了域外犍陀罗风格的菩萨造像风格。14世纪的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大师西行求法铜质造像,难得一见,其造型特征与我们常见的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画本风格基本一致,真实反映了一代大德背负经盘笈西行求法的历史情境。

  元代蒙古族信仰藏传佛教后,在广袤的蒙古草原上逐渐修建了不少规模大小不等的寺院,绘制了大量的佛教壁画以及佛教造像,对元、明、清以来的蒙古民族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此次展览的佛教造像艺术中,有早到公元12世纪印度帕拉王朝时期的阿弥陀佛造像;元、明、清时期的佛、菩萨、度母、护法神、财神、大威德金刚、吉祥天母、十六罗汉等佛菩萨造像;也有莲花生大师、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五世达赖喇嘛、六世班禅额尔德尼、神医孙思邈、关公等历史人物造像。这些精美的宗教艺术作品,造像生动,神态优美、工艺精湛,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宗教造像技艺,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收藏价值。

  据了解,此次展览中大部分佛教造像曾于2014年10月在陕西宝鸡“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大会”举办时,在法门寺地宫进行了两个月的展览和加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高僧大德的好评和称赞。

  此次展览自7月4日至12日,分别在北京天雅古玩城桑杰艺术博物馆和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