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高原上的“生命救助站”

2015-07-07 09:09:01   来源:新华网   作者:张栓根 刘倩茹


  原标题:高原上的“生命救助站”

  马攸桥边境检查站位于普兰县霍尔乡境内219国道旁,坐落于马攸木拉山脚下,驻地海拔4960米,冬季时长7个月,自然环境十分恶劣。马攸桥边境检查站开展爱民固边战略以来,官兵们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满腔热情为群众服务,设身处地为群众分忧,赢得了各级的赞誉。

  马攸木拉山牧区是西藏阿里最大的自然牧区,属季节性牧民生活点,每年夏季,来自日喀则帕羊和霍尔乡的牧民会赶着牛羊齐聚在马攸木拉河两岸,放牧于此。该站官兵在开展日常二线检查工作的同时,毅然承担起了“高原片警”的重担,依托“四队”即医疗小分队、维修小分队、救援小分队、宣传小分队,深入牧区,开展送法、送医、送菜、送科技、送文化、送温暖活动,并与牧区群众形成了“相互带动、和谐融洽”的结对帮建机制。

  2011年春节期间,马攸木拉山山口遭遇特大暴风雪,连续的降雪使积雪厚度达1米多深。2月9日下午,由于大雪封山,道路中断,数十名游客被困马攸木拉山山口附近,其中一名游客突发严重高原反应,生命垂危。马攸桥边境检查站接到报警后,立即组织官兵救援,他们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踩着过膝的积雪,一路徒步行进,赶到了游客被困点。经过4个小时的艰难跋涉和不懈努力,受困游客终于被成功解救。获救的游客康复后,特意给该站送来一面写有“神兵天降,救人民于水火”的锦旗。

  为倡导文明执勤、树立良好的公安边防“窗口单位”形象,用实际行动展现全体官兵“爱岗敬业、岗位文明、岗位奉献”的精神,努力创建一流的基层窗口单位,该站提出了便民、快捷、高效的工作口号,明确了“说话轻一点、微笑多一点、脾气小一点、态度好一点”的工作要求,在普兰做修车生意的赵志勇经常过往于马攸桥边境检查站。他说:“马攸桥边境检查站有一系列受欢迎的便民、为民举措,我感觉挺好,特别是在大雪封路的时候,我们有吃有住,还有免费的药品,非常感谢马攸桥的官兵,他们对我们真的很好,很不错。”

  2013年7月,该站党支部总结以往抗雪救灾、服务旅客中的经验,提出了“一点两段”爱民固边平安路(“一点”:马攸桥边境检查站登记点;“两段”:帕羊铁桥至马攸桥边境检查站段、马攸桥边境检查站至公珠措段)构想,不分季节、不分时间、不分阶层打造安全、快捷、方便的全方位、全天候救援应急保障体系。

  “2014年8月28日上午9点,在距检查站17公里的219国道上,一辆面包车与一辆丰田越野车相撞,许多乘客都不同程度受伤,其中有1名重伤员急需救治。接警后,检查站立即启动紧急救助预案,赶赴现场救助伤员、紧急输氧、清洗包扎伤口……记得当时寒风瑟瑟,救援官兵们却忙得汗流浃背。2个小时以后,120救护车赶来,官兵们把伤员全部送上救护车。”马攸桥边境检查站上士王宇向记者讲述了他亲自参与的一次救援。

  马攸桥边境检查站站长王永刚介绍,通过把过往游客、牧民群众全部纳入“一点两段”爱民固边平安路创建活动,建立不分季节、不分阶层、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救援保障体系,体现了该站“为民、利民、亲民、惠民、便民”的工作理念。自爱民固边战略开展以来,该站共救助受困车辆628余台,旅客2821人,为过往群众免费送药2671人次,服务边民群众3460人次,为受困车辆提供油料等应急物资不计其数。

  马攸桥边境检查站的官兵始终发扬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和“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喜马拉雅卫士精神。只要有求救呼声,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事故现场,给予伤员最悉心的照顾,以最高的救援效率为民排忧解难,用真实的行动诠释“爱民固边”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