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第三极》揭开西藏的神秘 更讲述藏族人的心灵

2015-04-10 09:25:03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肖静芳


\
《第三极》拍摄现场。资料图片

 \

 《第三极》呈现了制作坛城沙画的壮观场面。资料图片

  大型涉藏题材纪录片《第三极》近日在央视播出,引发了继《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又一纪录片收视潮。神山、圣湖和冰川等大自然的超高清唯美画面,大量鲜为人知的藏地生活故事,以及藏羚羊、藏猕猴等多物种的生态记录,让人们的目光聚焦青藏高原——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这里有着怎样的人民?

  像《舌尖上的中国》一样,《第三极》用讲故事这种朴素通俗的方式来叙事。每七八分钟讲一个故事,共讲了近40个故事。通过一个个故事,呈现出青藏高原上的生命之美,反映了藏族人的生产生活、精神信仰,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故事吧——

  生态观念:众生平等,爱护生灵

  国外的乔治·夏勒博士研究雪豹,他在藏区考察的路上看到这样的场景:马路上有很多黑色小虫子,这是一种飞蛾的幼虫。藏民们小心翼翼地将这些虫子归拢,装进袋子里,然后拿到草原深处去放生,以免路上来往的车辆轧到它们。

  “只要是生命,就应该被拯救。”藏族人说。这样的话语和理念,让乔治·夏勒深受震撼。也许正因为此,刚被狼吃掉20多只羊的牧民,才可能在路遇小狼崽时,仍不计前嫌地用被咬死的羊的肉来喂小狼。

  十几年前,50多只藏猕猴闯进多布杰所在的村子,进来就吃庄稼,而且一来就不走了。村民们只好把家让给藏猕猴,自己另找地方盖房。82岁的老人,见到一头被狼咬伤腿的牛,决定救助它。听说青稞可以给伤口消炎,他提前将地里的青稞收割了,可是牛的伤口并不见好转。老人又亲自上山采药,终于把牛治好了。

  达娃收养受伤的黑颈鹤, 次旺老人带着放生羊转经8年……在藏地,人们和动物、大自然有着奇妙和谐的关系。

  生产生活:辛勤劳作,享用土地的馈赠

  海拔4000米以上几乎是农作物的禁区,青藏高原的人们仍顽强地种植着青稞。当惹雍措湖边分布着几百块农田,由于田地珍贵,每块田都有名字,还选出田长管理耕作。

  多杰从祖父那辈起就是田长,他运用古老的历法,选定春天开耕的日子。各家将青稞酒集中起来,洒向天空,开耕节的狂欢开始了。女人用鸡爪谷酿的酒,装上一桶,插上好几支吸管,人们围在一起痛饮,当然还少不了歌舞助兴……

  高原上生产一种叫阿嘎土的建筑原料,将其与碎石夯实,制作屋顶和地面的过程,被称为打阿嘎。阿嘎土与水融合,需要持久捶打,每一小块土地至少需要七八天的“千锤百炼”。用阿嘎土做的屋顶极有韧性,即便房梁断了,屋顶也不会塌。

  打阿嘎的人有老人,也有年轻人。他们边唱边捶打,气氛热烈,赋予了这项古老的劳作以现代色彩。其实,打阿嘎不在于唱什么,而在于手脚的自由和心灵的愉悦。

  文化传承:高原之声,不灭的精魂

  斯塔多杰是西藏大学的学生,也是最年轻的《格萨尔》说唱艺人。为了完整地录制他的说唱,学校为他开启了一个漫长的录制计划。有时候,一个下午,他能不停歇地录4个小时,不但不觉得累,反而沉浸其中,如沐春风。

  作为《格萨尔》说唱艺人中唯一的大学生,斯塔多杰每天都要研究整理老艺人的说唱内容。过去的艺人很多不会认字、写字,但能说上百部《格萨尔》。不断的学习,让斯塔多杰脑海中关于《格萨尔》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他有信心,将这部藏族长篇史诗发扬光大。

  玉古是一名鹰笛传承人。鹰笛,是用鹰的翅骨做成的笛子,放牧人用它来驱散牧羊时的寂寞。得了眼疾的玉古,生怕父辈传下来的这门手艺失传,开始到草原上到处寻找合适的鹰翅骨,想再做一把鹰笛。

  玉古找啊找,几乎就在绝望之时幸遇一位牧人,给了他一根完整的鹰翅骨。意识到这可能是自己今生遇到的最后一根鹰翅骨,他颤抖着,虔诚地完成了鹰笛的制作。他的两个女儿,高兴地从父亲那里接过鹰笛……

  宗教信仰:生命的意义,希望的寄托

  雅鲁藏布江边的一座山上出产一种质地松软的石头,敏珠林寺的丹增喇嘛从那里取回石头,僧人们将其磨成白沙,染成具有各种寓意的颜色,做成彩沙。接着,他们在寺内大殿的地板上,用线勾勒出比例严谨的复杂图案。

  彩色的沙粒从指尖沿着线条洒落,心中的形象开始入画。40多个僧人,在不同的方向凝神构建出神秘的建筑——坛城,这是传说中佛陀的居所。据说,释迦牟尼在世时,也和弟子们一起做这样色彩斑斓的沙画。

  坛城沙画等待着即将来临的萨嘎达瓦节。萨嘎达瓦节在藏历四月,这是佛陀诞生、悟道、圆寂的纪念月,在这个月里念经、行善,功德最大。人们纷纷到寺庙诵经,转山转湖,还有人从水产市场买了大量的鱼去放生。

  萨嘎达瓦节最重要的一天,人们来到寺庙,每人手握一支香,围坐在坛城沙画边,看僧人们将沙画轻轻扫掉。坛城没有了,沙子又变回了沙子。可以辛苦地拿起,又可以轻松地放下,可以一次次建立,又可以一次次抹去……这也许就是佛陀要告诉人们的。

  遇见高原:《第三极》背后的故事

  《第三极》是迄今为止投入成本最大的涉藏纪录片。从2013年初筹备,截至2014年7月,出动6个调研小组、4个摄制小组,总计拍摄500天,行程遍及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等青藏高原的60多处秘境。

  《第三极》的拍摄创下了很多中国乃至全球之最:中国首部4K超高清大型纪录片;首次在海拔5000米以上最大的湖泊冰潜拍摄;首次在雅鲁藏布江岸200米悬崖悬空拍摄;首次“高清纪录”羌塘无人区的动物生态链……

  为拍《第三极》,摄制组转场行程超过5万公里,其间损毁5套航拍设备,路途遇险30多次。拍雅鲁藏布江悬崖上夏尔巴人采蜂巢时,摄影师被蜂蜇上百次,身上拔出几十根蜂刺;海拔5000米的冰湖潜水拍摄,摄影师顶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打破60厘米厚的冰层,拍完后昏睡三天。

  在漫长的拍摄期内,主创人员多次落泪,不是为拍摄的艰苦,而是被片中的故事所感动。“总在无准备的时候,接受了角落里的温暖。”总导演曾海若说,“我们不仅展现西藏神秘的一面,更多的是想讲述人类心灵共性相同的美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