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迪庆打造中国和谐幸福藏区范本

2015-07-31 10:52:38   来源:大公网   作者:杨会国


\ 
 和谐幸福的藏区人民

 

 \ 
美丽的迪庆风光

  近年来,迪庆藏族自治州坚持开发式扶贫和社会保障相结合,“两轮”驱动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致力于发挥广大干部群众在农村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地位作用,开发人力资源,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全州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藏区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藏区生活变化大

  迪庆州政府秘书长杨梓江介绍说,迪庆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贫困人口“小集中、大分散”特点,给扶贫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但迪庆毫不退缩,迎难而上,严格按照习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总要求,按照“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把迪庆建成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的目标,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脱贫之路。

  “十二五”以来,迪庆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7.48亿元,通过施整乡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安居工程、易地扶贫、生态移民、社会扶贫、信贷扶贫等各项措施,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3347元增加到2014年的5865元,农村贫困人口从2010年末的19.91万人减少到2014年末的11.58万人,8.33万贫困人口稳定解决温饱问题,贫困发生率从63.7%下降到36.38%,降低了27%,农村贫困人口明显减少。

  “近些年,我们的生活变化太大了,生活水平翻了几番。”在解放村拉达村民小组,49岁的藏民拉茸批楚说。

  拉茸批楚一家住着600平米的二层房屋,二楼走廊的雕花木墙上,挂着几幅用相框裱起来的拉茸批楚与家人在北京天安门和鸟巢前的合影。

  拉茸批楚告诉记者,以前拉达村村民靠着种青稞、洋芋、油菜、荞子等生活,虽然饿不着,但是没有富余的钱可以使用。“10年前,村里要是有人年收入能达到1万,就算很了不得的了,而现在每家年收入要超过十万是很简单的。”他说,现在他们村每户人家每年除了有1万的旅游补助外,大家靠着给游客牵马、跑运输拉游客等旅游项目赚钱,几乎家家户户都买起了小轿车。

  70多年前,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描述的香格里拉把人们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世界。如今,不管什么时候来迪庆,处处可见蓝天白云、雪山皑皑,绿草茵茵、牛羊成群,处处可见藏民脸上洋溢的笑容,处处呈现出一片宗教和谐、民族团结、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祥和景象,詹姆斯?希尔顿理想中的那个人间仙境,正在迪庆成为活生生的现实。

  “迪庆经验”启示多

  中国有56个民族,民族和谐、民族进步历来备受重视。在这一大背景下,迪庆打造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的示范意义和标杆作用更加突出,“迪庆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有普适价值。在中国步入改革“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下,迪庆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方面的探索,无疑具有现实的示范意义和标杆作用。

  “迪庆经验”最突出的一点是很好地解决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问题。发展是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一切困难和问题的关键,也是边疆少数民族人民的迫切愿望。迪庆近年来一直坚持在推动发展中维护稳定,在维护稳定中促进发展,其成效令世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