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天路万里行:金秋九月 最美的风景在青海湖

2015-09-15 11:30:34   来源:青海新闻网   作者:刘志强


  原标题:天路万里行之一:金秋九月,最美的风景在青海湖
 

\   
青海湖祭海活动    本网记者   刘志强摄

  九月,进入秋季的青海天气有些凉,但是从省外来青海参加“天路万里行”的媒体记者、学者们的脸上却洋溢着灿烂的微笑。

  9月10日,由大公报社与青海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省旅游局、青海湖管理局、省三江源办、省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共同举办的“天路万里行——两岸四地主流媒体青藏高原‘新闻文化长征’之旅”采风活动在西宁万达广场正式启动,我有幸参加本次活动,并且作为媒体记者,将用相机和文字记录这美丽的新闻文化采风活动之旅。

  9月10日早晨,我们在西宁简单举行完启动仪式后,直接来到了第一站青海湖二郎剑,在这里我们举行隆重的祭海活动,祈福天下平安。

  祭海就是祭祀青海湖,最初是蒙古族的传统。原来信仰萨满教的蒙古族人相信万物有灵,尤其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神。在元代,蒙古族就有祭天、祭山、祭海之风俗,清代以来对青海湖的祭祀活动更具规模及宗教色彩。与此同时,环湖地区的藏族人也参加这项祭祀活动。

 

\  
青海湖祭海活动   本网记者   刘志强 摄

  青海湖大规模的祭海活动起源于雍正年间。雍正二年,大将军年羹尧率部平定青海蒙古族首领丹津叛乱,追击叛军到青海湖时,大军饮用水开始出现短缺。而此时远处所来一队骑兵所骑战马中,有几个马蹄正踏到了地上泉眼,顿时喷涌而出的淡水解决了军队饮水问题。士气大振的将士们一鼓作气,歼灭了叛军。雍正帝听闻后,诏封“灵显宣威青海湖”,御赐神位,安放到青海海神庙内并诏于每年秋八月(农历七月十五日)定期祭海,从此便开始大规模祭海活动。

  祭海活动结束是中午2点钟,就在我们出发时,一辆大巴车陷在了沙土里,怎么开都开不上来,并且人推也不行。后来,我们找了一辆越野车,让越野车在前面拉,我们再推。很快,车被推了上来,大家欢呼地跳跃了起来。

  下午四点钟,我们从青海湖出发,直达青海天峻县。当我们坐在车上行驶时,双眼看到的是美丽的景色,绿色的是青海湖的水、蓝色的是天空、黑色的是青海湖边的牛、白色的是羊群……我估计,这么好的风景只有在青海湖有,这么好的景色,也只有到达青海才能看到。

  一路奔驰后,我们进入了天峻县。天峻县隶属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湖西北部、柴达木盆地东缘,东邻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和刚察县,南接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西毗德令哈市,西北与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为界。是海西州唯一的牧业县,煤炭和畜牧业是主要产业。

 

\  
天峻县草原   本网记者  刘志强 摄

  据资料显示,汉代以前,天峻为羌地。汉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诱卑禾羌献地,置西海郡,天峻归西海郡辖地,王莽地皇二十三年(公元23年)西海郡废,复为羌地。

  东晋十六国时,为鲜卑己弗部(又称己弗勿敌国),北魏太武帝神鹿年间,天峻地区成为吐谷浑属地。隋炀帝大县五年(公元609年)年破吐谷浑国,在其故地设置郡县、其中西海郡治吐谷浑故都伏俟城,领宣德、威定二县,天峻地区为宣德县地。隋亡,吐谷浑复其故地。唐高宗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蕃攻败吐谷浑,天峻地区改属吐蕃国。

  北宋初,这里曾为吐蕃角厮罗地方政权辖区。蒙古宪宗蒙哥三年(公元1253年)置吐蕃待处宣慰司(治河州),天峻地区为吐蕃等处宣慰司辖区,属宣政院。

  在青海,天峻县是一片美丽而富饶的地方,这里有美丽的草原,这里有富有的矿山,这里有青海最好的牛羊肉,这里还是青海的经济大县。

 

 \ 
天峻县草原   本网记者  刘志强  摄

  我们的晚餐在天峻县美丽的草原上进行,因为在我们到达天峻县时,天还没有黑。这个时候正是草原风景最美的时刻,看着金黄色的草原,以及草原上的牛羊,大家顿时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拿起相机疯狂地拍了起来,把最美的风景收藏在相机中。

  草原的夜晚是美丽的,而天空中的星星也是格外的亮。我们行走在草原上,眼前不感觉到黑暗,那是因为有星星在为我们照亮前进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