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大学生回归藏乡草原 青海湖畔播洒爱与希望

2015-11-05 11:15:06   来源:人民网   作者:王浩、杨阳


\

  在美丽的青海湖畔,有6位生在草原又回归草原的大学生,他们用自己所学的社会工作知识,组建起了青海首个为藏族村落服务的社会工作站——青海省泽德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3年多来,他们穿梭于草原牧户当中,心贴心地为牧民们服务,用他们的青春和汗水,给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黑马河乡文巴村,这个古老草原藏族村落带来了崭新的生机和活力。

  我的青春我做主,大学生回归草原做社工

  秋日的青海湖畔,枯黄的草原沿着青藏公路一路向西绵延。从109国道转到一条崎岖的土路,远山下一座孤零零的村委小院,就是泽德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所在地。

  泽德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是小伙子们给社会工作服务站起的名字。同行的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院副院长乔益洁教授解释说:“泽德,源于藏文,译为慈善、感恩的意思。”

  2012年7月,土族学生赵文财和万玛桑杰、才周加、索南才让、扎登太等四位藏族学生从青海师范大学毕业。他们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急于在大城市里找一份稳定又体面的工作,而是背上行囊,回归草原,先后来到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黑马河乡文巴村开展社会工作。

  村委会院中那不通自来水、没有暖气的4间平房,就是他们工作的地方。而周围这片1000多平方公里的草原上,文巴村的5个社、515户、1718名藏族牧民,都是他们服务的对象。

  “带啥好吃的了?”“想死您了!”看到乔老师来了,小伙子们“哗”的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向老师套近乎。亲切朴实,还透着藏族小伙子特有的羞涩。

  聊起来才知道,万玛桑杰、索南多杰、扎登太、才周加,都是从海南州走出的地道藏族小伙,作为生长在草原的藏族牧民,他们世世代代过着靠天吃饭的游牧生活。因为地处偏远、经济落后,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那里是走出去就不想再回来的地方。

  “我们是学社会学的,要想学有所用,就必须沉到基层,为群众服务!”赵文财说出小伙子们的心里话。

  “通过社会工作专业的学习,我发现熟悉的家乡并不是像我想象中的那样差,我觉自己有能力为家乡做点什么,所以,我来了。”扎登太说。

  虽然不是藏族,但是赵文财凭借在玉树地震时的社会工作经验,也义无反顾地选择留在这里。

  他说:“玉树的经历让我对牧区有了更深的了解,我觉得这里需要我们,需要社会工作来帮助他们改变生活,我不仅能学有所用,更是在做一件对更多人有意义的事情。”

  相较于内地来说,青海的社会工作起步晚,在政策、资金、工作环境等方面也有很大差距。

  “青海要做出特色,就要扎根基层,服务民族地区。”青海泽德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指导老师、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院副院长乔益洁教授说。

  播洒爱与希望,共建绿色家园

  2012年工作站成立,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没有难倒小伙子们。面对文巴村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的现状,工作从何入手,成了他们首先思考的问题。

  在与村委会和学校老师的多次讨论之后,小伙子们觉得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是发展的基础,于是决定从改善社区环境入手,从清理社区垃圾,迈出了社区服务的第一步。

  草原牧户星罗棋布地分散在草原各处,小伙子们通过捡收垃圾,让村里人熟悉了这几张外来的生面孔。

  “刚到工作站的时候和牧民接触,我们之间是没有话题可聊的,我也不知道怎么跟他们开口。现在见面的时候,牧民们会给我们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这个微笑其实是对我们接纳,足以成为我留在黑马河的理由。”索南才让十分得意。

  随着对村里情况的熟悉,小伙子们的工作范围也从环保向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等方向拓展,以满足社区孩子、青年、老人对不同服务的需求。

  他们组织村里的老人举办民族手工艺展示,向年轻人传承快要失传的民族工艺。老人们兴高采烈地教年轻人刮羊皮、制皮袄、纺毛线,仿佛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他们积极联系广东省春桃慈善基金会,在村上建立了青少年图书室,让牧区的孩子在寒暑假期间也有地方学习。

  索南才让说:“我从小在牧区生活,知道这里的孩子们需要什么,有个图书室,孩子们就不会荒废在草原上,通过读书也打开了他们自己的视野。”

  在泽德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带动下,村上35个平均年龄为24岁的青年们也组成了“池秀青年协会”,一起关心、关注社区,为家乡的发展出力。

  文巴村党支部副书记东治才让说:“过去村上的年轻人没事做,不是赌博,就是打架,现在把年轻人组织起来搞服务,还提供图书室、电脑,这对年轻人的发展是很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