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全面小康”路上 西藏加快追赶的脚步

2015-03-16 09:51:14   来源:西藏日报   


  新常态下,西藏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从西藏的实际出发,深刻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落实新常态,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尽快缩小与全国的发展差距,加快追赶全国发展步伐;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在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扎实基础。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西藏从实际出发,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追赶全国发展步伐。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主席洛桑江村就此话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扩张总量、注重质量、快步追赶”
 
  记者: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西藏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是什么?在落实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洛桑江村:西藏作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与内地的发展不在一个水平上。新常态下,西藏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从西藏的实际出发,深刻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落实新常态,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尽快缩小与全国的发展差距,加快追赶全国发展步伐;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
 
  一是在稳增长方面,要从西藏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要求出发,继续保持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起点低、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目前总量规模还是很小,2014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国GDP总量的0.14%,“扩张总量、注重质量、快步追赶”,仍然是现阶段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常态下,西藏经济发展速度虽然有所回落,但增速还是要走在全国前列,只有这样才能追赶全国发展步伐。
 
  今后中央对边疆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加上西藏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保持相对较高增速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二是在调结构方面,要更加注重发展质量,重点抓好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发展。针对西藏产业总量小、链条短、缺乏龙头骨干企业、市场竞争力弱的现状,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比较优势,科学谋划产业布局,把旅游文化、清洁能源、天然饮用水等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作为强区产业重点培育。去年,西藏成功举办首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人间圣地·天上西藏”的品牌形象影响广泛。大力推进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逐步打响了“西藏好水·世界共享”的特色品牌。对于西藏的优势矿产业,本届政府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一支笔”审批制度,至今没有新批一个矿;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资源开发的环境监测和生态恢复,确保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三是在促改革方面,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充分激发市场的活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切实抓好简政放权各项工作,带头研究市场经济、运用市场手段、遵循市场规则,学会用市场的力量推动发展,着力“培育有效市场、建设有为政府”。特别是我们将在继续加大争取国家投资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市场推动”和“金融撬动”的作用,不断创新投融资方式,壮大全社会投融资规模。去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19.7亿元,增长21.9%;年末各项贷款余额突破1600亿元、增长了50.2%,今年西藏年末各项贷款余额有望突破2000亿元,发展的支撑力量将进一步增强。
 
  打造“我国面向南亚的大通道”
 
  记者:西藏在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方面,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和构想?
 
  洛桑江村: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西藏进一步扩大开放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西藏与南亚诸国地理相连,历史上经贸文化往来不断,是我国面向南亚的战略枢纽。在我国西南和缅甸、印度的崇山峻岭之间,很早就有一条贯穿西南腹地、路连陆海、连接境内外的交通大动脉,人称“古南方丝绸之路”。西藏处在这条丝绸之路的陆路节点上,是我国通往南亚的桥头堡。
 
  当前,我国在南亚的战略影响迫切需要加强,对南亚的经贸合作迫切需要扩大,与南亚的文化交流迫切需要深化。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推进与祖国内地大市场和南亚国家经济体系深度融合,打造“我国面向南亚开放的国际大通道”,是西藏构建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格局的必然趋势。以西藏为核心的这个“大通道”,西北方向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对接,正南方向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南亚沿海地带相交汇,是对国家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布局的丰富和完善,可以作为拓展“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支撑之一。目前,西藏正在努力推进这方面的工作。
 
  记者:西藏近年来在发展边境贸易上取得了哪些成就,今后有什么计划?
 
  洛桑江村:西藏位于祖国的西南部,南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毗邻,西与克什米尔地区接壤,是我国通往南亚的重要门户。历史上,西藏就与南亚地区有着悠久的贸易传统。改革开放以来,西藏注重发挥区位优势,不断加强口岸建设,大力发展边境贸易,不断加大自产产品出口力度,对外贸易水平持续提升。2014年,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15.6亿美元,其中边境小额贸易占87.9%。
 
  下一步,西藏将紧紧围绕打造“我国面向南亚的大通道”目标,加快建设日喀则——吉隆、日喀则——亚东铁路,加快中尼公路的升级改造,全面改善口岸及口岸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推动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建设,推进中尼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不断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加大自产产品出口,扩大货物贸易进口,加快跨境旅游等服务贸易发展,推动贸易通关便利,进一步扩大对尼泊尔、印度贸易规模,不断提升西藏沿边开发开放程度,树立开放合作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良好形象。
 
  全力建设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记者:西藏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在环境保护方面作出了哪些努力?
 
  洛桑江村:近年来,西藏的生态环境始终保持优良。我们着眼建设美丽西藏,始终把生态环保作为底线、红线、高压线,全力建设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目前,2013至2030年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加快实施,“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规划编制完成,全年植树造林124万亩。
 
  为保护生态环境,我们严禁引进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项目,严禁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产业向西藏转移,严格实行矿产资源开发自治区政府“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管好各类自然保护区。目前,全区水环境、大气环境基本没有受到污染,江河湖泊及地下水水质均为一、二类水质,城镇空气质量优良率全天候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