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巴宜区区委书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2015-06-15 09:10:57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杨庆军


 \ 

  林芝市巴宜区区委书记彭裕殿接受记者专访。 记者 杨庆军 摄

  2015年3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林芝地区设立林芝市、撤销林芝县设立巴宜区。作为林芝市的心脏巴宜区,今天的经济现状及未来的规划与前景是怎样的?日前,新当选的首任区委书记彭裕殿接受了记者专访。

  巴宜区的由来

  自1959年9月,则拉宗、德木宗和觉木宗合并成立林芝县以来,林芝县经历了先后归属林芝专署、拉萨市和林芝行署等几次大的变迁。今年3月19日,林芝县撤县设区,成立巴宜区。为什么叫巴宜区呢?彭裕殿说,原林芝地区所在地叫八一镇,撤县设区后,新区为了和辖区八一镇区别开来,就取名巴宜区。

  巴宜就是“八一”的谐音。同时,“巴宜“在藏语中有”隐藏在岩石中“的意思,而“宜”又有“宜居”的内涵,所以,“巴宜区”非常适合林芝“西藏江南”的美誉。巴宜区维持原林芝县的区域现状,包括了四镇三乡(八一镇、林芝镇、鲁朗镇、百巴镇、布久乡、米瑞乡、更章门巴民族乡)两街道,总人口6.7万人。

  在彭裕殿眼里,撤县设区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大事件:“撤县设区是林芝县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和俞正声主席‘依法治藏、长期建藏、争取人心、夯实基础’重要原则在林芝县的具体实践,体现了区、地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凝聚着林芝县历届领导班子的心血汗水,承载着各族干部群众的殷切期盼,标志着林芝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巴宜区的现状

  彭裕殿说,自林芝县搬迁至八一镇以来,始终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紧抓住发展和稳定两件大事,按照“强基础、惠民生、抓产业、促发展、保稳定”十五字工作方针,林芝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从2005年到2014年,林芝县国内生产总值由2.765亿元增长到45.55亿元,增长15.47倍,年递增36.5%;财政收入由1260万元增长到1.395亿元,增长10倍,年递增30.5 %,在林芝地区率先突破亿元大关;农牧民人均收入由3777元增长到1.19万元,增长2.15倍,年递增13.6%。

  特色农牧业助民增收。林芝县重点打造了大棚蔬菜种植、水果种植和藏香猪养殖三大基地,使林芝县荣获了“全国科普示范县(2011-2015)”和“国家农村标准化示范区”荣誉称号。生态旅游亮点纷呈。林芝县重点打造了以鲁朗国际小镇为龙头的318旅游经济带。家庭旅游、农家乐蓬勃发展。连续几届桃花文化旅游招商节,使西藏旅游“从林开始”变成了现实,该节被人民日报评为“最负盛名主题文化旅游节”。

  援藏工作再创辉煌。从1994年以来,特别是第七批援藏工作组,安排2.05亿元援藏资金建设县级幼儿园、25个乡村医疗卫生站、8个小康示范村、1个小康示范镇等民生项目的同时,额外争取到韶关、东莞等地的1680万元资金,用于五保户集中供养中心建设、农牧民太阳能热水器工程等民生项目。同时争取到东莞虎门、长安等帮扶资金820万元增加建设4个小康示范村。

  巴宜区迎来黄金时期

  彭裕殿说,以撤县设区为契机,巴宜区将与林芝市城市建设无缝对接,借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的东风,巴宜区的城市建设规模和水平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将获得更多的资源;拉林高等级公路、机场高速通道、拉林铁路、多布电站等项目也为巴宜区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广东援藏资金也会不断增加,必将为巴宜区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随着自治区旅游品牌效应不断升温,加之鲁朗国际旅游小镇等项目建设的带动作用,巴宜区旅游产业必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纷纷进驻,也会为巴宜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和支撑。

  彭裕殿说,为努力把巴宜区打造成“经济发展主力军、小康建设排头兵、宜居城乡首选地、生态文明示范区”,未来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培育特色农牧业。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大力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牧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二是壮大生态旅游业。以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和藏东南旅游集散地为目标,加快鲁朗国际旅游小镇建设。三是发展藏医藏药等新兴产业。建立和完善藏药生产体系、研发体系、原材料供应体系,扩大藏药材人工种植规模,提高藏药深加工能力,延伸藏药产业链,把巴宜区打造成高原特色藏药材种植生产加工基地。四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拉林高等级公路、机场高速通道、拉林铁路和林芝机场,发挥区位优势,强化藏东南物流集散中心地位,加快商贸物流、总部经济、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建设步伐,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打造高原人居环境最优区

  彭裕殿说,巴宜区将明确“一个中心城区,三个重点城镇”的总体布局,打造“多点支撑、城乡一体、全域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大力推进宜居城乡建设。以巩固全国卫生城市创建成果为抓手,结合网格化管理,营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优美靓丽的城市环境;开展“绿色社区、绿色机关、绿色村庄、绿色乡镇”创建活动,打造高原人居环境最优区,把巴宜打造成养老、疗养和退休生活的首选地。实施基层医疗卫生全覆盖工程,强化区乡两级农牧民医疗费用全免政策,切实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实现农村饮用水安全全覆盖工程;实施太阳能全覆盖工程;实施有线电视工程项目,在巴宜区实现有线电视的全面覆盖;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整合教育资源,巩固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离任村党支书、村主任生活补助制度;落实五保户集中供养政策,对僧舍进行全面改造,扩大“爱心超市”覆盖面;大力实施“创业助推工程”,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 %以内。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是巴宜最大的亮点和特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彭裕殿说,巴宜区将以生态文明为先导、环境保护为基础、经济发展为核心、社会和谐为追求,把巴宜区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区,努力在发展中探索巴宜区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

  为此,一是把生态建设与加快经济发展相结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二是把生态建设与城乡建设相结合,着力推进宜居城乡建设;三是把生态建设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着力推进文化繁荣。要以巴宜区被提名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持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培育巴宜人文精神,着力建设首善之区、道德高地。以“小康示范村镇”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文明礼仪宣讲活动,让文明的理念走进群众心坎里、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中,形成常态化,让文明之花开遍巴宜。

  建立健全阳光政务体系

  “我们要适应撤县设区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用,推动巴宜区建设迈入法治化轨道。”彭裕殿说,一是推进普法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深入开展普法活动,培育全社会法治信仰,使法治成为妥善处理社会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不断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最重要保障。二是强化依法行政。坚持把“合法”作为行政第一要件,严管狠查与法治精神不符的审批、执法、用权行为,建立健全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切实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风险;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主导作用,积极发挥政协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民主监督等重要作用,形成决策民主参与的新常态。深化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建立健全阳光政务体系。三是建设法治队伍。狠抓执法、司法机关领导班子建设,把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畅通执法、司法部门干部和人才相互之间以及与其他部门具备条件的干部和人才交流渠道。开展在职学历教育、专业培训、轮岗锻炼等,推进法治专门队伍和法律服务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四是维护司法公正。支持法院、检察院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严格执行过问案件登记备案制度,扎实做好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和警务公开,完善群众旁听、司法听证、新闻发布等制度,要强化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真正让司法“晒”在阳光下。

  “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我们一定会以撤县设区为新起点,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建设经济强区、构建和谐巴宜’而努力奋斗!”对于巴宜区的未来,彭裕殿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