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四川甘孜藏区推行集中办学 孩子入学不再难

2015-06-10 10:36:08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杜玉全


  地广人稀、居住分散、观念落后、学生季节性流失严重、教育资源匮乏、教学质量难提升……足有一大堆原因为藏区教育的落后批上注解。不过,这些问题即将或已经在藏区发生变化。

  近日,四川新闻网记者深入甘孜藏区,走访多地发现,当地的集中办学制正在影响着藏区教育,多个教育园区正在修建,而建成的集中办学学校已让藏区教育走上正规,当地教育观念已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师队伍得到整合,现代化的教学硬件已运用在课堂上,藏、汉、英,三语教学正在藏区普及。

  \理塘第三完全小学。

  理塘:办成全省藏区集中办学示范校

  理塘县位于甘孜州西南部,幅员面积1.43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达4300米。每平方公里不足4人的人口分散程度,让地广人稀在这里有了足够的解释,加上延续数年的放牧传统,让牧区的孩子上学更为困难。而每到五六月份的虫草采挖季,能够有条件入学的孩子也会被迫流失,与家人一同上山创收。上学难,流失性大成为当地教育的一大主要难题。

  2001年,寄宿制教育在当地发展开,经过集中投入、集中建设、集中师资、集中生源、集中管理让建成的学校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办学条件、教育质量,教师积极性和学生入学积极性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理塘县第三完全小学(简称“三完小”)就是当地集中办学的一个范例。

  2012年秋季,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来自23个边远牧区1000多名农牧民孩子入学三完小。新建成的学校标准运动场、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公寓、学生活动室等设置一应俱全,在教室里,老师们也能用上电子教学设备,还能与内地学校进行远程教学。

  受游牧生活影响,许多孩子存在卫生习惯、行为习惯、文明素养等不佳等问题。学校特意安排生活老师规范学生习惯,课堂上也会抽出几分钟时间进行教育。6月1日,记者特意来到学校,走进学生宿舍,眼前规整的教学住宿环境让人眼前一亮。

  通过多年的努力,当地集中办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师资队伍不断增加,学生入学数量也不断提升,生源更加稳定。全县办起各类各级学校40所,成为甘孜全州集中规模办学最大县份之一,三完小也成为了全省藏区集中办学示范校。 

 \ 乡城青德寄宿制学校内的幼儿园。

\乡城青德寄宿制学校幼儿园配置的校车。

  乡城:幼儿园有了大鼻子校车

  6月5日,在乡城县青德片区寄宿制学校内,小学部一堂英语课正在进行。在另一教室内,30多个学生正在学用电脑画图。而在了另一侧的幼儿园内,孩子们则正在做着游戏。副校长泽仁尼玛介绍,现在学校内已经开始实行藏汉英三语教学,跟内地孩子一样接受从小学学习英语。在教学上也开始普及多媒体教学,电脑教学。

  而在幼儿园内,园长罗秋菊介绍,目前,当地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入学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再像以前,需要你你劝导,让孩子入学,现在家长不但很积极的送孩子上学,还更加注重学前教育。”

  2011年6月,青德片区寄宿制学校建成投用,连同投入使用的还有一辆大鼻子校车。负责接送周边村乡的幼儿学生。罗秋菊介绍,目前,幼儿园有171名学生,学校专门安排了生活老师,照顾他们的食宿,每到周末就会有校车接送其回家、上学。“所有的配置教学都是有很高标准的,要跟内地一样去进行。”

\正在建设中的得荣教育园区。

\得荣教育园区。

  得荣:新教育园区今年秋可招生

  距离得荣县称35公里的白松集中教学教育园区正在进行繁忙的修建。总规划面积5.8万平方米的园区将分两期进行实施,第一期项目中的得荣县第二中学、白松小学已于去年夏天建成,目前4幢学生宿舍楼、3幢综合教学楼、2幢学生食堂、4幢教师周转房等房屋已全部完成主体工程,预计今年8月完工,实现秋季学生招收入学。得荣县处于川滇臧三省结合部,是甘孜州的南大门,属典型的金沙江甘热河谷地带,被誉为“中国西部太阳谷”。总人口为2.6万人,以藏族为主体。其中70%的人群居住在高山地带,且村落分散,最小的村只有6户人家,教师资源缺乏,当地学生入学成为困难,上学距离远,最远的离乡镇府达30多公里。

  经过多次调研考察和论证,2012年底,当地开始启动白松集中办学点,建设教育园区,设计规模1950人。可覆盖7个乡的小学高段(456年级,123年级在原学校就读)学生入学。

  目前,教育园区一期工程正在进行装修,供排水、道路硬化、供电、绿化、网络等各项附属工程已进入前期准备阶段,将于近期全面展开。