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外媒探访四川阿坝藏区:牧民生活大变样

2015-08-06 10:43:42   来源:参考消息网   


  境外媒体称,四川省藏区的牧民定居房工程已在2012年完工,但当地百姓是自愿还是被迫迁入定居点,一直受到国际舆论关注。受访的四川阿坝州官员称,政府“充分尊重老百姓的意愿”,过程经过村民大会投票表决,每家每户派一名代表举手表态。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8月4日报道称,该报记者上周随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小规模媒体团,进入阿坝藏区采访当地的定居工程。
 
  报道称,当地政府在2009年至2012年间投入超过29亿元人民币推进牧民定居计划,完成600多个定居点的民房建设,21.41万名牧民实现定居。
 
  “充分尊重百姓意愿”
 
  “游牧民定居工程”是中国政府在西南西北地区实行的国家政策,主要以建立“牧民定居点”的方式,为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新疆、内蒙古等7个省区内的游牧民提供定居房。
 
  报道说,一些境外媒体还报道称,定居工程在执行之前并未征询藏民的意见,等于强迫百姓迁入定居房,侵犯人权。
 
  但阿坝州松潘县牧场村和川盘村的基层干部都表示,在展开定居工程之前曾征询村民的意见,并召开村民大会表决。
 
  报道称,藏族人的宗教信仰是否受限制,是国际舆论关注的另一议题。记者进入藏族定居房和帐篷采访时看到,民众都摆出他们所信奉的活佛照片,有的老人还手持转经轮诵经。
 
  据受访的中国民族问题学者蒋兆勇观察,官方较少组织境外媒体进入藏区采访,特别是四川阿坝州曾发生多起僧人自焚事件,这次组织媒体采访,可见局势已稳定下来,也显示当局治藏手法近年来发生变化。除了阻断自焚所产生的“悲情广泛化”效应和展开定居工程外,四川政府近年来也多方面展开了一整套细致工作,包括为藏族群众提供社会福利、职业培训和农村医保等,同时提升他们对商业文化的认识。
 
  “稳藏必先安康”是中国政府治理所有藏区的一项基本政策,“康”是指中国藏族三大聚居区之一,当中也包括四川藏区。
 
  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8月3日报道,24岁的四川阿坝州藏民泽仁洲称:“过去生活就两个字——单调。帐篷外下大雨,帐篷内下小雨,现在通水通电还有信号,可以玩智能手机,还能搞旅游。”
 
  报道称,定居工程不仅大大改变了牧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也迎来变化,部分藏族百姓利用自身靠近主要公路和九寨沟、黄龙等知名景区的地理位置,结合藏族文化资源,经营旅游接待等第三产业。
 
  泽仁洲一家在2011年搬进松潘县川主寺镇的定居房,他们家自2013年起就经营“牧家乐”旅游接待,为游客提供住宿和藏式餐饮。他51岁的父亲泽交说,把家里房间拨出来接待游客,再加上养牦牛,现在一家五口的人均年收入估计有1万多元,比之前光靠养牦牛的收入多三倍。
 
  按官方计划,新建定居房每户补助约2.5万元,剩余经费由牧民自付。有境外舆论曾质疑,官方推进牧民定居工程导致部分民众背负债务。不过,很多受访的藏族民众表示,他们的借贷已经还清,又或者只是向亲戚朋友筹款,所以没有背负债务的问题。
 
  另据香港《星岛日报》8月4日报道,该报记者上周随国新办组织的境外媒体采访团走进阿坝藏区,采访四川政府推行的“牧民定居工程”。
 
  据介绍,过去无论严寒酷暑,牧民都赶着牦牛在广袤的草原上放牧,一家老少都住在帐篷里。这样的生活不利于小孩上学、老人养老就医;冬天达到零下二三十度时,更无法居住。为此政府牵头,先进行全村投票是否建定居房,再通过政策补贴、贴息贷款和个人出资的方式,鼓励牧民盖房。
 
  在该政策作用之下,有的家庭的生产方式依然是游牧,年轻人去放牧,老人、孩子住定居房;有靠近旅游景点的家庭,就把定居房做客栈,发展起了“牧家乐”。松潘县川盘村干部夏郭介绍说,过去农牧业是村中的支柱产业,人均年收入是2600多元;现在乘着定居工程的东风,建客栈、发展旅游业,村民人均年收入达2万元。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8月3日报道,过去几十年,藏族牧民琼波一直都在中国西南部的草原上放牧牦牛,后来在政府的资助下全家迁入了固定居所,他因此对中国政府赞不绝口。
 
  报道称,四川省阿坝州这名52岁的前牧民在国家资助建成的两层楼房里招待了记者,并向记者讲述了阿坝州牧民城市化项目如何提高了他的收入水平,使他安然度过了整个青藏高原的酷冬严寒。
 
  他说:“如果没有这幢房子,包括80多岁的老母亲在内,我们全家就只能继续住在山区的帐篷里。冬天的时候,帐篷根本挡不住风雪。”
 
  中国宣传部门上周组织了一次为期两天的媒体行活动,邀请媒体前往阿坝州,展示中国政府成功将边疆地区数以百万计的牧民城市化的业绩。
 
  这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媒体了解中国政府正采取措施努力重塑外界对其在藏族地区混乱统治的印象。
 
  报道称,过去15年,中国政府在新疆、西藏、内蒙古等边疆地区发起了让牧民定居的资助项目,让原本逐草而居的游牧民族过上稳定的城市生活。这次媒体行就是中国政府即将宣布这一项目大获成功的准备工作之一。
 
  当地官员说该项目让之前一直无法获取公共服务的人有机会享受到现代文明和经济发展成果,得到更好的医疗和教育服务。
 
  报道称,琼波一家七口每年冬天住在热坤村的安置房中,夏天则住在几公里外的牧场。琼波家的起居室里摆满了现代化的装备和设施。他坐在黑色真皮座椅里对记者说:“过去,我们走到哪儿,就得把全部家当随身带到哪儿,老的小的、病得动不了的全都得跟着一起。现在我们可以把东西放在家里,老人也有地方住,不用跑来跑去……我们的收入来源也能更加多样化,可以打零工赚更多的钱。”
 
  报道称,记者们还参观了阿坝州的其他一些地方,看到这些地方旅游业十分兴旺,基础设施良好,定居牧民找到了新的谋生手段,农业收入也有相应增长。
 
  报道称,负责这次媒体活动的宣传官员寿小丽对记者说:“我们之所以邀请各位参加这次活动,主要是想客观、真实地向你们展示一个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的藏区。中国有句俗语:耳听为虚,眼见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