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90后只身一人支教藏区

2015-11-20 09:44:32   来源:山西青年报   作者:赵云云 郭鑫鑫


  在中北大学,说起刘旭东,大家都会说,他是一个自信爱笑的男生,他曾经一个人到西藏海拔4000米的偏远山区去支教,他支教的故事在体育学院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说走就走的支教

  2013年,刘旭东19岁,当他在网上看到支教志愿者招募后,毅然踏上了义务支教之路。

  青海省西宁市化隆县金源藏族乡藏东村,一个偏远贫困的山区,海拔4000米,缺氧。这,就是他支教的地方。

  一路向西,一路欢歌,忘记了旅途的艰辛,忘记了前路的险阻。刘旭东一到达那里,便被孩子们纯真灿烂的笑容、开满格桑花的草原所吸引。条件很艰苦,破败的教室、落后的教学设施、交通不便、没有水、没有电,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可以睡觉的地方。他没有因此而退缩逃避,尽快适应着那里的一切,并时刻提醒,自己不是来体验农村生活,而是纯粹地想为西部的教育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心一份力。他深知孩子们心灵的敏感,所以他连续两年都坚持去支教,割舍不下的,是情谊,更是责任!

  “不要光写我,多写写我的猴孩儿们。”这是刘旭东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一谈起支教这件事,刘旭东便拿出手机,翻开珍藏的照片,一张一张为我们讲述他和孩子们之间的故事:第一次到当地时的受献哈达;跟孩子们在唯一的篮球架下打篮球,没一会便产生了高原反应,大口大口的吸气,过了好久才缓过来。他的照片里留下的全都是孩子们的笑脸,他如数家珍般为我们介绍孩子们的名字、成长过程:他很聪明,现在在寺院中潜心修佛参道;他现在已经上了高中;她学习很好很努力,可是为了照顾生病的弟弟不得不辍学……他和孩子们一起去放牛,和同行的老师跟孩子们一起装饰了学校、村庄,还留下一条被孩子们涂满油漆,自认为极有珍藏意义的裤子,他把“记住并感恩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这句话贴在墙上,教孩子们学会感恩,不能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应该被帮助。

  翻看这些照片的时候,让人觉得心酸,那里的贫穷落后以及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更加激励着刘旭东倾其所有为支教事业奉献青春。他身体力行,为山区的孩子们募捐图书文具、筹集善款,让那里的孩子们第一次穿上羽绒服过年。

  毕业之后去当兵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刘旭东很喜欢高晓松的这句话。他说毕业之后要先去当兵,圆小时候的一个梦想,不想后悔一辈子。特别是在今年的8·12天津特大爆炸事故发生后,更加坚定了他要当兵的信念,吸引他的是军人的气质,是被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决心,是奋不顾身往前冲的勇气。

  刘旭东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梦想仗剑走天涯,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不想朝九晚五,不想安定。“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他有自己的理解。或许他会是世俗眼中不孝顺的儿子,但他有很开明的父母,会支持他去追求理想与抱负、追求真正的快乐、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想做一个不落俗套的人,要不怕辛苦,所以他无论做什么事都义无反顾,因为他知道他还年轻。

  “只有当遗憾取代了梦想,人才算老。趁着有和你志同道合的一群人,不怕‘浪费’时间,抓住机遇,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不要等到以后,当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也有了很多的牵绊。我们现在还年轻,还有犯错的机会,还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